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沙巴特写

发布: 5:52pm 05/09/2023

UWC

林仅恩

UWC

林仅恩

畅谈体验式国际教育(孩子篇)UWC团结人类容器 林仅恩挑战变革型教育

报道/黄燕萍

报道/黄燕萍

前言:当孩子快要中学毕业并想要继续升学,一般父母或孩子本身都会提前做好升学信息搜索和规划,选择一条最稳妥的通往大学之路。在沙巴,多数人会选择的大学预科课程不外乎大马高级学校文凭(STPM)、A水平(英国普通教育高级证书)、大马预科班课程(PMM)和外国大学的先修班或基础课程。

ADVERTISEMENT

至于的IB课程,有人略有所闻但更多人可能没听过;UWC全名是United World Colleges,中译名称世界联合学院或联合世界书院,是一个有“全球最国际化高中”和“小联合国”之称的国际教育组织,招收全世界16–18岁学生,提供2年制国际文凭大学预科(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IB)课程,目前有18所分校遍布四大洲,采用体验式学习,每年为超过9500名学生提供富挑战性的变革型教育。

林仅恩准备到英国读法律系。
社会学课程丰富全面

刚从UWC中美洲哥斯达黎加(Costa Rica)分校毕业的沙巴独中生这么形容:“UWC的办学方针是把教育当作团结人类的容器。”而她所就读的分校帮助来自不同国家与文化背景的青少年用心领导,培养相关知识、技能与态度,以获得兼顾效率及社会责任的领导才能。

性格外向,健谈并且表达能力清晰的仅恩,高中时虽然是理科生但一直喜欢歷史和人类社会学,经常自己去参加校外活动,了解不同文化、政治、人权等课题,考完大马教育文凭(SPM)后,主动申请在亚庇冠病疫苗中心当义工,成为当时年纪最小的华人义工。

她分享自己的看法时指出,比起重视考试分数和考试技术的大学预科课程,UWC的IB课程更在乎推动学生对学习的题目进行深入探讨、有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以及辩论和表述观点的能力,不会强调对或错,和理科的学习方式非常不一样。

她选修的科目包括人类学、英文和英国文学、全球政治,一般大学预科课程较少能接触到,尤其是社会学课程丰富且全面。
仅恩是在2021年2月SPM考试期间拿到UWC半免学费名额通知,直到8月初才出国,当时全球正值新一轮新冠感染潮,内心也相当忐忑。

她说,全新的学习环境和教育模式,一开始会无所适从和焦虑,也因为担心自己跟不上学习找过老师倾诉、想换课;但是,在老师鼓励和帮助下,学习进度渐渐跟上,最后以满分45得分41的佳绩毕业。

她说,以前自己对世界歷史和政治所知有限,但欧洲学生却了如指掌,因为世界一战和二战对欧洲是大事件,上课时明显感觉到认知的差距。

各国学生在亚洲週活动上穿上亚洲国家的民族服装。
亚洲学生普遍不爱发问

仅恩也察觉到亚洲学生普遍上一开始不太敢发问和表述,情愿自己上网查或问同学或私下问老师,后来发现其实当面发问是最有效,经过训练表达的信心,就能很自然地和同学老师交流。

“不管是上课遇到困难或觉得被同学排斥,都可以找老师倾诉,老师上课时就会多留意和帮助,充当同学之间的调和剂。”

“这里每间课室学生最多18人,同学需要成立讨论小组和老师交流,同一个题目会让不同国家的学生发表,譬如各人对政治的看法,可以听到各种有价值的观点。我们也需要通过家访学习来自不同家庭的文化构成,让学习的课程更丰富多元。”

“老师提出问题时学生需要自动回答,这里(沙巴)上课通常老师问学生不出声,或者老师讲学生听写然后回家默记。那里的师生是打成一片的,学生可以直呼老师的名字,一起吃饭互动玩游戏。”

学生在校内的圆形露天剧场上课。
学习相处沟通能力

仅恩表示,因为住校而开始的集体生活,让她很快适应与新同学和新室友相处的日子,同栋宿舍的学姐会主动指导和照顾,慢慢也习惯做任何事都有人陪伴,感受到有室友分享喜怒哀乐和分担压力的好处和乐趣,加上学校经常举办文化週,让学生参加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令她收获很多的友情,并学到与他人坦然相处的沟通技巧和能力。

她说,在UWC不仅要学生了解各自分校的文化,也要去了解当地文化,社区服务和校外活动让像她一样的外国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拉丁美洲的文化与歷史,社会风气与结构,可惜入学第一年因疫情管制,校外活动有限,在毕业前她还未能完全了解有关文化的复杂多变特性。

让仅恩比较难忘的经歷是参加在哥斯达黎加首都圣何塞举行的三八妇女节游行,从而了解到过去当地乃至拉美地区的性别歧视、妇女遭受暴力问题相当严重,而人们通过每年的游行表达诉求,逐步改变男强女弱的社会观念。她的学校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包括身体彩绘、写标语,与众人一起上街游行宣唱诉求。

“每年2月有一个星期是社区行动週,学生不上课而是到社区服务。学生可以向校方申请进行哪些社区服务,譬如去原住民社区的可可粉作坊,帮忙做市场行销,把产品拍照上网卖。我去了海边的海龟蛋孵化场,参与放生海龟、学习收集龟蛋、製作有机堆肥等等。

UWC哥斯达黎加分校校园一景。
对自己民族认知更多

仅恩也分享在犹如小联合国的学校,身边自然会有很多不同人种和身份特性较为复杂的学生,例如有双重国籍、多重身份等,她对别人产生好奇的同时,别人也会对她以马来西亚华人自我介绍产生好奇。

“当我说自己是华人,他们就以为我是中国人,所以我必须介绍自己是大马华裔,早期祖辈们从中国下南洋落地生根,形成东南亚国家包括马来西亚有很多华人,但生活文化早已和多种族社会融合而形成不一样的华人特征。当我和别人解释时,无形中也对自己的民族特征有更多认知。”

她指出,在交流当中,也会发现外国人对马来西亚、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的刻板印象,例如会马上连想到贪污腐败。

仅恩去年暑假回到沙巴,研究沙巴的无国籍外来人口,包括菲律宾难民和非法移民,完成大约2000字的作业报告。

“我在里卡士的无国籍儿童学习中心做志工,访问相关的非政府组织、人权律师、学习中心导师,走入红树林内的违章屋区访问外来家庭。我虽然住在沙巴却从未到过和忽略这些地方。”

“这些人、事和物,给了我很大的震憾和感受,也让我以全新的视角去看待沙巴无身份外民的课题。以后我也想研究沙巴华人身份特征的塑成。”

参加三八妇女节游行,了解当地妇女诉求。
准备赴英念法律系

准备到英国念法律系的仅恩希望借由自己的分享,鼓励沙巴学生不妨给自己一个机会在UWC体验全新且丰富多面的学习环境,为自己打开另一扇门,开拓国际社会观并与各国青少年筑起友情桥梁,也让外国人更了解马来西亚和沙巴文化。

据她了解,报读UWC的沙巴学生尤其是独中生少之又少,报读的大马籍学生主要来自西马尤其是国内国际学校的学生,而且可申请奖学金甚至有机会全免学费。

林仅恩:UWC把教育当作团结人类的容器。
人生第一次剃寸头的仅恩把头发捐给患癌儿童。
在海龟保育基地当义工。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12:30am 07/09/2023
畅谈体验式国际教育(父母篇)林涌斌:给机会去闯去试 UWC开拓孩子世界观 

报道/黄燕萍

前言:在冠病疫情期间,全世界人行动受到管制,政府不鼓励人民外出,大家尽量避免接触,大家对疫情何时走到尽头毫无头绪,在人人自危的日子,年仅18岁的女儿突然说要到1万7000公里外,大部分大马人都感到陌生的中美洲哥斯达黎加(Costa Rica)念书,身为父母,您会怎样决定?

林涌斌希望借由女儿在UWC的成长经验,为响往国际交流学习的孩子提供参考。
国际观学习力明显成长

亚庇中华工商总会副会长兼幼教组主任林涌斌表示,当知道长女仅恩通过(United World Colleges,UWC)大马区面试取得入学名额,却被指定到地球的另一边一个完全陌生的中美洲国家分校时,因为担心女儿的安全,再加上当时正值疫情严峻时期,当时的想法是反对。

“起初反对是因为对这个国家一无所知,认为中美国家不发达,和大马同样水平为何要去这么远?后来查了资料,原来哥斯达黎加的治安和政治蛮稳定,不太会随时发生政变和天灾人祸,过后我也通过与该分校校友线上会议得到回馈,让我觉得可以放心让她出这一趟远门。”

他说,仅恩在接受了2年有别以往学习环境,截然不同的开放式教育,想法和态度上有很大的改变,包括她在国际观和自我学习能力有相当明显成长。

“虽然初期一度较难熬让我们相当担心,但她都挺过来了。孩子嘛你若不给她(创造)环境,就不知道她的潜力所在,即使是一个需要加倍努力才能克服的新环境,也应给机会她去闯去嚐试,不是还未嚐试就先说不行。失败了再说,而且未必会失败。”

不久前,林涌斌与太太陈慧心飞往哥斯达黎加出席女儿仅恩的毕业典礼,两人相当欣慰并不后悔当初决定支持女儿选择UWC的意愿,也希望与沙巴华人父母和学生分享女儿在开放式教育模式下的学习心得和成长。

“它就是一个地球村,把世界各地青少年连结起来,这个国际教育管道可能并非适合所有孩子和家庭,毕竟有费用和条件上的考量。不过,有些孩子可能特别响往国际交流,接触世界社会价值观和多文化生活体验的学习环境,我希望能借由仅恩的例子让他们看到这个管道。”

林涌斌夫妇分享当初支持仅恩到哥斯达黎加体验开放式教育的想法。
让孩子习惯独立生活

仅恩妈妈陈慧心在女儿读高一时,从前同事口中知道UWC的IB课程,觉得很适合有想法和性格独立的仅恩,两人后来与就读挪威分校放暑假回来的前同事女儿见面细聊,仅恩听后更加响往,一心一意申请入学。在收到面试过关通知后,一家人花了两三个星期的讨论、咨询,深思熟虑后才下定决心。

陈慧心说,尽管疫情严竣时期要出国相当麻烦,要向移民局申请准证,回国要隔离14天,她还是决定陪女儿去开学。从出境开始到目的地,她让女儿独自去办理所有登记手续,自己在后面旁观,让女儿习惯在外独立生活。

她说,回国后虽然与女儿距离遥远,但随时可以线上视频聊天,家人也放下心来。

谈起女儿的成长,陈慧心一脸欣慰地说,女儿学到很多不同的能力,印象较深是她参加学校和非政府组织联办的削髮捐赠癌症儿童计划,第二年被学长选中为该计划负责人。

“仅恩成为负责人,而她也需要从学弟妹中找出适合的下一届接任者,从而学习到组织活动、择才、能力传承和做决策。这一点,让我感受到校方发掘与培养学生领袖素质的用心之处。”

“我们的社会有一种普遍现象是很多年轻人不会做决策,可能是从小到大,父母都为他们安排好和做决定。

陈慧心说,UWC规定学生必须住校,宿舍有门禁,女儿也会抱怨没有私人空间和不能自由出外,但好处是有很好的集体生活体验,而校方也创造多样化和丰富的校园生活和各种校外活动平台,让她看到女儿多面性的成长。

林涌斌夫妇相信仅恩经过这一趟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和成长歷程,能够开拓世界观与人生视野,这对她继续赴英国深造乃至未来的人生规划上,会特别地有用甚至具有意义。

 
 
林涌斌夫妇在哥斯达黎加参加女儿的毕业典礼。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