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庇19日訊)農糧部副部長陳泓縑坦言,他對豬肉課題,特別是豬肉課題被帶入聯邦內閣討論而被反對黨政治化一事不感意外,但對反對黨選擇以單元族群為出發點的方式感到遺憾。
他強調,作為團結政府,正如首相拿督斯里安華所言,政府必須照顧全民的福祉,豬肉不僅是華人,也是東馬非穆斯林土著的主要食品。
ADVERTISEMENT
“這個課題(豬肉價格),華社和東馬非穆土著都很關注,別忘了沙巴和砂拉越的土著也吃豬肉,這根本就是民生課題,不應被政治化。”
15天統制價歷來最長
陳泓縑在接受訪問時強調,即使會被反對黨抨擊,團結政府也需要提出解決方案,減輕人民的負擔。
他說,本次的農曆新年的豬肉價格被列為統制品前後共15天,是有史以來最長的時段,之前只是不到10天,旨在讓大家能好過年。
抨國盟撈政治資本
針對國盟批評國內貿易及生活費部長拿督斯里沙烈胡丁把豬肉價格被列為統制品,卻不解決雞肉和雞蛋價格問題,陳泓縑認為,這是有心人透過偷換概念的方式,試圖撈取政治資本。
他指出,國盟特別是伊斯蘭黨頻頻批評團結政府,主要是因為他們過於單元,要獲得更多及鞏固現有的支持,就必須走得更單元化。
“我也有看到,有些人做梗圖,說雞蛋和雞肉價格貴,拉菲茲說雞貴就不要吃雞啦,然後再放另一個(梗圖),說豬肉貴,我們就帶入內閣討論。”
“這個東西有個最大的謬論,就是雞肉和雞蛋本來就是統製品,價格受到管制,豬肉只是在新年或特定佳節那幾天被列為統制價格,這完全是偷換概念。”
陳泓縑表示,有心人使用錯誤事實支持他們論述,試圖誤導民眾來撈取政治利益,玩手段,但他相信,人民不會再對這些手法賣賬了。
蛋價浮動須內閣決定
陳泓縑表示,讓雞蛋價格跟市場浮動作為解決雞蛋供應短缺長期方案的建議牽涉面廣,須由內閣通過集體決定。
他指出,儘管國內雞蛋短缺現象緩和,政府也確保不會發生斷供現象,然而有人建議政府應有長遠之計,讓蛋農因為有市場動力而願意生產,自賺自足。
“有人提議開放蛋價跟市場浮動,但此事牽涉面廣,不是農糧部和幾個部門說了算,必須是集體的決定。”
陳泓縑在接受《星洲日報》專訪時,對於農糧部是否有推出穩定雞蛋及雞肉供應的政策和完整的配套,比如給飼料津貼或針對性津貼的問題,進行發表。
他說,不管是擬定針對性的津貼或配套,都不是一個部門說了算。
他說,農糧部長莫哈末沙布在週一(1月16日)說,農糧部、國內貿易及生活費部、經濟事務部、財政部等部門正在合作,研究針對性津貼制度或開放蛋價的可行性。
“就是一體兩面的做法,讓雞蛋價格跟市場浮動,與此同時為B40低收入群提供吃蛋補貼。”
“但這個課題牽涉面廣,不是4個部門說了算,4部門只是擬出方案,必須在內閣通過,即必須是集體決定。”

成功減少雞蛋短缺
陳泓縑表示,該部早前已採取應急措施,從印度進口雞蛋作為穩定內需的短期方案,與此同時該部也和蛋農合作尋找解決方案,雙管齊下。
“我們已成功拉近雞蛋短缺的差距,從去年11月缺少1.57億粒,到了12月僅缺120萬粒。”
他說,該部也通過聯邦農業銷售局(FAMA)推行雞蛋供應介入計劃,提高國內雞蛋發配量。
“例如東海岸早前突然缺蛋,FAMA便從1月15日起,將630萬粒蛋分發至534個農貿市集和人民商店Argo Bazaar。”
他說,在此計劃下,FAMA將從去年12月到今年6月供應及分發將近4000萬粒雞蛋。
他表示,大馬是全球五大吃雞蛋國家,平均每人每天吃一粒蛋,需求量龐大,政府的政策是先確保供應充足。
他認為,除了成本因素外,市場缺蛋是人為監管市場而導致供需不平衡所造成,主要是依斯邁沙比利政府時期實施統制價格太久,造成本地蛋農減少生產便宜雞蛋。
至於雞肉,他說目前已恢復正常供應,相信雞蛋供應很快就會回穩。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