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沙巴特写

|
发布: 2:48pm 18/07/2022

嘉达山杜顺族

嘉达山杜顺族

Ropuhan Di Tanak Wagu 走入嘉杜族的廚房

报道/王丽萍
彼森召吉(Pison Jaujip)2016年在社交媒體設立“Ropuhan Di Tanak Wagu”專頁及頻道,推廣沙巴原住民族。

2016年,彼森召吉(Pison Jaujip)在社交媒體設立專頁及頻道,希望推廣沙巴原住民族,尤其嘉達山杜順族傳統料理,結果上載的第一個食譜被熱傳而一炮而紅,他就此順勢地走下去,至今沒有停下來。

如今,彼森與其專頁及頻道─“Ropuhan Di Tanak Wagu”已頗具知名度。除了持續製作影片介紹沙巴傳統菜餚,彼森經常受邀在電視節目、美食活動等亮相,示範和介紹沙巴傳統食品。

ADVERTISEMENT

他還推出“Ropuhan Di Tanak Wagu”品牌、以本地食材製作包裝食品。

“Ropuhan Di Tanak Wagu”在嘉達山杜順語(Kadazan Dusun)裡意為“年輕人的廚房”,標誌是卡通造型的彼森身著T-恤及戴著杜順族傳統頭飾(Sigar),四週被各種食物圍繞,象徵著生活

在現代依然保有自己的根源與傳統。

蕗蕎炒姜花、白辣椒及鹹魚。
回沙找不到傳統料理店

彼森來自古打毛律,在完成高中學業後到印度深造,因為非常喜歡印度,畢業後留在那裡工作和生活前後長達11年,於2011年回到沙巴。

在印度從事程序編寫的他回到沙巴的初期不知要做什麼,因此幫忙父母打理米較廠的同時,經常出國旅行,足跡遍佈東南亞各國,如泰國、緬甸等。

在旅行期間,他發現鄰國的傳統料理的地位都有被提升的趨勢,反觀沙巴傳統菜餚不受關注,在當時要找一家沙巴傳統料理餐廳也難,人們倒是對外國飲食,如日本、韓國料理等趨之若鶩。

2016年6月,彼森在一趟外國旅行回來後,毅然決定製作影片推廣沙巴傳統料理,並主要以創意料理(fusion)方式呈現。

他當時的第一個食譜就是以路邊經常可見的植物─野牡丹(杜順語為gosing,馬來文senduduk)製作簿煎餅(pancake),沒想到該以優美細緻的照片及簡單文字發佈的食譜被網民瘋傳,他的名字和“Ropuhan Di Tanak Wagu”從此不脛而走。

“這(野牡丹簿煎餅)可能對很多人來說很新鮮,我想有這個(知名度)也是好事,可以做到現在,也會繼續做下去。”

傳統菜餚廚藝源自祖母

彼森對傳統菜餚的認識和廚藝來自祖母。在5個兄弟姐妹中排老大的他小時家裡生活艱辛 ,父母早出晚歸為生活奔波,他在入讀幼兒園之前大多跟祖父祖母在九路(Kiulu)生活,在入學幼兒園之後,他回到古打毛律與父母一起生活,但每到學校假期依然會到祖父母的家。

嘉達山杜族傳統食材來自山河大地,彼森經常跟著祖母進入橡膠園和森林採集食材,如野菜和野菇等,在耳濡目染下,學會各種處理傳統食材及烹飪技巧。他也從當時仍在世的曾祖父母學到一些傳統料理知識。

如今他每每到市集時,都會請教販賣野菜的攤販關於野菜的名字及料理的方法。

彼森表示,杜順族傳統食物的處理方式不外乎醃漬、燻烤或曬乾,而在烹煮時大多需要先水煮。

對他而言,他跟祖母學習的主要是如何處理及清理食材,因為許多傳統食材會讓人發癢或有毒性,必須懂得處理方法,至於烹煮的方法則可以很多元和自己發揮。

他最初想做創意料裡主要是發現很多人不知道傳統食材到底可以做些什麼,像野芒果(bambangan),除了醃漬難道就不能做成其他食品嗎?

因此,他為傳統食材添加創新元素,再加入年輕人喜歡的其他食材,把傳統食材變成現代化食品,例如用野芒果做比薩和桑巴(sambal)等。

他也把傳統食材如野芒果、野薑(tuhau)等,製作成桑巴包裝產品在線上線下銷售。

除了傳統菜餚,他製作的影片內容後來逐漸多元化,並加入許多現代和日常飲食內容。

絞盡腦汁 敲定食譜

有時在敲定食譜時難免會絞盡腦汁,但對彼森而言最重要的是使用本地食材,而不是舶來品。

“現在週遭有很多現代化食品,容易獲得也方便,人們也習以為常,傳統料理與食材卻逐漸被遺忘,例如一些受過教育的父母跟孩子講英文,孩子不再講母語,也不吃傳統食物。”

他也發現,即使在鄉區,許多村民也不再煮傳統菜餚,而是為了方便購買即食食品,如罐頭等,鄉區現在的傳統食物以醃製食品(bosou)為主,其他則已少見。

對彼森而言,推廣傳統料理並不容易,其中的挑戰是很多人不願意烹煮傳統菜餚,此外,有些野菜或傳統食材在市場上並不容易找到。

他以冠病疫情實施行動管制令期間為例,傳統市集不能營業,平時在市集購買新鮮食材的他無法找到所需食材,因此,在那段期間他製作的內容以平常的菜餚為主。

他的另一個挑戰是如何創新傳統食材,以及尋找新食譜,但因新食材和新食譜主要來自鄉區,也一樣難尋,這一切挑戰,卻讓他更珍惜傳統食材和菜餚。

彼森(中)參與在野外錄製的節目。
介紹傳統食材免失傳

彼森表示,如今在市場上能見的傳統食材或野菜,都是來自鄉區的長者帶到市集裡售賣,如果這些長者不在了,這些傳統的食材可能就不會有人賣了。

因此,他希望通過製作相關影片內容,持續傳統食材或野菜在市場上的供求,因為若某種野菜受到歡迎,小販們也會繼續售賣,否則可能就會在市場上消聲匿跡。

“在市集裡賣的野菜都是有需求的,不然沒有人會賣……如果我買了那些野菜直接烹煮及錄製成影片,那些野菜可能就會有需求,鄉區的長者也會繼續採集或種植這些菜來賣,也就不會失傳。”

他認為,自己的任務是把本地食材介紹出去,希望人們看到後也會試著煮來吃,“至少影片有了,有一天他們準備好了,可以看著(影片)試試煮來吃。”

讓他欣慰的是,如今一些傳統食材也在超級市場上架了,像野芒果和蕗蕎(losun),顯示這些傳統食材日益有需求。

誰說本地食材不值錢?

彼森認為,人們應該改變思維,不應該認為本地的東西就沒有價值而忽視或任意砍掉,畢竟那都是婆羅洲的本土植物或水果。

在成長過程中,他看過及品嚐過的許多可食野果,都難逃被砍掉的命運,只因人們都抱著本地東西不值錢的心態,砍了後種植油棕或商業性的水果。

“這造成許多野果越來越少見,若這種情況持續下去,我們將會失去許多珍貴的資源。”

“很多人對外國興起的超級食物趨之若鶩,但沙巴和婆羅洲的森林裡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很多至今未被深入研究,若人們一味因不值錢而砍掉,可能在未研究出其營養成分就宣告滅絕。”
因此,他將會持續介紹本地傳統食物和食材,乃至加入創意成分,提升傳統菜餚的地位,而要達到這個目標,他認為不二法門是不停地做下去。

他認為自己在2016年一開始製作影片時就受到關注是幸運,因當時在沙巴還沒有人製作類似的內容,讓他佔了先機。

“如果我遲了一些才做,可能就沒有人認識我了,也因為很多人認識我,我有責任繼續做下去、繼續介紹本地傳統食物。”

隨著知名度的提升,彼森時常受邀在電視及美食活動亮相。
想出版傳統食譜書籍

儘管如此,除了幸運之神的眷顧,彼森曾在社交媒體分享其系列藏書,當中包含許多沙巴傳統飲食、文化等相關書籍,間接揭露了他在螢幕背後的付出與努力。

未來,彼森想要做的事還有很多,其中包括出版傳統食材和傳統食譜的書籍,讓年輕人不要忘記自己傳統菜餚、自己的根。
“雖然現在的食物很現代化、很方便,我們不應讓忘記自己的根,尤其是父母親應教導孩子傳統料理。”

 
彼森(右)在美食活動亮相。
 

彼森烹飪的其中一道傳統菜餚。
嘉達山杜順族其中最普遍的食材─蕗蕎、姜花、白辣椒、野薑及鹹魚。

 
傳統飯糰,加上幾樣配菜,就是一道美味。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