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沙巴特写

|
发布: 6:30am 08/05/2022

书法

人物

张少纶

打里卜公民小学

书法

人物

张少纶

打里卜公民小学

【人物】勤學默教廿載 張少綸書墨續華緣

作者:陈彦彤
張少綸提筆書下“鍥而不捨”,以此鼓勵學生堅持學習書法。

“甘蔗同穴生,香茅成叢章。”中文書法與漢字並生,記載著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承載著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文化。隨著中華文化傳入海外,書法不僅僅作為記錄漢字的手法,也成為了極具藝術代表性的文化象徵,更是聯繫中華文化與友族情誼的重要樞紐。

在沙巴的一個郊區市鎮裡,打裡卜公民小學看似與其他小型學校無異。受地區人口結構影響,學校裡的學生大多都是友族同胞,但他的學生卻在近十年的書法壇中綻放光彩,在傳承中華文化的同時,也為學校、沙巴乃至國家掙得無數榮譽。

ADVERTISEMENT

現任副校長張少綸正是那名跨越時間與種族,在過去20年來默默耕耘,將書法與中華傳統文化帶入友族社群的重要推手。

農曆新年前,打裡卜公民小學書法組學生都會到星期日竹加雅街市集義賣春聯。左二為:諾華。(檔案照,攝於冠病疫情之前)

初識書法的陰差陽錯

現已是亞庇書藝協會的主席的張少綸其實並非來自書法世家。對他而言,接觸書法更像是人生中的一次陰差陽錯,但正是這美麗的機緣豐富了他的教程生涯,讓他更重視教師與文化傳承的責任與使命。

“我的父母都希望我當老師,通過這樣的方式獲得所謂的‘金飯碗’。雖然年輕時的我其實並沒有太樂意,但還是遵循父母的意願,最終於2002年到打裡卜公民小學當臨教,開始了我的教程生涯。”

他回憶起剛開始接觸書法的場景,指校方當年獲悉他曾幫忙家人寫汽車、廣告牌上的英文廣告字體後,便將他分配到書法組當負責老師,就此開啟了他與書法的緣分。

“雖然都是寫字,但英文和書法畢竟不一樣。我想起之前曾帶妹妹到加拉文星商業中心的‘龍的傳人’學習中心學書法,為了教孩子們書法,我也開始去學習書法。”

他說,“龍的傳人”的學習經歷對他影響深遠,在那裡教授書法的陳凱輝先生知道他學書法是為了教程生,更是傾心教授他書法的教程方法。自從陳老先生離開亞庇返回西馬的老家後,張少綸便成了沙巴唯一繼承這個教程法的書藝人。

“我的很多教程方法都源自於‘龍的傳人’,陳老先生當時只收了每月50令吉的學費,卻歡迎我隨時來學習,於是我也就天天去。那時當臨教的課不多,所以學校放學後我就下亞庇,到那裡學書法,可以說是獲益匪淺。”

張少綸自己經歷過勤學苦練書法的日子,在往後的書法教程中,同樣對自己和學生保持嚴格的學習態度,至今培養過不少友族學生參與大大小小的書法賽事,甚至藉此登上國際舞臺,為校、為國爭光。

打裡卜公民小字書法組練習書法。(檔案照,攝於冠病疫情之前)

得意門生 蒂薇依娃
勤學苦練 堅持不懈

好老師是學生最堅實的榜樣,張少綸的得意門生蒂薇依娃正是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逐漸學會如何分配學習與課外活動時間,從差生一路力爭上游,在中學成為學校重點栽培的學生。她甚至通過刻苦的練習,年紀輕輕便代表馬來西亞出征香港、臺灣、北京等地的中文書法比賽。

來自穆斯林及完全沒有華文背景家庭的蒂薇依娃起初在同學的影響下,於小學四年級加入張老師的書法組學習書法。原本想半途而廢但在母親的鼓勵下堅持了下來,甚至在五年級出乎意料地奪得馬來西亞兒童中文書法比賽殿軍,成為打裡卜公民小學第一名出海的學生。

“我本來就是看到同學能到外地參加比賽,覺得很羨慕,所以就參加了書法班。結果學了一個月我就哭著和媽媽說,學書法太辛苦了,我不想學了。當時,媽媽告訴我想要參加比賽,必然得經過艱苦的訓練,謝謝她當時鼓勵我堅持下來,才有後來的成就。”

張少綸解釋,蒂薇依娃的成就並非偶然,而是確實下了極大的苦功夫。後來的她從不缺勤書法班,甚至還會在家裡主動練習書法,也是張少綸傾盡最多心思與時間的學生之一。

蒂薇依娃(中)書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的引詞,與母親寧茜(左)及張少綸合影。

教與學:師生共同進步

學生的成就同樣能為老師帶來反哺效果,蒂薇依娃強勢晉級香港書法大賽,成為了張少綸在書法教程成長上的一個重要契機。他們因此接觸了國際書法舞臺,從中學習國際書法與本地書法的差異,進一步將此帶回打裡卜公民小學,讓本地學生也同樣受益。

“2015年參賽回來後,我的書法教程有了很大的轉變。我在教導學生時,開始有意識地讓教程法與國際書法賽事接軌,教會學生如何在空白的宣紙中分配書寫空間、為作品寫下落款等。”

張少綸在教書法時雖然嚴格,但絕不是一板一眼的青臉教師。他耐心地將所識所學教導予學生,更肩負起文化傳承的工作,引導學生們認識中華文化中的美德,在教會他們書法的同時,更傾授人生哲理與生活樂趣。

“我希望我所教的學生不只會書法,而是能歌能舞、懂得多元化思考、德智體群美並重的孩子。”

蒂薇依娃認真地寫下工整的楷書書法作品。

書法要好 中文基礎不可少

詢及教習書法時所面臨的挑戰,張少綸反而認為互聯網時代恰恰是學習書法最好的時代。與過去信息較為封閉的時代不同,現在的學生們可以從各種網絡資源學習書法,網購也使購買文房四寶變得更便宜、更便捷,而教師們也可以透過科技讓教程變得更生動趣味。

對友族學生而言,學習書法最大的挑戰反而是中文。他說,友族學生由於缺乏中文環境,中文程度往往都比較有限。學校實體課因疫情停頓兩年多後,這項挑戰變得更為艱鉅,因為有些學生甚至開始忘記如何讀寫中文。

“我們很難說學生學習書法後,中文會不會更加進步,但書法若要更上一層樓,那中文基礎必不可少。有些學生很有藝術天賦,但不再學習中文,書法造詣就容易遇到瓶頸。相反地,中文好的學生在書法上也會有更大的進步空間。”

他強調,習寫書法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學問。無論是母語者或是友族同胞,中文與書法都相互扮演著相輔相成的作用。書法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而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小學六年的學習過程誠然只是入了個門,遠不及對中華文化有任何更深入的瞭解。

張少綸(右)與蒂薇依娃在家中進行交流,指導她如何在書法上更進一步。

因書法而愛上華文

張少綸對於一些書法表現優異的學生在升中學後放棄學習中文感到惋惜,但會鼓勵這些學生繼續學習書法,儘可能陪伴這些學生成長。對他而言,無論學生的背景與選擇如何,他都秉承著有教無類的精神,全力以赴教好每一名學生。

也許是受老師們妙趣橫生的教程所打動,他的學生中也不乏因為書法而對中文更感興趣的友族學生。出生於混血家庭的諾華在升入中學後,不僅保持著習寫書法的習慣,甚至堅定地選修華文,繼續深入學習。

“在中學學習中文確實更難,但裡面的內容也變得更有趣。學習中文是我自己的選擇,我也會克服困難繼續學下去。”

諾華展示習近平引詞“甘蔗同穴生,香茅成叢章”的楷書作品。

家長支持成忠實後盾

除了學生本身的努力與堅持外,友族家長對孩子們的支持也是打裡卜公民小學學生能在書法賽事中綻放光彩的主要原因。該校能在書法上有今天的建樹,有賴於家長、學生、教師與學校之間的多方配合。

無論是大大小小的賽事,諾華的父母都會出動全家,為兒子加油打氣。蒂薇依娃的母親寧茜除了支持女兒參加比賽外,更作為打裡卜公民小學書法班的忠實後盾,為其他的家長們提供支持,引導他們陪伴孩子渡過學習書法的難關。

張少綸坦言,打裡卜作為郊區小鎮,其實並沒有太多的課外活動可供學生和家長選擇。與其留在家中無所事事,甚至終日遊蕩在外,家長更放心孩子們放學後留在學校參與書法班。

他透露,打裡卜的環境很複雜,有些學生家裡沒有像樣的學習環境,有些地區甚至潛藏著癮君子。學校老師與家長在家訪、交流過程中建立了信任,他們更願意將孩子們託付予老師,他們知道老師們會對孩子的教育負責任。

“更重要的是,家長們在互助的過程中瞭解到了學習書法的好處,也看到了孩子的進步。書法能培養學生的專注力、觀察力以及耐性,這也是家長們鼓勵孩子參與書法的原因之一。”

寧茜在臉書中展示書法班當年的學習情況,同時表示這些學生每天都勤快地習寫書法,只有週末才會休息。

打裡卜公民小學書法班一般有40多名學習,這些學生來自全校各個年級,大部分都由張少綸親自指導。課堂上,他會先讓學生練習線條等基本功夫,然後再根據程度進行分組,分別指導學生習寫單字結構、集字作品或臨摹字帖。除了學生外,他也同樣歡迎其他科系的教室一同學習,向他們分享書法教程經驗。

獻身教育的這無盡歲月中,張少綸淋漓盡致地體現了鍥而不捨的教育精神,更是以此對學生言傳身教。即便自己以及所栽培的學生在書法中取得驕人的成就,他始終保持著謙卑的學習心態,堅守打裡卜公民小學的教育職責,也為沙巴書藝謀求更多的學習、進步機會。

諾華(後排右二)與家人及張少綸(左)合影。
蒂薇依娃(左四)十一歲赴香港參賽時,與左起張少綸、父母及時任打裡卜公民小學校長張貝蒂在書法作品前合影。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