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科技产业20多年之后转身投入教育,成为首位出任沙巴崇正中学校长的校友,郑展兴自觉本身走到今天,遇过很好的学校、校长、老师和啟蒙老师,也遇到了伯乐,让他坚信这个使命需要传承下去,让下一代也拥有这样的机会。
当然,接下拥有57年歷史、沙巴最大规模及学生人数最多的独中的校长之棒,并不只有单一原因,郑展兴自身的经歷令他确定教育是改变个人、社会与国家命运的根本,他在过去24年,也在董事会属下类似智囊团组织的策展组服务,相当清楚学校发展需要。
ADVERTISEMENT
郑展兴接受星洲日报《人物》专访时强调,其实回来反馈学校,并不是他所开创,在他之前有很多校友回来当校董,当老师,当行政人员;也有很多专业的校友在各领域免费服务社会和这所学校,“所以我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还有另一个原因是,他在马来西亚沙巴大学进行博士班研究期间,也在该大学担任讲师,并发现自己享受教书,因此,回到教育领域是相当顺其自然的事。
对他而言,学校在董事会的指导下,基础很稳固,大方向已经确立和运作多年,让这个工作不会有任何困难。
郑展兴于1990年在沙巴崇正中学毕业后,在该校完成大学先修班课程,过后负笈英国,毕业于诺丁汉大学化学工程系,之后取得威尔斯大学卡迪夫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并于2019年在沙巴大学完成博士班研究(处理废油的纳米技术)。
网课 开啟新教程模式
郑展兴上任校长职不久后,便迎来了席捲全球的冠病疫情,行动管制令(MCO)和网课这种全新的概念与方法,成了新常态,也开啟了一个新的时代。
他表示,疫情让所有不管有没有教育经验的人全部从零开始,这恰恰给了他这个教育新人一些时间,与所有人在没有门槛的情况下,一起跨入网上教程的时代,在这过程中,他与校方一步一步学习、改善和走下去。
这过程中,早年在网络公司的经验为他提供了很大的优势,加上学校整个团队、信息工艺团队、董事会、策展组及行政团队的远见,往往可以超前部署,在系统方面很快就稳定下来。
他认为,只要自律,网课对学习有利,尤其对高中班的学生,因他们可利用多媒体,配合不同的需要,搜索很多资源和获得相关信息,并可在知识上多元呈现。
他说,疫情最大挑战是缺乏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这违反青少年的成长规律,尤其对小年纪学生会造成问题,特别是当他们不能自律的时候。
他解释,青少年必须通过不断的实验、各种与人沟通、交流、反馈,才能对应确立人际交往的尺度的拿捏,缺乏这些,在心灵上、情绪处理、压力处理特别不能拿捏,对孩子的成长会有影响。
“不单止在学习,知识学术上,在个人的成长,也会慢慢看到这个影响。家长社会必须正视,在未来的日子想办法弥补这一块。”
助学校推广发明创新
曾担任公司董事经理,也是科技相关公司的董事的郑展兴本身拥有3项专利权,他出任沙巴崇正学校校长其中的期许是协助学校推广发明与创新,甚至申请专利权,他认为,学校方面可以做到的是从“功能性专利”(utility patent)着手。
他表示,知识产权(Intelectual property,IP) 基本上分为4个方面,即版权(copy right) ;商标(trademark);商业机密(trade secret),以及专利权(patent)。
他说,对孩子们而言,要做专利的过程相当困难,除了必须把整个创作的创新创意及思维全部写下来,也需要通过全世界的一些专利检索(patent search),是非常严谨的过程,而功能性专利则比较容易做到。
“功能性专利”是在某物品的使用方法上创新,例如在雨伞加上储水的功能,使雨后收纳雨伞时不会滴水;雨伞虽早被人发明,但有储水功能的雨伞就有“功能性专利”。
他表示,这样的专利一般上时间会比较短,但也较容易实现和达成,像一些台湾的大学也着重于“功能性专利”,鼓励学生做这一块,因此,沙巴崇正学校会在这方面着手。
设创客坊推广STEAM
沙巴崇正中学于2017年起推广STEAM教育(科学、科技、工程、艺术、数学),并设立“创客坊”(Maker Lab)作为发展平台。
谈到创新创意,郑展兴说过,创意不是被教导而是被激发的,灵感则是源自于认真感受和观察生活,以及敏锐的思考。
“当大家谈到创新创意,创新创意本身是一个结果,但当一个孩子不能用心地去生活,就不会有创新创意;因为当你生活用心,才能够发现生活中的不方便和困难,才会去思考要怎么解决问题。”
“我们周遭看得到的一些创新创意,都是人们发现了不方便,即他每天做同样的动作时发现,是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做,所以更需要在孩子的态度上先培养,才能说创新创意。”
因此,对他而言,当孩子发现困难,是最好的事情,“如果孩子有把困难写下来的习惯,那就要恭喜他,那是创新创意的第一步、第一件事情。”
晨读 培养学生阅读
阅读对学习非常重要,郑展兴在出任校长后,在学校积极推动阅读风气、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是他非常在意的一点。
为了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沙巴崇正中学实践固定每天晨读的概念,每天十分钟,他认为,一开始阅读时,不要强迫太长的时间,让孩子自己选择书本,父母和教师可以建议,但不要给太难的书,让阅读有趣味。
“我们的早读,如果你能够坚持累积十分钟就够了,一个星期下来如果你有一小时的阅读,若可以再加上晚上,那就足够了。”
郑展兴说,校方鼓励学生写阅读报告,虽然那会有压力,但开始时校方必须这么做,以便能够量化学生真的有在做这个动作。
“小年级的我们尽量要他们简单扼要把故事、心得写出来,引导他们看书时会找出重点、学习到什么,这样的习惯培养,能够让他未来更有效地看书。”
“等到他们上了高中,如果可以花两个月看完一本书,能够做阅读分享,这是可以(做到)的。”
看故事书养成阅读习惯
谈到他本身是如何培养阅读习惯,也与沙巴崇正学校有莫大关系。
出生于柔佛,年幼时移居沙巴的他,小学毕业于里卡士中华小学,那时家里没什么钱买书,到了中学,来到沙巴崇正中学,图书馆可说是个为他开啟的宇宙,对他而言,图书馆就是一个天堂。
他开始时最大量阅读的是中国民间故事,一天看一本明天还了再借,看的都是很短篇的中国民间故事,“那时不见得说我喜欢阅读,但喜欢看故事,从这边开始,阅读成了我的习惯。”
到后来他看中华名着、翻译西方名着、名人传记、金庸的全部武侠小说以及部分的英文名着也主要在中学完成。
在大学期间,他看很多西方名着,包括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亚当史密斯的《富国论》等,对他日后影响冲击相当大。
自称为杂食阅读者的他这3年主要猛啃教育类的书,平均每两三天一本,对他而言,书本更是必须随处都有,包括在床前、厕所等,随手都能看书;每天临睡前阅读一个小时是他的习惯,也有看到重要内容做笔记的习惯。
家长教师须以身作则
郑展兴认为,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父母、老师必须做良好的示范,孩子就会学习。
像他的父亲虽然小学读了没几年,但是家怎么穷,一定有订一份报纸─华文报章。“爸爸每天忙完活,阅读报纸是所有孩子学习的榜样。”
他说,记得那些年代,报纸转载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父亲会把文章小心翼翼地每期剪下来保存。
“我会好奇阅读他觉得如此珍贵的文章,父亲做了很好的示范,那也是我们兄弟姐妹必看的。”
他相信,成功培养阅读习惯,就不怕孩子不会学习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