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國超:校門黑白分明代表明理·做個頂天立地育源生



ADVERTISEMENT
(山打根10日訊)育源中學校長馮國超指出,育源校門的設計意義深遠,兩支柱代表學生頂天立地,黑白顏色代著學生做事要黑白分明。
他說,育源的校徽以“Yu Yuan”英文字母簡寫“YY”,連貫起來象徵一棵樹,“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也是創辦人前山打根區國會議員拿督魏亞貴的心血,為讓當時落弟的華裔子弟能繼續接受教育,自1978年改製為華文獨立中學迄今,栽培學生無數及在世界各領域都有傑出的表現。
馮國超是於昨晚出席由1989年畢業校友舉辦的“重溫同學夢,再續校園情”30週年畢業晚宴時,如是指出。
“我是在改制華文獨立中學第一年進入育源中學就讀,雖然沒有完成中學課程而赴外地深造,無論如何由前校長吳靜嵐介紹進入育源擔任校長也是一種緣份。
馮國超也與校友分享育源辦學方針,發揮華族傳統, 積極落實三語教育, 注重學生五育平衡發展及灌輸獻身社會的教育目標邁進。
“育源中學塑造了獨有的學習風格與精神,正標誌著華族傳統文化教育在育源中學被充分地發揮與體現, 這些年來,除保原有教育方向外,也非常敏銳地制訂長遠的教育目標,積極發展資訊科技教育和完善的硬體設備。
近半教師是校友
馮國超說,校方注重培訓教師計劃,如今育源教師接近50%是校友。另外,每一屆畢業的校友的成就,母校引以為傲。
另外,副校長方年華讚揚校友的晚宴非常成功,召集約百名畢業校友由外地回來相聚,呼籲校友珍惜這份情及對教師的用心。
白鏡亮:成績好未必成就大
加強人際發展更重要
育源中學前教師白鏡亮指出,最有潛能的學生往往不是考第一名的,成績最好的學生將來的成就未必最大。
他說,執教9年生涯及目前的企業發展領域中,發現學業不是未來的成就的最大關鍵。學業不好的學生也不要太過氣餒。
他認為學業、知識和專業固然重要,但是並不是絕對重要,品格和性格上的發展,包括學生時代至步入社會的人際關係發展,比追求學業的標青顯得更加重要。
欣慰學生比教師成就大
白鏡亮昨晚出席由1989年畢業校友舉辦的“重溫同學夢,再續校園情”30週年畢業晚宴時,如是指出。
他指出,身為教師最大的安慰就是學生比教師的成就更大,看到學生的成就大,就是身為教師的成就,回首各學生當年在校的成績、學校表現及社會成就的表現,讓教師思考,怎樣的學生將來在社會成就最大,作為栽培孩子參考的重點。
白鏡亮說,生活有意義、人生的追求、朋友、健康和財富,都是使教師快樂的泉源。
另外,前教師莊錦治與在場的畢業校友分享在校的點滴,她以幽默風趣的方式與學生分享校園軼事,鼓勵學生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莊錦治以竹子在地下需4年才能長出3公分,之後每天以30公分茁壯成長,育源中學有今天,是因為學生用了很多時間在地下生根,讓育源茁壯。
校友代表章寧寧為校友由國內外回來聚首而感動。校友參觀校園時獲得校長馮國超及副校長方年華介紹校園的發展,他希望校友要珍惜難得的相聚。
當晚出席晚宴的1989年畢業生約百名,節目包括現場播放校園升旗禮影片、唱校歌及自彈自唱改編歌曲等。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