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言路
郭总时间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林瑞源
时事观点
深度报道
投资理财
非凡人物
族群印记
身心灵
VIP独享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面包店
百格新闻
印尼Lit Bakehouse主厨兼老板 拉莉塔·塞蒂安迪 | Lalita Setiandi, Lit Bakehouse, Indonesia
有人告诉她,她的面包店对于唐人街的小巷来说过于高档。拉莉塔·塞蒂安迪(Lalita Setiandi) 却有不同的看法,她在印尼雅加达开设了面包店Lit Bakehouse。她并不认为糕点是奢侈品,邻居们也十分认同,都来品尝她制作的美味羊角面包、蛋糕和饼干。此外,拉莉塔的面包店也成了邻里之间交流联系的中心。 She was told that her bakery was too high-end for an alley in Chinatown. But Lalita Setiandi had a different opinion and opened Lit Bakehouse in Jakarta, Indonesia. She did not see pastries as a luxury and the neighbors agreed with her: they were ready for her delicious croissants, cakes and cookies. And even more: Lalita’s bakery became a hub for the neighbors to connect.
4天前
百格新闻
学记
【专题】三代传承 坚持亲手制作 古早味面包店之旅
在雪兰莪士毛月的一条街道旁,坐落着一家朴实无华的面包店,弥漫着古早味的气息。这家面包店自1980年成立以来,已经历三代人传承。尽管现代社会的步伐日益加快,店主依然坚持用双手制作每一块面包,保留着家族传承的手工技艺。 店内的木橱柜和祖先亲手挂上的牌匾,几代人以来从未变过,见证了岁月的流逝。那些老旧的烘焙设备依然矗立在那里,默默记录着这家小店的历史与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本报《学海》雪隆区学生记者队的脚步,走进这家与时间抗争的传统面包店——金马面包西菓厂,感受它的独特魅力与悠久传承…… 金马面包西菓厂的家族烘焙事业起源于森美兰州的淡边小镇。李文吉的爷爷早年在淡边火车站附近、靠近旧警察局和茶馆的街道上开设了一家面包店。那时的面包店与今天的面包店大相径庭,简单朴素却充满温暖的气息。 随着时光的流逝,李文吉的叔叔和堂叔继承了这份事业,而他的父亲和姑姑则因缘际会迁至士毛月开设新店。李文吉提到,姑姑当年嫁到士毛月时,发现当地没有面包店,于是家族决定将传统烘焙技艺带到此地。李文吉的父母在士毛月坚守多年,成功延续了家族的面包制作手艺。 李文吉回忆起那段历史时,眼中充满了自豪与感慨。尽管他的姑姑们曾在其他地方经营过面包店,但由于种种原因,那些店铺相继关门,家族的烘焙事业最终只在士毛月的这家店铺得以延续。李文吉深知,这不仅仅是生意的延续,更是家族历史和情感的传承。 中五一毕业 接手家族生意 李文吉自中五毕业后便接手起了家族的面包事业,如今已有26年。回忆起初期的艰辛,他坦言在经营过程中遇到了不少挑战。从面团的发酵到烘焙,每一步都需要极大的耐心与细致。刚开始时,面包的外观和口感并不理想,但经过反复学习与实践,他也逐渐掌握了其中的技巧。 如今,店里每天生产大量新鲜的面包,吸引了源源不断的顾客。尽管现代化生产方式越来越普及,李文吉始终坚持采用无添加剂的传统配方,所有原料都选用天然食材。这不仅是出于对面包质量的追求,更是对家族传统的坚守。 李文吉坚信,传统手工制作的价值不仅在于技艺的传承,更是维系家庭情感的重要纽带。他常常与父母和长辈们一起讨论制作过程中的细节,确保每一步都不偏离传统的轨道。 绝不添加牛奶或鸡蛋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李文吉坚持纯手工制作面包显得尤为珍贵。他认为,面包的魅力不仅仅在于简洁的配方,更在于对材料和工艺的精益求精。李文吉强调,金马面包西菓厂的传统配方极为简单,主要是由盐、糖、面粉、油和水组成,绝对不添加牛奶或鸡蛋。因此,这款面包是100%素食,尤其适合素食者,也吸引了不少印度顾客。 只有使用传统制作方法的面包,才能称之为“传统面包”。李文吉深知,面包的独特风味来自自然发酵,以及每一口咬下去的细腻口感。与许多现代面包店不同,金马面包西菓厂秉持着无添加剂的原则。他表示:“传统面包的口感不应被现代添加剂所改变。”他希望能保持传统的做法,不被商业化的潮流所吞噬。 李文吉坚持认为,手工制作的面包才能展现出真正的质感与温度。在他的店里,每一块面包都是他亲手揉制、发酵与烘焙的成果。面团的发酵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这也是他对质量的坚持所在。 他总是亲自把控每一个环节,确保面包在出炉后处于最佳状态。新鲜出炉的面包外皮金黄酥脆,内里柔软,散发着自然的香气。尽管如此,他仍然诚实地提醒顾客,面包在几天后会逐渐变干,建议顾客尽早食用,以确保最佳的口感和风味。 祖传“罗哋角”的独特魅力 谈起店内最受欢迎的面包,椰子面包、奶油夹心面包和“罗哋角”(Roti Kok)无疑是顾客的首选。李文吉特别提到Roti Kok在店中的独特地位。他解释道,外面的店铺通常出售标准化的、鲜黄色的Roti Kok,而他们制作的Roti Kok则独具匠心。 “我们的Roti Kok外观不显眼,颜色较为朴素,这与我们使用的黄油和制作工艺息息相关。”他补充说,当黄油抹在面包上并烘烤时,颜色并不会显现出来,而是深藏在每一口咀嚼的滋味中。 由于售价仅为3令吉,因此顾客往往会感到惊讶以及不可置信,甚至有人质疑这是否是用过的面包制作的。他对此表示十分无奈,因为制作如此精细的面包远非随意而成,每一个环节都需用心对待。他们坚持采用新鲜的原料,绝不用过期或废弃的面包为食材。这份坚持与努力,正是家族传统的体现。 李文吉的Roti Kok不仅在当地广受喜爱,甚至有顾客专门打电话询问是否可以邮寄到槟城和柔佛。他所坚持的,不仅是传统的配方,更是对品质和独特性的追求。Roti Kok不仅仅是一款面包,更是家族传统与文化的延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食客前来品尝。 难忘刚入行时的艰辛 李文吉在面包行业的坚持,既源于对家族事业的热爱,也源自于他对传统工艺的深刻理解。李文吉回忆起刚入行时的艰辛,他坦言,当时他在堂叔的指导下学习制作面包,几乎每天凌晨三点起床。他看到堂叔在热炉旁忙碌,凌晨三点开始工作的艰辛让他意识到,这份工作不仅仅是为了生计,更是为了家庭和传承。正是这种对生活的责任感,使他在岁月的磨砺中不断成长。 “我看到许多顾客因为我们的面包而感动,尤其是那些曾在这里长大的老顾客,他们会特意回到这里,带着孩子重温童年的味道。”李文吉说,顾客的认可和欣赏给予他很大的动力。那些老顾客的故事时常触动着他,他们带着孩子,分享自己年轻时的回忆,仿佛在延续着一种跨越时代的情感纽带。他坚信,手工制作的面包能传递出更深厚的情感与文化。 在制作过程中,李文吉不得不面对许多挑战。他坦言,机器故障时常影响生产进度,但他总是努力地在寻求解决方案。他不愿意让机器的高效替代手工制作的温暖。他坚持采用新鲜、天然的原料,绝不使用添加剂或过期的面包作为基础,这份坚持体现了他对品质的执着,更体现了他对原则的坚守。他每天忙碌的身影不仅是在制作面包,也是他对传统工艺的守护。 不仅如此,李文吉还意识到传统面包的市场正在缩小,许多年轻人对手工制作失去了兴趣。他坦言,现在接手这一行的难度越来越大,“有些人觉得我们的面包贵,因为制作过程复杂,他们不知道背后付出的心血。” 但即便在现代化的浪潮中,李文吉依然坚定地走着自己的路。他认为,传统的手工制作不仅能保留面包的原汁原味,还能让每一个顾客感受到那份独特的情感。因此,他无怨无悔地付出,努力将这一传统传承给下一代,让更多的人体会到家族面包的魅力与故事。 失落子女无意接班 李文吉提到,虽然子女已经长大,但是他们对接手家族生意的兴趣不大,这反映了年轻一代与传统行业之间的距离感。李文吉观察到,许多年轻人更倾向于从事金融、科技等领域,认为这些行业更有前景和吸引力。传统面包店虽然有其历史和情怀,但在年轻一代眼中,这些可能没有科技行业等领域有吸引力。 “我理解他们的选择,但同时我也感到失落。”李文吉感叹,年轻人更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而在面包店的工作往往需要长期的投入和奉献,重复性的工作难免削弱了他们的兴趣。 李文吉对面包店的感情深厚,他依然希望将事业传承给下一代。他希望能够找到一种平衡,让年轻人也能感受到手工制作的魅力。他甚至尝试与他们分享制作面包的乐趣,希望能够激发他们对这一传统技艺的兴趣。 然而,若下一代无意接手,他也表示会考虑出售面包店或将其关闭。他坦言,若面包店真的关闭,对他和家族的长辈来说会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家面包店的故事仍在继续,而李文吉制作的每一块面包也将继续温暖着每一个走进店里的顾客。李文吉用自己的坚持与努力,传递着对家族、对传统的热爱,让每一块面包都成为承载历史与情感的载体。在这条与时间抗争的道路上,金马面包西菓厂将继续书写它的故事,守护那份温暖与美好。
3星期前
学记
最新文章
你少付的我来补 “随心付”面包店温暖社区
在快速高档化的纽约布鲁克林贝德福-斯图维森特区,一家名为“Textbook Bakery”的面包店正在通过一种别出心裁的模式为社区注入温暖:顾客可以按自己能力“随心付”购买面包。
1月前
最新文章
带你看世界
员工用拖把清洁面包架惹议 面包店停业整改并致歉
香港慈云山某面包店因员工用拖地的拖把清洁面包架而引发热议,相关照片在网上流传后引起争议;而相关面包店事后也发表道歉声明,并宣布涉事员工辞职,同时停业一天进行整改。
2月前
带你看世界
全国综合
顾客斥超市面包店有蟑螂 Village Grocer道歉:已闭店消毒清理
孟沙一间超市的面包店惊传有蟑螂“在面包上跑来跑去”,脸书用户撰文怒斥店员和管理层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超市脸书专页随后发出道歉声明,声称已关闭面包店进行深度清洁和处理烘培产品。
3月前
全国综合
百格新闻
恶意寻仇?知名烘焙店4分行同日被砸
大山脚知名烘焙店 #AsaNoHikaryBakery 清晨遭5名蒙面黑衣人破坏,玻璃门窗、展示柜及蛋糕冰箱全被砸毁!另有3间分行也未能幸免。
3月前
百格新闻
即时国内
蛋糕面包店也需清真认证 业者叹加重成本好无奈
蛋糕和面包店也需申请清真认证,哥市业者叹繁文缛节加重工作负担及营运成本,大感为难及无奈!
3月前
即时国内
即时国际
面包店传食物中毒 逾300人不适1人死
越南头顿市一家越南面包店传出食物中毒事件,已有超过300名消费者感到不适,其中还有1人死亡。
4月前
即时国际
全国综合
视频 | 目击“小强”爬过一整排面包 女顾客:叫人怎样买?
女子在实达阿南一家面包店,发现一只小蟑螂爬过一整排的面包,让她大喊恶心,拍下实景放上网,随即引发网民热议!
5月前
全国综合
全国综合
担心轮子占污秽物弄脏地板 面包店店员拒坐轮椅女入店
一名坐轮椅的女子声称,她光顾一家面包店时受到店员无礼对待,对方担心她的轮椅轮子占有大便弄脏店的地板,于是把她赶出店外;女子过后把此遭遇放上社交媒体,有关店家随即遭到网民群起批评。
8月前
全国综合
都会观点
锺可婷 · 再循环使用纸袋,赞!
当她把面包交给我时,她告知纸袋可以重复使用,也提醒我们要重复或循环使用纸袋。
11月前
都会观点
星云
三条街有一座火窑/李荷珍(亚庇)
在我心中,有一座古迹,它不像金字塔那般金碧辉煌,也没有中国长城的宏伟壮观。它没有知名度,只是一个普通的地方,在我心中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我在新村三条街长大,至今已经离家30年。每次回去,我都喜欢骑着单车穿梭在每一条街道上,重温童年的回忆,也一步步见证小镇的发展。在我的记忆里,有些面孔和故事情节已经模糊不清,但有一种味道和一阵炽热的肌肤触感曾经让我感觉幸福,在经历了时间长河的冲刷,仍然牢牢占据着我心灵的一个小角落。 三条街转角的那块荒地,四十多年前有一间木屋,里面住着一对卖面包的老夫妇。那称不上是一间面包店,比较像是一间面包烘焙屋,里面总是光线不足的模样。那个时候,我还只是个刚进小学的小不点,脑袋瓜花最多心思的也不过是“明天带什么便当去学校”这类鸡毛蒜皮的小事。有一次,我小手拧着零钱去买面包,刚好赶上了第一轮的面包出炉。一条条长条白吐司面包刚脱模,摆在长木桌上。兜着围裙、身材魁梧的老师傅看到我,便招呼我进去屋里等他先把面包切了,再包装进袋。 我记得当我走进屋里,那股热气和面包的香味扑面而来。我小小的身躯站在火窑旁边,近乎虔诚地望着里头那跳跃舞动的赤红火焰,默默地燃烧着,将里头的面包烘烤出令人愉悦的金黄色。我的每一寸肌肤、我的脸蛋,感受着它散发出来的热能,仿佛在热情地拥抱着我。那面包烘烤的香味分子,直击我的鼻腔。身体受热的触感和被激活的嗅觉细胞,让我心跳加速,幸福感涌上心头,叫我泪眼盈眶。 那次之后,每次妈妈让我去买面包,我都会找机会瞄一眼那充满神秘感的火窑。每次总希望能再看一眼那发红发热的心脏,想像着老师傅和他夫人在火窑边努力工作的身影。这段记忆深深地烙印在我纯真快乐的童年岁月中。 现在的我已是中年,想起来觉得当时的自己天真幼稚,不懂生活艰苦。天天在火窑边忙碌讨生活的日子肯定一点也不轻松。不管什么行业,能把一件事认真地做好,就能借着这件事帮助别人;为别人提供服务,就是对这个社会有贡献的人。所以,一个人的成就并不一定非得完成什么大事。 坚毅的精神的代表 后来的小镇,迎来了先进和现代化的面包店,各种口味的面包琳琅满目。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长大了,完成了学业,离开了家乡,结婚生子。那木屋里的火窑早已不再热火朝天,三条街没了烘烤面包的香味。那位温和的老师傅和他的太太,也随着岁月的流逝离开了人世。我亦在这一切不可避免的生活变迁中,从懵懂的小孩蜕变成为生活全力以赴的大人。 某一年回来,木屋被推倒了,独剩那座火窑突兀地立在废墟中,它的坚固和散落在四周破烂不堪腐朽的木板形成鲜明对比,显得异常寂静和荒凉。再一次回来,火窑几乎被茂密的杂草所吞噬。我路过时,看了心疼,想为它写一首哀悼的诗,但我没有写诗的才气,无法用动人的词藻和韵律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今年过年我回来,荒地被人清理了,火窑旁边种了木瓜树和香蕉树,看起来更显生机。我忍不住踏入空地,用我对古迹的敬畏之心,给那座火窑拍下了几张照片。尽管现在,它已被遗弃,被进步的烤箱取代,但它曾经是这个新村里努力转动的小齿轮。它承载着我童年的温暖回忆,它是老师傅和夫人用心劳作的证据,也是普通老百姓为生活努力的见证。 我曾多次向父亲询问这块地的主人,但他也不清楚。也许,有一天它会抵挡不住社区发展的脚步,被新的地主摧毁而进行更有价值的建设。所以,每一趟返乡,我都会像拜访老朋友般,踩着单车去看看它是否还在。每一次经过,看到它仍默默地伫立在那块土地上,我就有一种安心的感觉。它的存在代表了一种坚毅的精神,鼓励着我要坚持不懈地为自己的人生努力,提醒着我要感恩生活中细微的美好。 能在自己心中守着一座古迹,是一件美好的事。它可以唤起你童年简单而纯粹的感动,让你即使历尽沧桑,也不想放弃成为一个心存温暖的大人。
12月前
星云
狮城二三事
有人开车抢买1新元爱心面包 老板:请让给低收入年长者
(新加坡6日讯)大巴窑邻里一间面包店天未亮开档4小时,不到8时前就卖完,七旬老板为照顾低收入年长者,现烤面包一包只卖1元(新币,下同;约3令吉50仙),但近期消息不胫而走后有不少人特从别处开车来大量购买,老板感激但吁请顾客把面包让给真正需要的人。 时钟刚过午夜,73岁的傅锦丰就到大巴窑7巷住家楼下装潢简单的面包店,独自一人着手烘烤新一天要卖的面包。 不一会儿,红豆、咖喱和牛油等多达30种口味的传统面包就新鲜出炉。傅锦丰把约千个拳头般大的面包分装成300包至400包、每包4个,凌晨4时开卖。 《新明日报》记者两度走访,昨日清晨5时40分到场时,傅锦丰已卖出近一半的面包,当中咖喱口味已卖完。做面包长达60年的他告诉记者,16年前从汤申路上段搬来大巴窑邻里,只卖1元低价,是为了照顾附近的年长居民。这类4个一包的传统面包一般市价至少为2元5角(约8令吉70仙)。 不过这位低调的好心业者,近期被媒体报道成了新闻人物,却也面对了困扰。他说以上个星期日为例,平常8时前才会卖完的面包,当天6时15分就售罄。 傅锦丰解释说,他一人能烤的面包有限,有不住在大巴窑的新顾客闻询而至,当天一口气买下20包,结果面包很快卖完,不少生活拮据、一次只买一两包的年长者按平时的时段来买却扑空,只能失望而归。 他表示,既然开门做生意,总不能不卖给人,也不想设下任何购买限制,但希望大家能体恤一些有需要的年长者。 他表示,3名儿子都有自己的事业,他也不想孩子们接手,而至于为何不请帮手,主要店里烤面包的空间狭窄。 据记者昨早观察,6时40分左右面包就卖完,有顾客衣着光鲜驾车来购买10包咖喱面包。20分钟后,一位腿脚残疾的老熟客特地来买却扑空,失望无助的神情尽写脸上。 16年未起价 傅锦丰透露,早前在汤申路上段的店屋时,一包面包都卖1元2角(4令吉20仙)。16年前搬来大巴窑后价格不增反降,只因附近低收入的年长者较多,想为他们提供实惠又好吃的面包。 “有顾客叫我起价,但邻里有些年长者甚至连1元都负担不起,我就收几角钱。” 他告诉记者,在百物飞涨的今天,经营这家邻里面包店每月成本要至少3000元(约1万零446令吉)。 “不过我一天赚几十块就够花了,老了也不需要很多钱。傅锦丰坦言曾一度想退休,但因放不下老顾客,而决定继续提供物美价廉的新鲜面包。 年纪已高的他如今一周只营业几天,并跟顾客说:“我努力一点啦,做给你们吃。” 居民:一个面包配咖啡 可当两天早餐果腹 和老伴住附近老年公寓的梁先生(85岁,退休人士)上个星期天一大早如常到面包店发现面包已卖完。 夫妻俩告诉记者,平日里省吃俭用,1元面包配一杯黑咖啡,可以吃两个早上,经济实惠。“可实在没想到今早会买不到面包,就只能吃别的。” 李子明(70岁,退休人士)也说,面包当天很快被卖完,他看到至少四五十个老人来买却扑空。“这附近的租赁组屋很多老人家是依靠这个平价面包生活的。” 清洁工魏献从(70岁) 告诉记者,由于收入有限,两年前他发现傅锦丰以如此亲民的价格面卖包后,就每周开工前来买。 家住附近租赁组屋的陈女士(48岁,家庭主妇)坦言:“老板卖这个价格肯定没有什么赚,希望这个面包能留给真正需要的人。”
1年前
狮城二三事
沙巴要闻
传1面包店刷具含猪DNA 阿里芬:若属实 按SOP对付
(亚庇7日讯)入驻亚庇某商场的一家面包因烘培刷具含有猪DNA,需要进行清真清洗(Sertu)的信件内容截图,昨日被传开后引起热议。
1年前
沙巴要闻
精彩系列
老就是宝 | 增江佳联面包西饼供应厂 31年老字号 延续好滋味
佳联面包西饼供应厂里头出售的面包价格亲民又便宜,大多介于一个1令吉60仙至2令吉多左右,绝对值得光顾。
2年前
精彩系列
狮城二三事
市区商场面包店惊见蛇出没 店员合作捕蛇
(新加坡19日讯)面包架下惊见蛇出没,店员联手把一公尺长的蛇“夹”进面粉袋,交由商场保安处理。 这起事件发生于昨天(3月18日)下午约4时30分,地点在首都剧院商场(Capitol Piazza)的吴宝春面包店。 张姓读者通知《联合早报》,当时她正走入面包店,发现两名店员蹲在面包架下方。“我原以为他们是在打扫,仔细一看才发现他们正在尝试捕捉地上的蛇。” 根据读者提供的视频,那条蛇通身黑绿色,身型细长,约有一米的长度,事发时盘绕在地板和玻璃墙之间的角落。一名店员用拖把将蛇固定,确保它不会乱爬,另一名店员则用夹子尝试捉蛇。 据了解,店员发现店里有蛇后,因为担心顾客的安全而硬着头皮抓蛇。他们前后花了大约10分钟,经过几次尝试才把蛇夹住,最后连带夹子把蛇放进面粉袋,交由商场保安处理。 面包店窜出一条蛇,让在场所有人着实感到意外。店员捕蛇时,不少人就隔着一堵玻璃墙看热闹。 张姓读者说:“当时场面惊险,好在店员果断反应,及时把蛇捉走,没有人受伤。我只是感到讶异,为何商场附近会有蛇出没。” 记者尚在向面包物语(BreadTalk)和首都剧院商场了解更多详情。
2年前
狮城二三事
更多面包店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