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我的股票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首页
|
登广告
活动
下载App
热门搜索
大事件
发现东盟
股市
星洲人
互动区
登录
Newsletter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总编时间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风起波生
大使笔迹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亮剑
下班的路
百格大家讲
长风破浪
大选探路
翱翔天际
烈火真金
华研智库
吃饱了吗
鸟生鱼汤
娴言
鹭岛南望
走读天下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杭州亚运会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动力青年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食堂
学校食堂生意做不下去 摊主用剩余食材准备饭盒免费派
(新加坡22日讯)23岁前囚犯在学校食堂开档做生意,如今无奈结业,他用剩余的食材准备饭盒,免费派发。 在圣安德烈初级学院的食堂售卖泰国餐的许名广告诉《8视界新闻网》,他2021到2022年间在青年改造所服刑。出狱后,他在两名朋友的邀请下,开始在学校合伙经营一个摊位。 然而,好景不长,他们未能保持良好关系。他说,因对方屡屡失约、不负责任的态度等诸多原因,他们的合伙关系最终破裂。 “他们只在那里呆了一天(开档的第一天),我觉得非常可笑,他们连5%的工作都没做,就想要一半的利润。” 独自扛起重担 不愿被困难击垮的许名广最终一个人扛起重担,独自经营这个摊位。 他说,2月初开业后的最初几个月,摊位的每月平均收入约1500新元,直到有媒体报道,生意才略有好转,收入增加至2000多新元,只不过每月利润差异很大。 “最好的一天,我能赚大约350新元,最差的一天,我只赚50新元,而且这是收入,还不是利润。” 许名广说,他还需要负担高昂的开支和生活费,包括租金、交通费、个人伙食费在内,每月平均得花1700新元左右,几乎可说是手头拮据。 打算继续从事餐饮工作 除了经济方面的挑战,许名广也考虑到这一行的不确定性,学校假期几乎是没收入的,更遑论成本和定价匹配不上的问题。 经过一番考虑,他决定停业,并在社交媒体Instagram写道:“这是一次深刻而宝贵的经历。但这也是一条不断担忧、充满不确定性、身心俱疲的道路。” 尽管满怀不舍,他还是决定让这段旅程告一段落,继续前进。 对烹饪充满热情的许名广说,烹饪不仅是他的兴趣所在,也是他减轻压力的方式。因此,他之后依然会继续从事餐饮工作。 30包饭盒已被认领 在重新出发之前,他除了准备出售厨具,也利用剩余的食材准备了两种食盒,准备免费派送出去。 许名广打算在今天(22日)下午5时30分到傍晚6时,于康埔桦巷第211D座组屋,与那些有意领取饭盒的人会面。 他说,截至昨天(21日)下午5时,已经有30份饭盒有人认领,还有50到60份等待其他人认领。
1月前
林方彪.校园食物中毒的省思
食物中毒非同小可,严重的话会致命。个别家庭有时亦不免发生,何况校园食堂必须于很短时间提供众多食物,其烹煮、储存等等每个过程皆须小心谨慎,官方或须于全国校园加强食堂的相关监管。
2月前
【善心美事】昔青年慈善俱乐部 “校园爱心食物”助清寒生
昔加末青年慈善俱乐部推行“校园爱心食物”计划,让昔县数所中小学的清寒子弟吃饱饱上学,并减轻弱势群体家庭的经济负担。 该部顾问徐柏林(44岁)表示,教育部虽已为清寒子弟提供食物辅助计划,不过经他们向各校调查后仍有一些漏网之鱼,因此在两年前展开校园爱心食物计划,让更多有需要的清寒子弟温饱上学。 他对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表示,该部在两年前冠疫行管令期间,到昔县20所华小和昔华国民型中学分发搓手液和消毒水时,从校方得知部份清寒学生只能购买些许食物,甚至索性在家里吃饱而不去食堂用餐。 他表示,该部理事会较后开会讨论后,议决推行“校园爱心食物”计划,并于2021年11月学校在冠疫行管令期间重放时实施。 他说,首批参与学校是登能华小、爱群华小、大禹华小、昔华小学、利民达一校及昔华中学。 他表示,目前参与计划的学校和人数是大禹小学4人、昔华小学6人、利民达一校6人、昔华中学25人。食物多由学校食堂业者烹煮,有者则由校方打包,每份价值3至4令吉不等。 他表示,政府食物辅助计划下的清寒小学生,在每天课休时段享用免费食物,唯每星期三的活动日则需自行准备午餐,因此该部也额外资助清寒学生当天午餐。 徐柏林表示,昔加末青年慈善俱乐部到参与“校园爱心食物”计划的清寒家庭做家访时,才发现在社会角落里被很多人忽略的现象。 他表示,例如一对参与计划的姐弟,由于弟弟的食量比姐姐大,因此姐姐就把食物,分一半给弟弟吃。 他说,有些参与计划的清寒学生,在下课时只吃一半而已,另一半则带回家当午餐吃,只因为家里没煮或为减家庭开销。 他表示,该部一名会员念小学时,也是学校爱心食物参与者,因此最了解参与者的感受。如今,此人已经踏入社会工作,并积极参与“校园爱心食物”计划。 他希望,目前参与“校园爱心食物”计划的学生,日后工作后能抱持“昔日手心向上,今天手心向下”心态,扶助弱势群体和传播善念。 昔加末青年慈善俱乐部代主席陈永业表示,“校园爱心食物”计划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及关怀,促进社会和谐。 他表示,社会进步需要大家共同参与和努力,这是他的自我期许和责任感。 他希望,大家能和孩子们和亲友分享协助弱势群体的经验,并感染和影响更多人对需要关怀的人做出贡献,这既能可以提升个人价值观,也是对世界的积极改变。 他认为,推行“校园爱心食物”计划,一是为了不相识的陌生人,二是为了确实需要帮助的人,更是为了让这个世界更加健康的发展。 他表示,校方和食堂业者十分配合此计划,提供最优惠售价食物给清寒学生。 他说,为了贯彻计划的理念,该部理事不时去学校访问或家访,并向食堂业者了解食物品质,以不时改进计划的细节。 徐柏林希望,各界人士能各自的形式,去协助社会弱势群体,其中一例就是为清寒子弟提供爱心食物。 他说,大家可能去各自社区学校问问,是否仍有清寒学生仍需爱心食物,并与校方协调展开扶助行动。 他表示,他回到母校看到一些学弟学妹们,享用“校园爱心食物”的画面,总是感触良多,这也是他和理事们继续强化计划的动力。 他说,昔加末青年慈善俱乐部主要资金来源是来自46位会员每人150令吉的每月乐捐,而“校园爱心食物”计划占开销最大比例,每月花约4000令吉。 他说,该部每月也捐助5户家庭200至300令吉的购物券,以及拉美士天恩孤儿院和昔加末出埃及之家物资。
2月前
视频|学校食堂餐厅级餐单 鸡排也有! 业者:“最贵RM3让学生吃到饱”
(八打灵再也18日讯)“我们的食堂售卖的是餐厅级食物,餐单不但多元化,连价格也非常便宜,学生们都负担得起,5令吉就能吃到饱!“ 近日,社交媒体流传一段视频,一名在槟城甲抛峇底波格先那一所中学经营食堂的女业者忙着为学生准备食物,而她准备的餐单一点都不简单,不只种类繁多,食物1至3令吉的售价更是便宜到令人大笑,让网民高呼:“好想帮孩子转校!” 根据网媒“mStar”报道,女业者法丁每天都会提供13种不同种类的餐单,当中包括意大利面、三明治、炒面、鸡排、米粉汤、鸡饭、切片水果、糕点及其他食物等,供学生填饱肚子。 她说,这些食物的价格都是从1令吉开始,而最贵的鸡排和鸡饭也只需要3令吉。 “学生只需要有5令吉在身上,就可以吃到饱了。” 她透露,学校的规定是不允许售卖零食,因此她就准备了富有营养又能让学生吃到饱的餐单。 “我和员工讨论后就出了这个‘餐厅级’的餐单,但是售卖的价格却是爱心价,最主要还是要孩子吃到饱。” 她指出,她在这间学校的食堂已经营业了8年,最大的乐趣就是看到她为学生所准备的食物能够售馨,而学生吃到有满足感。 “甚至有学生经常会过来告诉我说,他们最期待就是每天的休息时段,因为可以吃到我们准备的丰富美食。” 法丁表示,当初上传视频,主要是希望能和其他业者分享和参考她的食物餐单,万万没想到视频会爆红流传。 她表示,看到的网民的留言,称赞她的食物和售卖的价格时,她心里充满感动和喜悦。 “有很多家长在看了我的餐单后,希望我到他们孩子的学校经营食堂生意,也有家长表示想为孩子转学到我们的学校。” “一些网民还表示他们很想重回学校上课。” 她表示,这些正面的回响都是最好的推动力,让她更积极继续为学校的孩子提供丰富、健康又美味的食物。
4月前
老板,来盘炒饭!/黄楚雯(西连)
选择困难症不像季节性流感,只在某个时期活跃,它潜伏于日常生活中,只要逮住机会,就会现身。根据个人经验,面对超过10个选项的菜单它就发作,而且选项越多,症状就越明显,除非下定决心点餐,不然症状就会持续。我看着大学食堂的菜单时,就有这种感悟。难以决定也就算了,菜单上的炒饭对我来说也陌生,难道这就是人们口中的饮食文化冲击? 还未踏入象牙塔前,我对炒饭的了解不外乎是将米饭、蒜末、鸡蛋、江鱼仔在大火翻炒后,加上酱油、盐巴和胡椒粉调味即可的简易料理。偶尔,为了让挑食的孙子吃饭,婆婆也会加上甜菜脯增添风味。若是由妈妈掌厨的话,她在食物的色泽方面则较为讲究,除了上述的食材,她会额外添加切成小块的萝卜、青江菜和叉烧。年纪稍长,我才在夜市的热炒档口品尝到咸鱼炒饭、腊肠炒饭、扬州炒饭等料理。不过大学菜单上的炒饭名称却是如此陌生。 谁可以告诉我Nasi goreng Cina是道怎样的料理?Nasi goreng USA又是什么?美国人有吃炒饭的?缺乏冒险精神的我点了盘蛋包饭,而友人则点了Nasi goreng Cina。正好,谜底即将揭晓。 大学食堂坐落在绝佳的位置,不仅位于两栋宿舍的中间,前方还有个巴士站,客源从来不是个问题。每日,食堂在清晨6时半开始营业,早午餐都以经济饭的模式运营,晚餐则以热炒为主。每到傍晚,食堂就会传出哐哐哐的声响,那是铲子和锅为了提醒学子吃晚饭而发出的声响。这还不够,满是油渍的抽风扇还会将食物的香气吹散至四周,透过嗅觉刺激来唤醒饥肠辘辘的灵魂。我和友人就是冲着这香气来到这里的。 食堂厨房是开放式的,厨师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料理台上有条尼龙绳,上面夹着一张张的手写餐单。食物准备好后,厨房帮手会把餐单放在盘子边缘,方便我们辨别餐点。今天的食堂可说高朋满座,厨师双手叉腰,看着餐单的背影就如诸葛亮在拟定什么作战计划,草船借箭也好,上演空城计也罢,饿坏的我们只能小声咕哝着晚餐几时做好。 不知过了多久,两盘炒饭出锅了。我看了眼友人的炒饭,不经意地表露出关怀的眼神,怎么看这盘Nasi goreng Cina都像是拌了鸡肉块和三色豆的白米饭,连酱油都没放,实在勾不起任何食欲。乍看之下,我的蛋包饭就好多了,厨房帮手还用辣椒酱在鸡蛋上画出一个笑脸。友人吃了一口,便开玩笑地说别担心,不是淡而无味的白米饭,这盘炒饭还是及格的,看来盐巴和味精功不可没。她把盘子推了过来,示意我尝一口,我实在没兴趣,便婉拒了她的好意。我把辣椒酱均匀地涂抹在鸡蛋上,满心期待地把鸡蛋划开,谁知竟看见熟悉的白米饭、鸡肉块和三色豆。我和友人对望,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有段时期,食堂的某个摊位结业,这让其他摊位的生意突然火爆了起来。可想而知,摊主肯定是乐得见牙不见眼,却苦了掌厨的员工。老实说,我有时挺可怜厨师,尤其是大家因为赶巴士而不断催促他快点备餐的时候。如果他没有依照顺序料理,就会惹得怨声四起,左右为难的模样都让我犹豫该不该点餐了。但这么想也不对,所以我还是根据喜好点了盘星洲米粉。 前往主校区的巴士每半小时就有一趟,车程约15分钟,此刻时钟指向傍晚6时20分,若要乘搭7时的巴士出席活动,现在来用餐,时间是充足的。我对此计划充满信心,但现实却狠狠地赏了我一巴掌。20分钟后,食物还没准备好。于是,我悻悻然地加入催促大队,站在厨房帮手的面前,摆出不满的神情催促了起来。我瞄了眼他身后的厨师,只见他像八爪鱼般,在食材和调味料间挥动着手臂,哐哐哐的声响再加上往热锅加水后发出的噼里啪啦声,足于盖过食堂的喧哗。他浑身都湿透了,若把满是汗水的衬衫拧干,估计有500毫升吧。点餐的人越来越多,为了防止座位被他人占据,我只好回到那里继续等待。 加了秘密武器的炒饭 漫长的5分钟过去,星洲米粉还是不见踪影。看来堂食是不可能了,我只好把食物改成外带。这一次,我交叉着双臂,索性站在点餐处。厨房助手看见我紧蹙的眉头,略带歉意地说快好了,下一盘就是你的了。我没有回应,因为他对在场的每个人都说着同样的话,况且我还看见厨师从饭桶里盛了5碗米饭呢。等等,为何我非吃米粉不可呢。我急忙告知厨房助手我决定取消之前点的星洲米粉,换成接下来的炒饭。不管是什么样的炒饭,给我来一盘就是了。那一刻,我完美地向众人展示了饥不择食的样子。厨师听见我中气十足的要求,从百忙中抛出一句:“你真走运,这是最后一碗饭了。”说完,他往装有5碗米饭的大碗里加多一碗,接着把饭桶盖上。 就这样,我在6时50五分,从厨房助手的手中接过了热腾腾的酱油炒饭,顺利搭上巴士。我依稀记得炒饭的香气弥漫在巴士的每个角落,我坐在巴士的尾端,趁旁人不注意时,偷偷地尝了一口。就这么一小口。车窗外,夕阳的余晖穿过叶子的缝隙照射在人行道上,我一边欣赏美景,一边贪婪地闻着炒饭的香气,努力压抑住想再吃一口的冲动。那盘只加了蒜末,鸡蛋和酱油的炒饭一定还有什么秘密武器,不然怎么过了10年,依然好吃得难以忘怀。 说到秘密武器,倒是有一道炒饭,里头藏着暗器。不知大家吃过Nasi goreng kerabu 吗?那是一盘加了火炬姜花、叻沙叶、香茅及其他食材的炒饭,香味十足,每一口都让人回味无穷。那时,爱得疯狂,每隔一天就会点上一盘解解馋。直到有一天,厨师加了所谓的秘密武器后,就浇熄了我对它的爱。 犹记得那天,当我吃下一口饭,火辣的滋味不仅灼痛了舌头,也把我呛得猛烈咳嗽,眼泪鼻涕直流,狼狈极了。原来厨师在炒饭中添加了绿色的小辣椒,好巧不巧地,竟然把它切得和长豆一模一样,才有了当时的情景。逼于无奈之下,我只好把小辣椒一个个挑出来。当时,有个友族同学拿了盘小辣椒炒饭在我面前坐下,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我默默地观察起他的脸部表情,只见他一副享受的模样,难不成他的味蕾罢工了吗?兴许我的视线过于灼热,他抬起头来,与我对视。我正想解释,谁知他只是漫不经心说了句:“你不要那些小辣椒吗?不介意的话,可以给我哦。” 没问题,你可以统统拿去。 下一次,一定要提醒厨师不要加小辣椒啊! 大学生活原本就多姿多彩,如今我又可以从各式各样的炒饭中得到新鲜感,那感觉真是棒极了。若有人问及我在大学生涯有什么丰功伟业,成功把食堂的那一系列炒饭吃了一遍算吗?哦,不对,我没有勇气去尝试那盘小辣椒炒饭。就这样,我可以肯定地说那段大学时期可说是我有生之年吃过最多炒饭的时光了。 直到有一天,我改变了主意。 那日,向来和我一样是炒饭爱好者的友人竟然点了碗清汤米粉作晚餐。一番询问下,我才得知她最近做了体检,胆固醇指标比起未入学前高了许多,她怀疑放纵的饮食习惯是罪魁祸首,所以决定“改邪归正”,返回以往清淡的饮食习惯。她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鼓励我也去做体检。我敷衍地点了点头。 我看着眼前的Nasi goreng USA,除了虾仁炒饭外,还有香辣鸡肉、荷包蛋和数片黄瓜,估算热量约800大卡。如果我一日所需的热量为1500大卡,那么只要把这盘炒饭吃下肚,就已达所需热量的一半了。我吞了一口饭,不敢再往脂肪的方向去思考。要是教授知道我如何把他们所传授的知识运用在生活上,一定会引以为傲吧。 接下来的日子里,也许是受到了同侪压力的正面影响,我也开始点了清汤类的食物,偶尔也会点白饭、清炒芥兰和荷包蛋等换换口味,一星期只吃一次炒饭。正因次数减少,有种小别胜新婚的错觉,每盘炒饭的美味程度更胜以往。 大学毕业后,步入社会,经济能力比学生时期好多了,品尝到的炒饭也更多样化。炒饭依旧是炒饭,只不过多了如鸡扒、炸非洲鱼、炸鱼柳等的配料。它们遮掩了炒饭的光芒,吸引着食客的目光。暖白色的灯光下,不禁在想我之所以会点某份料理,是因为那碗炒饭,还是那作为配料、泛着油光的蜜汁鸡腿,我所追求的东西是不是没有以往那般纯粹了呢? 这些年来,我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了白饭,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而不断变化着配料及调味料,带着一身锅气粉墨登场。无奈,总有众口难调的时刻。所以,还是做回自己吧,就算一盘平凡无奇的酱油炒饭,也要坚信有人会因我们的存在而感到世间美好。 “你发什么呆啊?决定好要吃什么了吗?就等你一个人而已。”友人催促道。我尴尬地朝她笑了笑。 我看着手里的电子菜单,缓缓说道:“那给我一盘蛋包饭吧!”
4月前
拉务8里新村华小食堂天花板下陷 获谢琪清拨2.6万维修
陈旧的学校食堂失修,导致天花板下陷而暗藏危机,亚沙国会议员谢琪清动用2万6000令吉的拨款展开维修工程。
4月前
即时国内
灵市斯里格拉那国小食堂失火
灵市斯里格拉那国小食堂今午发生火警,虽然火势半小时左右即被控制,但食堂逾半面积已被烧毁。
5月前
即时国内
百格午报
百格午报|教长:学校食堂须营业 照顾非穆学生需求
斋戒月已至,教育部长 #法丽娜 强调,斋戒月期间,学校食堂业者必须营业,好让非穆斯林学生及没有斋戒学生能够填饱肚子。 她也提醒道,必须要让学生拥有安心用餐的空间,切勿再有让学生到货仓或其他不适宜地点用餐的情况。 今日看点: 1. 小一生饿晕 #教长:别强迫小孩 #Puasa 2. 安华访沙地未见国王?国盟批任务失败 3. #陆兆福:雪州行动党KPI 要赢完上届的16席
8月前
百格午报
社论
社论.宗教信仰需要相互包容
宗教信仰自由是很可貴的,至少在大馬,華人可以選擇自己的宗教。華人應該對穆斯林心存崇敬,同樣的也順道尊重與包容其他宗教;宗教重於包容,“包容一切,包括包容下其他宗教的禁忌”。
9月前
社论
封面头条
教长:照顾非穆学生 斋戒月不关学校食堂
教育部长法丽娜说,学校食堂在即将来临的斋戒月不需要关闭,因为在昌明大马概念下,非穆斯林学生的饮食也须受到照顾。
9月前
封面头条
花城
芙蓉中华中学食堂获赞助150万提升 5月起采无现金收费
芙蓉中华中学食堂获私人基金会赞助150万令吉进行全面提升,并由李三天地承包打造成中央厨房模式经营,同时计划在5月2日起全面采用无现金(Cashless)形式收费。
9月前
花城
北马新闻
耗资800万 楼高4层 韩中重建食堂教育楼
韩江中学食堂、教师办公室和学生活动空间不敷应用,韩江董事会为此配合“韩江教育城”发展,正计划耗资800万令吉重建原有的韩中一层楼食堂,以便一座楼高4层命名为乐学楼,内有韩中食堂、教育楼与音乐室的新建筑物矗立在原地。
9月前
北马新闻
沙巴要闻
玛斯翁:大学生也需要 “爱心餐单”应延伸学府
(亚庇13日讯)瓜末区州议员拿督玛斯翁巴纳今日建议政府把“爱心餐单”计划扩展至国内的大学及高等教育学府的食堂,让学子能受惠。
10月前
沙巴要闻
大霹雳
董家协“平衡”考量后批准 新学期 学校食堂也喊涨
(实兆远、怡保11日讯)随着百物皆涨,部分中小学食堂业者趁着新学期开始,纷纷向校方提出食物涨价的要求,而大部分学校的董家协都会在进行“平衡”考量后,批准让食堂业者在价格上进行适度的调整。 根据受访的学校校长或董家协成员说,在考虑让不让业者调涨价格的事件上,校方需站在“中间”的位置做考虑,如业者受到成本调涨影响而面对的困难,以及站在家长的负担,两方面来进行考量。 而受访的食堂业者表示,他们也明白学校不是让他们赚大钱的地方,因此若不是“顶不顺”也不会随意要求调整价格。 张传文:业者提呈价格合理 爱大华民德华小家协主席张传文受访时说,今年新学期开始时,刚好遇上食堂经营权重新招标,因此董家协就直接以业者在投标时,提呈的价格作为食堂食物的最新价格。 “新的价格是比今年开学前来得高一些,但经过董家协的调研,业者提呈的价格是合理的,毕竟这两年百物涨价,若不让业者调整价格,相信在没有钱赚的情况下,也没有业者愿意经营!” 合约期不可随意调整价格 他说,学校食堂的合约一般上是以2年+1年的方式签订合约,即两年的合约是绑死的,到了第三年,则会带优先考虑让原有的业者继续经营。 “在合约期内,业者不可以随意调整价格,而董家协一般也不会批准,除非是有特殊情况,如过去两年,因百物飙涨加上员工难请及薪资调高,所以才会批准让业者调整价格。” 问及随着新学期的调整价格,有没有受到家长的责问时,他回应说这是难免的,但大部分家长经过解释,都表示能够理解。 “家长本身都是生活在同一社区的居民,他们都知道百物涨价的情况,因此肯定也知道业者面对的成本增加的问题,因此只要有将心比心都会理解的。” 陈芳文:若不调整很难做下去 经过重新投标成功继续获得经营权的民德华小食堂业者陈芳文说,什么都涨,包括工资与原料等,以致成本增加,因此食物价格若不调整就很难做下去。 他说,要求调整食物价格也是情势所迫,因此校方及家长也都能理解,而这次也只是调整面食的价格,即从原本1令吉50仙的面食调整至2令吉,至于饮料价格则大部分都保持。 他提到,根据与校方签订的合约,一年只能要求调整一次的价格,但一般上业者也不会提出要求,除非是情势所迫,而即使业者提出了,也不定会获得校方的批准,因为校方还需考量家长的反应。 林春花:靠“量”赚钱 在爱大华华中经营食堂的业者林春花受访时表示,她目前还未正式向校方提出调整所有食物价格的申请,惟有其种两种面食,即叻沙及福州卤面,因原料价格涨得太高,因此她已决定调整价格了。 她形容,经营学校食堂不像经营餐馆,可以自由的调整价格,而在学校要调整价格,首先需获得校方批准,第二还得看学生的负担能力。 林春花举例,学校卖的面食大部分是2令吉50仙,外面的面档或茶室可以卖到4令吉,甚至更高,但学校肯定不行,因为要照顾家长的负担能力,因此经营食堂做的是靠“量”赚钱,即薄利多销的生意。 “做食堂生意的好处是,有固定的量来支撑业者的收入,若没有量,价格又不允许调整的话,没有业者能做得下去。” 梁卓能:新招标业者售价稍高 怡保圣母小学家协主席梁卓能表示,该校新招标食堂业者的食物售价会稍微高,而原有的业者则暂没有涨价。 他指出,新食堂业者的食物价格较高,校方也理解到时下百物涨价,业者也无可奈何,不过价格仍合理,饭介于3至4令吉,而面食则是2至3令吉,食物分量也比较大。 他指出,校方一直有控制食堂食物的价格,据他所知,该校食堂业者已至少4年没有涨价,校方也不希望业者为了平衡收支而选择减少食物分量和食材质量,所以,涨幅在合理的范围内的话,校方认为可以接受。 “我的孩子每天在学校吃一餐,费用大概是4令吉,目前也没有家长投诉食物涨价。” 他说,目前的价格对于一般的家庭还属于可以接受的范围,但是校内有一些贫困学生一天只有50仙到1令吉的零用钱,有时甚至没有零用钱,校方也有安排教育局提供的免费餐给他们,若有不足的则由家协补贴。 微小食堂无人经营 另一方面,霹雳州内包括曼绒县内有多所学生人数只剩数十名的“微型华小”,近年来都已面对着学校食堂无人经营的困境了。 学生人数还剩下约70名的爱大华甘光马坡华小家协主席王顺义受访时就提到,该校的食堂从2020年开始就陷入无人经营窘境,原因是学生人数太少,食物价格又不能卖高,以致吸引不到人来经营。 “校方的做法,就是到处求人(饮食业者)帮忙,即以承包免费餐+订餐的方式经营,如若一天有40份免费餐,外加学生与教职员的订单10份的话,业者就会准备50份的食物送来学校,而不是固定在食堂内经营生意。” 他还提到,这今年之前,政府提供的免费餐价格只有2令吉50仙,以致许多业者也不大愿意做,而随着政府把免费餐价格调整至每份3令吉50仙后,才让业者看到盈利。 靠村民帮忙备餐 也属微型华小的实兆远五条路华小董事长彭宏国受访时说,该校的食堂相信已有约20年没有人正式经营,过去都是靠村民帮忙,在住家准备免费餐与订单,再把食物送来学校的方式,来解决食堂没有人经营的问题。 “因为原有经营免费餐的业者也不要做了,今年开学后就连免费餐也无人经营了。目前学校有45名学生。” 黄志伟:成本高涨难找人营业 达才华小副董事长兼霹雳董联会总务黄志伟表示,现在越来越难找人做学校食堂买卖,尤其是学生不多的学校更加困难。 他指出,他的学校有约120名学生,他们已经4到5年没有食堂档口,一直都是由当地的一名阿姨帮忙准备食物给有订购的学生,其他没有订购的学生则是自备便当。 “据我所知小型学校多数是请外人准备食物,埔地华小则是有家长在学校帮忙煮,大家一起吃。” “目前我还没听说煮食阿姨要涨价,不过如果真的有这种情况,我认为涨幅不大的话是可以接受的,我现在在外面吃猪肠粉都起价了50仙,食堂业者也要维持生计,稍微涨价也是无可厚非。” 他透露,最近他听说有独中备食给宿舍生的承包商,因为利润不高等其他因素,选择推掉这个工作,而学校也还没找到新的承包商接手。 “现在百物涨价,又很难请人,人工费高,业者面对成本高涨的压力,收支平衡不了,宁愿不要做。”
11月前
大霹雳
星云
校园生活本来就是用来怀念的/台湾太太(马六甲)
“什么你下午才去学校上课?6点放学?” 听着今年入小学就读一年级的外甥女分享着上学点滴,突如其来的讯息让我这个外籍新娘着实吓一跳。出生于台湾的我,从幼儿园到中学都是一大早出门上学,即使大学选修课也都是从早上开始排课,很难想像一天上学的起点是从下午1点开始。 “下午1点,这个时间是我们台湾小学和中学生的午休时间呢!”中午12点,台湾小学和中学统一由学校提供营养午餐,三菜一汤一水果,记忆中主食有炸鸡、卤排骨、日式咖哩、意大利面等,偶尔还附上甜点或饮料呢!全是由班上同学轮流打饭打菜为同学服务,如此也省去家长送便当的麻烦与舟车劳顿,也节省学生挤去福利社(如这里的食堂)购买餐食的时间,40分钟用餐时间,大伙悠哉地将桌子合并,一群群好朋友自成一圈,开心地聊天吃饭。 用完餐,另有半小时的午睡时间,犹记得学校会派纠察队如这里巡查员巡堂午睡秩序。小时候都觉得午睡这件事简直是在浪费时间,每次趴在桌上总是将头盖在制服外套下,人人躲在里面偷写作业、玩耍、传纸条等。直到长大后,忙碌的工作,根本巴不得天天都有午睡时间! 而外甥女却是一早父母亲上班时送往安亲班,在安亲班写功课、用餐与“冲凉”,再由安亲班送达学校。下午休息时间,有时是小姑早起准备携带的点心,有时让孩子拿着两令吉去食堂选购,她最喜欢买的是鱼丸,这也是上课唯一的休息时间。 真的是文化大冲击! 再度令我大吃一惊,“在安亲班冲凉才上学?”“自备或只能在食堂买,还只能在食堂用餐?”“下午1点到6点放学,只有20分钟休息,长时间坐着学习,大人都受不了,何况是小孩?”“上厕所更是不便,孩子口渴还能尽情地喝水吗?”……脑袋瓜里不断冒出一堆问号,真的是文化大冲击! 此时唤醒我记忆中充满欢乐的校园回忆,小学与中学每上课40分钟就有10分钟下课休息时间。 “当当当档~档当当当~”这是学生每天都会听上十几遍的上、下课钟声,也是学生时代又爱又恨的钟声。钟声响起的那一刹那,脑子全都瞬间清醒,一些人冲到福利社买零食饮料,一些人呼朋引伴玩跳绳、玩弹珠,有的人则在操场打球,在跑道上奔驰,还有分散在校园各处如溜滑梯、荡秋千、吊单杠等玩耍的身影,甚至还有人在教室里打打闹闹的好像在上演“武侠剧”。 另外一批人喜爱下课时,跑到别的班级去串门子,有时还会去老师办公室和老师们聊个几句,这些人是我们的八卦发报站。其中不乏一些人会利用此时跟喜欢的对象聊天,当时还流行一首歌〈十分钟的恋爱〉,道尽学生时代恋爱的酸甜,对浪漫的幻想,这10分钟对学生们来说可是一点也不能浪费。 人人几乎玩到最后一刻,听到钟声响起才迅速进入教室坐好。紧接着“起立、敬礼、老师好。”……上课与下课场景一天反复上演几次。不管上课多累,经过下课10分钟的洗礼,回到教室人人绝对变得神采奕奕。 大马孩子们上课时间与制度代代相传,大人与小孩早已习以为常,肯定的是人人也善加利用那20分钟的下课休息时间。下课是学生追求的欢乐时光,也是长大成人后的美好回忆。没有对错,校园生活本来就是用来怀念的! 当我还在回味着,一旁的外甥女突然说:“我们去厕所时间不能太长,且如已有其他同学去上厕所,需要等同学回来,下一个才能独自出发去上厕所。我教室在三楼,我要走到一楼上厕所,一楼才有坐厕,我不会蹲的马桶,所以都要等到休息时间才下去上厕所,不然会花太长时间。” 再次被外甥女的话震撼到——“上厕所规定不能太长时间?”“现在的孩子不会用蹲厕?”下课时间,我们女生总是一堆人相约去上厕所,仿佛一落单就是可怜边缘人,浑身不自在。而且我那个年代,校园没有坐厕都是蹲厕呢!今天真的收到太多新资讯,脑袋已嗡嗡作响,今日的文化冲击先暂时告一段落,让我好好消化一下。
11月前
星云
花城最热点
家长社媒控诉食堂食物难吃 芙中将以140万提升食堂 重新招标业者
当中,不少留言的网友都指控芙中食堂目前售卖的食物不只贵,还不卫生又难吃,不少留言者声称,他们为此还必须早起给孩子准备便当,还有的甚至扬言要给孩子转校等。
12月前
花城最热点
更多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