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海龟

2天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2月前
2月前
(关丹15日讯)国家基建公司与彭亨州渔业局日前携手召集100名职员和志工,在遮拉汀海龟保育中心展开关怀海洋保育日净滩行动,成功清理150公斤垃圾。 该项活动获得彭州渔业局配合,通过国家基建公司的“基建关怀”展开,以实际行动响应政府推动的环境保护议程,同时提升公众对保护海洋生态的认知,尤其关注塑料污染对海龟栖息地造成的威胁。   国家基建公司集团总执行长(健康安全、保安、环境及永续发展)依斯甘达说,该公司除了致力于公共交通发展,也积极参与永续环保工作。 “我们相信,每回收一个塑料瓶或垃圾,都是守护海洋的重要一步。国家基建公司有责任为海龟等海洋瑰宝延续至下一代。” 他说,该公司近年来参与多项海洋保育项目,包括在彭亨刁曼岛投放旧轻快铁车厢改为人工鱼礁,并于去年在霹雳实兆远进行海龟放流计划。 彭亨州渔业局局长罗斯兰披露,从今年1月至7月期间,遮拉汀海滩共迎来601只母龟上岸产卵,产卵量达4万5418枚。 “遮拉汀不仅是旅游胜地,也是海龟重要的卵栖地,保育工作必须长期投入,确保海龟下一代能够延续下去。” 在固体废料管理机构及阿南弗拉关丹分行的支援下,当天的垃圾收集、分类与称重工作按标准作业程序进行记录。志工们清理出的废弃物包括塑料、发泡胶、废弃轮胎与渔网等。  
2月前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4月前
4月前
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海洋生物之一,海龟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超过一亿年,是自然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海洋污染、气候变迁、非法捕捞、塑料垃圾及海岸开发等问题,正严重威胁着海龟的生存环境,数量也在急剧下降。 令人担忧的是,即使成功孵化,许多幼龟也因误食塑料袋或被渔网缠绕,未能长大成年。 面对海龟数量日益减少的情况,政府、私人界与非政府组织从数十年前就开始积极携手推动海龟保育工作,除了延续海龟的生命,更是为了维护整片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与未来。 6种海龟列濒危极危 为了推动海龟保育工作,森州波德申在2010年设立了海龟保育中心,而该中心隶属于森州渔业局,目前共有三名海龟保育员,其中包括拥有18年保育经验的阿隆。 阿隆向学记指出,目前全球已知的海龟共有7个品种,而在天然资源得天独厚的马来西亚,就分布着其中的四种,分别是玳瑁龟(Penyu Karah)、绿海龟(Penyu Agar)、杨桃龟(Penyu Belimbing)以及太平洋丽龟(Penyu Lipas)。 这7种海龟当中,已有6种被列为濒危或极危物种,其中曾经在登嘉楼红极一时的杨桃龟,如今几近绝迹,最后一次出现在当地海域已是2021年。 他表示,我国海龟的繁殖季节通常落在每年的4月至8月,在这段期间,雌性海龟会在夜间陆续上岸产卵,而波德申海域常见的海龟种类主要包括玳瑁龟和绿海龟。 他指出,这两种都属于热带海龟,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不过波德申海域并非海龟的主要栖息地,只有在靠近繁殖季节时,海龟才会从苏门答腊海域游到波德申产卵。 繁殖季可产3至4次卵 阿隆说,在一个繁殖季节中,海龟最多可产卵4次,每次间隔约9至11天,第一次产卵约有160颗,第二次约140颗,第三次约120颗,而第四次则减少至约100颗。每一次产卵,海龟母亲都会选择不同的地点,不过这些地点彼此之间的距离并不远。 他指出,每年的繁殖季节,他都可在海滩收获累计约1000至1500颗海龟蛋。 阿隆也提到,小海龟天生拥有一种“导航系统”,当它们第一次接触海水时,会停顿大约5秒,以锁定并记住当下的位置,并在成年之后回到当年孵化的沙滩产卵。 “海龟通常需要20至25年才能成熟,如果成功存活下来,约在20至50年后,它们会依循记忆,再次回到当年孵化的沙滩产卵。” 海龟蛋移至孵化场 提高孵化率 阿隆指出,孵化中的小海龟处于食物链的最底层,因此很容易受到掠食者的攻击,例如母龟产下的卵窝若被发现,往往会被狗或蜥蜴挖掘并吞食。 对此,为了提高孵化成功率,保育员会将海龟蛋从原本的沙滩移至安全的孵化场所,避免它们遭到捕食。 在保育技术的提升下,海龟蛋的孵化率已从早期的50%提高到如今的90%,然而,在每1000只成功孵化并回归大海的小海龟中,仅有一只能成功存活到成年,生存几率相当渺茫,即便是在人工放生的情况下也不例外。 “小海龟孵化后必须独自前往大海,在缺乏母龟庇护的情况下,也很容易遭到掠食者攻击,这是导致海龟数量持续下滑的原因之一。” 他说,在过去14年间,该保育中心已成功放生大约1万4000至1万5000只小海龟回归海洋,平均每年约有1000至1500只被放生,但最终只有极少数能躲过天敌、环境污染等重重挑战,顺利存活到成年。 人为干扰致海龟死亡 尽管保育工作持续进行,但每年仍有两三只海龟死亡,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为干扰。 阿隆举例说,有人使用闪光灯拍摄正在产卵的海龟,也有人提前挖走海龟蛋,甚至有人直接坐在产卵地点上方,这些行为会让海龟感到惊恐,从而不敢上岸产卵,严重影响繁殖过程。 除了人为干扰,海洋污染同样对海龟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因为成年海龟主要以水母为食,但由于人类乱丢垃圾,大量塑料袋被冲入海中造成海龟误食死亡。 “这些漂浮在海面的塑料袋外形酷似水母,很容易被海龟误食,由于塑料无法被消化,最终会滞留在海龟体内导致死亡。” 此外,航行中的船只也对海龟造成隐形伤害,螺旋桨可能会割伤海龟的鳍,而鳍是海龟游动和觅食的重要部位,一旦失去鳍,海龟将无法活动,最终只能在绝望中等候死亡的来临。 每年救助5至6只海龟 除了负责海龟的产卵、孵化和放生活动外,海龟保育员也肩负起救助受伤海龟的任务,一旦接获通报,他们会立即前往现场,将受伤海龟带回保育中心治疗和照护。 “受伤的海龟通常会被安置在淡水池中隔离一个月,待完全康复后再放归大海,而保育中心每年大约会救助5到6只海龟。” 他续说,海龟保育中心的任务还包括推广对濒危物种的关注与保护,例如周末不定期举办“拯救我们的海龟”宣传活动,带领大众了解海龟的一生,同时讲解如何正确保护海龟。 他呼吁大众停止乱丢垃圾及塑料袋,以减少海洋污染,避免加速海龟的灭绝危机,并重视海洋生态的保护。 “同时,我们也提醒公众不要食用海龟蛋,因为海龟蛋含有水银,摄入后可能增加患癌的风险。” 阿隆强调,作为一名海龟保育员,他有责任让大众意识到,正是人类的自私行为让海龟濒临绝种,因此大家必须从现在起采取行动,让后代在未来依然能见到海龟的身影。
4月前
4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