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海上丝绸之路

(依斯干达公主城20日讯)南方大学学院中华语言文化学院院长王润华教授指出,在“一带一路”海上丝路研究的框架下,该院首期重点工程是解构殖民主义主导的东南亚历史,重建亚洲人的东南亚话语权。 他说,东南亚多元文化已成为国际汉学的一个重要领域,而该院自2022年整合中华语言文化教学、研究与资料库,已成为最强的海上丝路研究重镇。 王润华今早在第9届“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专题演讲时,如是指出。 研讨会在南方大学学院举行,由该校与中国华侨大学联合主办,并由董事长拿督陈洺臣主持开幕。 出席者包括该校理事长莫泽浩、副董事长拿汀郑惠珍、校长蔡润煌、研讨会筹委会副主席莫家浩、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秋彬教授、以及来自沙巴大学、新纪元学院、拉曼大学等东南亚地区及中国的逾百名专家学者。 今年的研讨会再次回到南方大学学院举办,也象征着双方连续8年携手联办研讨会后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深化。 王润华也是上述筹委会主席,其演讲主题为“南方与华侨大学海上丝路多元文化研究策略与话语权建构”,另一名嘉宾则是王秋彬,讲题为“中马共建高水平战略性命运共同体:内涵、动力与路径”,由该校中华语言文化学院访问学者张丽萍担任主持。   王润华也指出,新时代的国际研究已不再局限于单一学科或国界之内,该校与华侨大学未来将扩大合作范围,包括出版刊物、举行学术论坛、学生与师资交换、合作指导论文等;而在国内,这项努力也带动了华巫学术交流,许多的中国古典名著如《西游记》及《红楼梦》等,都出现了马来文译本。 他说,8年来,两校持续推动跨国学术交流,邀请来自中国及其他国家的学者、企业界与社会文化界人士,共同探讨东南亚社会、文化与经济发展等重要议题,使这项研讨会成为区域跨学科研究的重要平台。     “未来南方大学学院将继续整合中华语言文化研究力量,深化对南洋或东南亚历史文化的再解读,并通过资料库建设强化国际学界的研究资源。目前学院已拥有多项重量级特藏,包括南方大学图书馆、马华文学馆、书香楼、魏维贤南洋研究特藏、华人族群文化研究特藏以及世界汉学中英文研究资料库,成为研究海上丝路文化的重要学术基地。”   王秋彬则指出,马来西亚是最早与中国建交的东盟国家之一,半个世纪以来中马关系历经考验,不断深化,成为发展中国家之间互利共赢的典范。 他指出,自2013年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马来西亚已成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唯一建立高水平战略性命运共同体的国家。       他分析,中马关系从“友好合作”迈向“高水平战略性命运共同体”具有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因为文明交流构成双方关系的深厚文化基因,经济互补推动产业链共生,战略选择助力双方在地区格局变化中形成协同优势。 他指出,中马合作已逐步形成从经济、安全到区域治理与人文交流的“四维联动”,为区域合作树立崭新的典范。 “在全球化遭遇逆流及区域秩序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中马关系的深化不仅有利于两国人民福祉,也对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具有示范意义,并为全球南方的团结与合作提供重要经验。”    
6天前
2星期前
2月前
12月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2年前
  (马六甲27日讯)“福宁”号即将在马六甲丹绒布拉斯码头停靠,大马人有机会目睹世界最大艘航海木帆船的风采! 将停靠丹绒布拉斯码头一周 据《马新社》报道,全长41.6公尺、宽12公尺、高度达29公尺的“福宁”号木帆船,即将在5月1日停靠丹绒布拉斯码头长达一星期。 此行乃依据“福宁”号船主林昌救纪念郑和航海将军功绩的心意,重新走一趟海上丝绸之路。 “福宁”号今年1月31日从中国广州黄埔出发,目前停靠在新加坡圣淘沙湾One15码头,参加新加坡游艇节。 发言人在一项活动中受访时指出,团队目前正在敲定在马六甲期间的活动细节。 一次可搭载42人 发言人也说,这艘船一次最多可搭载42人,并会开放给有兴趣租借者,但这取决于当地法规。 “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实际上是与世界各地的人们进行交流,同时也弘扬中国传统的航海文化。” “福宁”号采用柚木和红木制成,融合了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配备了中国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CATL)的300千瓦时车载电源,一次充电即可满足该船一个月的电力需求。 造船技术被列非物质文遗 该船由林昌救创办的福建贺州富川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建造,是福建省宁德市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承诺保存“福州水密舱制造技术”的一部分。 这项古老的造船技术是起源于福建省福州的中国传统造船技艺,于2010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4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