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我的股票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首页
|
登广告
活动
下载App
热门搜索
大事件
发现东盟
股市
星洲人
互动区
登录
Newsletter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总编时间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风起波生
大使笔迹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亮剑
下班的路
百格大家讲
长风破浪
大选探路
翱翔天际
烈火真金
华研智库
吃饱了吗
鸟生鱼汤
娴言
鹭岛南望
走读天下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杭州亚运会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动力青年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母语
陈泓缣:无须理会官司 做好独中教育 更重要
(亚庇25日讯)联邦农业及粮食安全部副部长拿督陈泓缣今日表示,本地华教界根本不需要去理会挑战华校使用母语教程违宪的官司,把精力放在做好独中及华教基本建设上更加有意义。
2星期前
敦马:轻视马来人 华印拒同化政策
前首相敦马哈迪说,由于华人和印度人抗拒被称为马来人,因此他们拒绝接受同化政策。
3星期前
王益源:秉承母语文化传承 华团应挺华教发展
班台卫星园居民协会主席王益源呼吁所有华团,都应该秉承著母语与文化传承,尽能力的支持华文教育发展。
3月前
张聪:热爱母语 创中文报 大马华人坚守文化传承
世华媒体集团主席张聪说,马来西亚兼容并重的社会多元价值体系,造就了原文化更丰富、更生动和更多元的生命内涵和价值,形成了更具包容性的新文化和新文明。
4月前
刘必强|敦马的母语
根据维基百科的解释,母语又称第一语言,是一个人出生以后最早接触、学习并掌握的一种或几种语言
4月前
华裔若以马来语为母语” 敦马:就没种族政治
前首相敦马哈迪指出,如果所有华裔以马来语作为母语,并保留一些峇峇娘惹的古老文化,并且到国民学校上学,与马来人和土著一起学习,我国就不会有种族政治。
5月前
星云
多元化职场的贴心 / 鱼儿水中游(寄自新加坡)
大家对于人事部举办的职场文化讲座一开始都有些不以为意,讲座内容无非是不应该私下根据别人的身材、种族和性别开不合时宜的玩笑或取昵称,常规得像是学校反霸凌讲座会,直到最后一个“请大家多留意其他不同族裔同事的语言习惯,可以尝试多说英语,而不是只使用华语沟通”的发言,才迅速引发了讨论。 老员工毕竟在新加坡待了很久,对于简单的英语沟通并不陌生,隔天早上的招呼顺势从“早安”变成“早安,Good Morning,Selamat Pagi。”若是眼角瞄到印裔或马来裔同事靠近,也会顺势把以华语为主的谈话变成蹩脚的中英混杂。 我与一些中国朋友分享这个聊天时配合对方、切换语言的经历时,他们却相当忿忿不平或不自在。一些人觉得这讲座实属小题大做,我们又不是在说谁的坏话;偏激点的甚至直言:西方不是强调自由吗?说华语也是我们的民族自由啊?凭什么要小心翼翼地看别人的习惯转说英语。 “可这不一样吧?”我摸不着头脑地说道,“就好像外国人到中国长期生活,也不会奢望只用他们国家的母语,哪怕是用英语来和当地人沟通,也会去学基础的中文啊。” “那不一样,中国是民族国家,新加坡是移民国家,而且新加坡政府不是强调要大家学华语吗?” 在这番强势的论调和不容反驳的气势下,我有预感,再争论下去,只会落得两败俱伤,于是只好审时度势地收声。其实,当我向许多中国同事问起新加坡的缺点时,除了基本的房价高涨,排名第二的就是语言问题。许多报章和网络上的移民攻略都会强调新加坡是个华裔为主的国家,日常生活就算只用华语沟通也不会遇到太多困难。可来到新加坡后,他们才发现许多政府部门、国立医院和重要文件签署都偏好使用英语,不是每次都能幸运地找到懂华语的华裔员工。 说错了大家总会友善地提醒 一些基础的服务业为了迎合顾客,一般不会排斥使用中英两语。但我也见过不少中国服务员在我反射性用英语打招呼时,会立刻先问我一句:“你会不会说中文?”似乎打定主意若我中文不太好,就会把我转交给另一位同事。 倒不是说中国员工都不谙英语,事实上,一些马来同事的英语也不甚流利,常会掺杂马来语或一些发音错误的单词。有时候他们也试图说一些华语,说错了大家总会友善地提醒,亦会在得空时教他们几句常用的华语。比起他们在与亲友或同胞谈话时宛若机关枪一样流利的母语,使用不熟悉的英语对他们来说等于踏出了自己的舒适圈;而我也希望自己能配合他们踏出舒适圈,就算因无法进行太深刻的谈话而难以成为至交好友,但至少能释放出善意,让他们不会有被排挤的感觉。 “That ang ang 的 kuih in Johor,super delicious。”那位老员工磕磕巴巴地说完这句话,自己也笑出声来,补充道:“What is the English word for Kuih?” “I know。”我们的印裔同事突然凑上来,“Maybe next time we can go Johor to try it together。” 通用语是英语也好,华语也罢,甚至是马来语也行,聊天时看见使用不同语言的同事靠近,自然地转换成一种大家都能听懂的语言,或是放慢说话速度,从来不是一种硬性的规定,而是一种自觉的贴心和包容。
5月前
星云
北马新闻
陈来福:华英语取代乡音 槟城福建话渐式微
槟榔屿漳州会馆主席拿督陈来福说,大部分大马华裔家庭开始放弃福建话,改以华语或英语作为下一代的母语,导致大马包括槟城的福建话,出现逐渐式微的隐忧
7月前
北马新闻
东海岸
“为什么我们坚持学母语” 线上讲座邀报名聆听
法情学堂分别于本月2日、9日及16日,连续三个星期日下午2时至4时,举办主题为“为什么我们坚持学母语”的线上讲座会,欢迎感兴趣的民众通过线上报名聆听。
8月前
东海岸
沙巴要闻
雷远生:母语教学符宪法 应对付提关闭华淡小
(亚庇28日讯)亚庇中华工商总会会长拿督雷远生强调,华小和淡小使用母语作为教程媒介语是受到联邦宪法第152(1)(a)条款和152(1)(b)条款保障,完全符合联邦宪法,绝对不能让任何政治人物无的放矢,更不容任何人质疑。
8月前
沙巴要闻
百格街访
百格街访 | 多源流母语学校 是破坏大马各族和谐祸根?
土团党妇女组主席丽娜哈仑,3月12日在土团党代表大会上建议新政府关闭华小和淡小,只创立单一源流的“团结学校”。究竟国语重要?还是母语重要?多源流真的是分化国民团结的根源吗?
9月前
百格街访
学者观点
黄大志教授.学生为何不爱考华文?
将管控SPM华文科考试成绩的课题,与国家利益挂钩的论述,其实并没扯远,而是宏观的将它们紧密联系起来,方便国家决策人理解华人多学习自己母语,同时学好国语,从国家利益看,是一举两得的事。
10月前
学者观点
真情告白
陈淑婷 | 讲母语,讨你欢心而已啦
第15届全国大选,人人又在忙著计算各选区的选民结构,然后从选民结构比率分析胜算,派最有潜能者选担任候选人。
1年前
真情告白
艺文
【演出资讯】《四籍家话》音乐剧 四方言民谣唱出华族史
阔别5年后,《四籍家话》音乐剧在疫情后首次回归舞台,由ABS集团荣誉呈献,亚洲音乐剧团精心制作,LINSAD公司协办,马来西亚文化艺术部和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全力支持。 《四籍家话》是马来西亚华人母语音乐剧。一部内涵丰富,引人深思的文化厚重之剧。沿用福建、广东、潮州和客家4种方言的民间歌谣,创作4段触动人心的故事,将22首原生民谣注入新感情,粤闵潮客,四乡情怀,源远流长;乡音母语,亲切动人的声音,祖辈往事,飘洋过海的变迁。 在导演何灵慧,音乐总监阮柳韵及编舞庄耿祝的带领下,36位演员及乐手,包括林文荪、沈诗芳、刘俊毅、蓝俊荣、白琳、翁昕莹、王茗莉、王敬嘉、周靖顺等等,即将倾情演出。 《四籍家话》的重启概念来自疫情后时代的感悟,以“家”为本的核心思维;无论世界变得如何不一样,社会有多么先进,有些人、有些事情、有些传统文化、是永远不能遗忘的。 【演出资讯】 日期与时间:10月23日 (星期日)@ 3PM 地点:吉隆坡表演艺术中心贰剧场 (klpac, Pentas 1) 购票:https://www.cloudtix.co/my/shows/tales-of-4-dialects
1年前
艺文
读者观点
吴爱月.您在讲方言,真好!
身为华人,只是学好华语,甚至英语、马来语,还是不够的。基本上,还是要学好自己的方言母语。每个方言都是优美的声音,富有历史意义、文化价值。
1年前
读者观点
即时国际
新报业媒体下来5年 每年获最高5.5亿政府资助
未来五年,新加坡通讯及新闻部每年会为新报业媒体注资多达1亿8000万新元(约5亿5963万令吉) ,帮助新报业媒体对未来作出长远投资,同时确保它能在这个关键转型时期维持现有运作。
2年前
即时国际
更多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