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言路
郭总时间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林瑞源
时事观点
投资理财
族群印记
身心灵
VIP独享
社团动态
星期天头条
深度报道
非凡人物
发现东盟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校园霸凌
日韩
宋昰昀1年搜证撇校园霸凌 爆料人列警通缉名单
韩国女演员宋昰昀遭爆料曾是校园霸凌加害者,她也因此暂停所有工作。事隔1年竟出现大反转,宋昰昀昨日发表声明指出,校园霸凌完全是捏造的谣言,目前已经对当时的爆料者提告。
60分钟前
日韩
都市动态
又校园霸凌 疑某巴生国中 女生厕所遭围困掌掴
再传校园霸凌事件!
2星期前
都市动态
全国综合
巴生中学疑发生校园霸凌 警方展开调查吁民众提供线索
巴生一所中学疑似发生女生在厕所被霸凌事件,警方已对此展开调查。
2星期前
全国综合
学记
【专题】树威严?引关注? 缺关爱? 培养同理心 防校园霸凌
在阳光照不到的角落,校园霸凌如同一道隐形的伤痕,侵蚀着学生的身心健康。 言语的嘲讽、社交的排挤、肢体的暴力……这些行为除了造成即时的伤害,更可能留下长期的心理阴影,冲击受害者,甚至其家人的生活。 近年来,霸凌事件频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但许多案例仍被忽视或淡化。面对这个严峻问题,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亟需从预防、干预与支持等多维度入手,以构建更安全的校园环境。 肢体言语攻击受害者 源于权力体力等不对等 霸凌,是指一种长期或即时发生的攻击行为,通常表现为心理、身体或言语上的伤害。由于欺凌者与受害者之间往往存在权力、体力或社交地位的不对等,受害者可能因恐惧或无力反抗而长期处于被动状态。 霸凌个案里的欺凌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通过对受害人身心的压迫,造成受害人感到愤怒、痛苦、羞耻、尴尬、恐惧及忧郁。 霸凌行径包括制造威胁、散播谣言、肢体或言语攻击,以及故意将某人排挤出群体之外等行为。 廖琇银强烈谴责霸凌 曾陪伴助友走出阴影 吉打居林觉民中学学生廖琇银接受本报学记访问时说,其朋友曾遭受长达3个月的校园霸凌,得知此事后,她既感到愤怒又心痛,强烈谴责霸凌者的行为卑劣可耻。 面对朋友的困境,她第一时间陪同朋友寻求心理辅导老师的专业帮助,通过辅导老师的心理疏导和情感支持,协助朋友缓解痛苦。 在此期间,她也始终陪伴在朋友身边,给予温暖的安慰和鼓励,协助朋友逐渐走出阴影,重新以积极心态面对生活,对方情绪也渐渐趋于稳定,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廖琇银说,校园霸凌绝不能被妥协,并呼吁各校完善反霸凌校规,加大惩处力度,对已发现的霸凌行为从严处置,以儆效尤,从根本上遏制霸凌思想的滋生。 她也鼓励遭遇霸凌的学生勇敢发声,及时向老师和学校管理部门举报,通过正当途径维护自身权益,捍卫校园公平正义。 赵媃惠:遇遭排挤学生 陪同求助教师解决 威南日新中学总学长赵媃惠曾在校园里,见到一名学生蹲在厕所外哭泣,询问后得知对方被同班同学排挤。身为学长的她便带着那名学生去见学生事务副校长与纪律教师,老师们仔细了解并咨询了事情经过后,采取了适当的行动。 如今科技发达,大家都喜欢在“匿名墙”上控诉某件事情或某个人。比方说学校每月例行检查仪容的举动,引起众多学生的不满,纷纷到“匿名墙”控诉执行检查的学长。 不仅如此,这些“键盘侠”也经常在屏幕后面造谣、攻击他人等,这一系列动作已形成网络霸凌,而学校纪律老师立即采取行动,调查注册匿名墙账号的学生,并给予严厉的惩罚。 对此,赵媃惠认为,不管是霸凌者,还是被霸凌的同学,都需要适时地检视自己,或许是自身因素而导致现有的情况,并建议他们可以咨询辅导老师或心理医生,以协助他们反思本身的行为,并作出改变。 除此,家人也可给予他们陪伴与正确的指导;朋友们可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与耐心,而学校也须及时采取行动,避免并杜绝校园霸凌事件,毕竟霸凌的后果可大可小。 陈保安:指持续性行为 误会冲突常被误为霸凌 威南日新中学学生事务副校长陈保安说,他处理过校园霸凌相关事件,但他强调,学生和家长对“霸凌”的理解存在着一些误区。 他解释道,大多数所接到的“霸凌”投报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霸凌,而是学生之间的误会及冲突,而被误认为霸凌事件。 不过,他坦言,在过去的年代,学府确实存在着校园霸凌事件,只是当时“霸凌”这词并没有被广泛应用,一般是称之为“欺负”。 他进一步说明,欺凌通常是指以任何形式欺负对方,而霸凌则是持续性的行为,同时也带着权利不平等、强者欺负弱者的行为。 “比如说,有次有个学生到纪律室举报同班同学霸凌他,经过深入了解事情的真相后,才得知是同学之间的玩闹而造成的误会。” 他忆述道,A同学把B同学的铅笔盒藏起来,然后传给C同学,结果找不到了。B同学因为这事感到受伤,觉得自己被同学针对而认为这事是霸凌。 校方会先了解起因 采“爱的教育”引导 谈及校方在处理霸凌事件的作业程序,陈保安说,校方会先深入调查事件的起因经过,同时采取相关的措施。 他指出,由于教育部已明令禁止校方体罚学生,因此校方会采用“爱的教育”来引导学生,并让霸凌者有改过自新的机会。 “另外,校方也意识到校园霸凌现象,往往是因为霸凌者本身缺乏信心,他们会想通过欺凌他人以获取同伴的支持,找回优越感。” 为了预防校园霸凌事件,校方会在开学第一天,邀请警方与相关部门人员到学校分享,以让学生提高醒觉,借此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难不会对霸凌者有偏见 至于要如何劝导社会勿对校园霸凌者存有偏见,陈保安说,这必然会面对一定的难度,毕竟,换个角度思考,若是本身的亲朋好友是受害者,那大家是否还能理智地原谅对方呢? “所以,校方希望事发后,应避免随意散播谣言,反而应鼓励涉事双方互相沟通,以减少误会,并促进和解。” 艾莉雅:助走出创伤 被霸凌须心理辅导 威南日新中学辅导教师艾莉雅曾处理校园霸凌事件,但情况相对较轻,处于可控范围内。 她受访时说,当霸凌事件发生时,她会带学生去见学生事务副校长,由校方初步处理,接着再交给辅导教师进行心理辅导,以协助受害者缓解心理压力和创伤。 她认为,经历霸凌的学生须接受心理辅导,而辅导老师应尝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让他们卸下防备,再深入了解有关学生的家庭背景、人际关系及学生被霸凌的原因。 “辅导老师需要安排至少3次的心理辅导,循序渐进地予以开导,协助受害者逐步走出创伤,重建自信。” 多因缺家人朋友关爱霸凌人 艾莉雅说,许多霸凌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因为霸凌者缺乏家人朋友的关爱,为了获得关注而欺负同学。 “当然,也有一些霸凌者是为了在同龄人中树立自己的威严,因此不惜通过欺负和打压身边的同学来提升个人在学校的地位。” “施暴者也有可能是为了得到满足感,展现自身的威严和报仇的心理动机,而选择霸凌同学。” 有鉴于此,她认为辅导老师应该通过教育和引导,让霸凌者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所造成的伤害,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情绪调节能力。 她不忘呼吁社会应该对霸凌者多一份包容与关爱,让他们有机会从新出发。 马宁伽:缺霸凌概念了解 多数投报皆属朋友玩笑 威南日新中学纪律教师马宁伽则指出,该校至今未发生过真正定义上的霸凌案件,所出现的“霸凌”投报主要是因为当事人缺乏对霸凌概念的深入了解,误将朋友之间的玩笑当成霸凌。 不过,她严正说明,当真正的霸凌案件发生时,校方会严格遵守教育部的指南去协助与辅导被霸凌者。 “许多霸凌事件的发生,往往源自于霸凌者不成熟的认知与偏差,他们错误地认为欺负比自己弱小的朋友是‘好玩’的。” 因此,她强调,学校不仅要关注“被霸凌者”的心理状况,也应该对霸凌者进行教育,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影响。 会联系家长一起解决 “一旦发生霸凌事件,老师会立即联系家长,与家长一起配合解决问题,而校方也会找出霸凌事件发生的原因,并对受害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她认为,只要辅导工作到位,大家对霸凌者的偏见也会逐渐减少,并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而霸凌者也应该觉醒,明白本身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江嘉荣:与家长合作改正加害者行为 吉打居林觉民中学教师江嘉荣不曾接触霸凌事件,但曾处理同学之间的孤立或争执。当看到学生被欺负时,他会先了解事发经过,并协助他们解开误会及达成和解。 他认为,施暴者可能在家庭中缺少关爱,才会通过霸凌他人来获得关注,又或是为了发泄个人情绪,同时也有可能是因为害怕被孤立而选择附和他人,参与霸凌行为。 他认为校方须和家长合作,携手教育和引导加害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协助他们改正行为并促进心理成长。 杨佩冰:鼓励受害者勇敢发声 学生家长杨佩冰强调,校园霸凌不仅影响受害者的心理健康,也破坏校园的和谐氛围。 她说,虽然自己未曾直接接触霸凌事件,但深知其危害,因此,若遇到此类情况,她会立即协助受害者脱离危险,如报警或向学校求助,并鼓励受害者勇敢发声,寻求心理支持。 她认为,预防霸凌需要多方努力,学校应加强反霸凌教育,提升学生的同理心,并设立安全举报渠道,同时,提供心理辅导资源,协助受害者走出阴影,并制定更具体的应对措施。 “家庭教育同样关键,父母应培养孩子的自信与尊重他人的价值观,防止孩子成为施暴者或受害者。” 她说,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营造安全、友善的校园环境。 持续教育瓦解霸凌土壤 根据学记队所展开的访谈,发现校园霸凌现象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心理动机。通过与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及家长的深入了解,亦发现霸凌行为并非简单的“恶作剧”,而是施暴者在心理缺失、社会认同需求及情绪管理失衡等多重因素作用下的结果。 此外,尽管社会对霸凌者普遍存在道德谴责,但受访师生均呼吁“给予他们改过机会”。 就如陈保安在访谈期间提出的尖锐问题:“若我们的亲友是受害者,能否理性原谅?”这一反问直指社会矛盾,我们既要求严惩暴力,又期望加害者能重生。 或许,唯有通过持续的教育与包容,才能从根本上瓦解霸凌的土壤。校园霸凌是群体心理的缩影,理解动机并非为暴力开脱,而是为了更有效地预防与疗愈,正如艾莉雅所言:“同理心教育才是反霸凌的起点”。
2星期前
学记
关注东海岸
瓜登一国小2学生涉霸凌 登教育局:初步调查起因是误会
登州教育局将针对瓜登县一所国小两名学生涉及的霸凌事件展开详细调查。
2星期前
关注东海岸
即时国内
古宽女生坠楼与霸凌无关 警:课业压力所致
古来警区主任陈胜利助理总监透露,宽柔中学古来分校坠楼受伤的女学生,是一名高材生,根据初步调查,事件与校园霸凌无关,相信伤者因无法承受课业压力,才会从5楼一跃而下。
2月前
即时国内
读者观点
陈鸣诤.善用生活中每一次的机会教育
我们希望教会孩子分辨的,不只是“不对/不能做”清单中罗列的行为,也包括隐藏在行为背后的动机与价值意涵。
2月前
读者观点
东海岸观点
星子璀璨 | 关注少年心理健康
校园霸凌事件频传,敲响社会警钟。霸凌大致可分为言语霸凌、肢体霸凌、性霸凌、冷暴力等等。
2月前
东海岸观点
会员文
觉诚法师.守护校园 重建信心──写给宽柔校董、老师、家长和学弟妹的一封信
犯法的行为已经被揭露了,我希望能获得警方公平正义的处理,对犯罪者采取严厉的行动。
3月前
会员文
全国综合
中学生深伪不雅照 | 女子揭校园P图霸凌往事 呼社会别再沉默容忍
一名曾就读南部某中学的女校友日前在脸书发长文回忆18年前所经历的校园网络霸凌,并借此呼应近期校园爆发的AI深伪照与性骚扰事件,呼吁社会正视制度性失职,不再容忍“沉默的共谋”。
3月前
全国综合
VIP文
周秀洋.要接住孩子的勇气
不论是在任何情况下,请不要对站出来揭发事件的举报人施加压力,更不要说若事情传开来恐怕对自己也是一种伤害,举报者什么都没做,错不在她,为什么要反过来承担声誉受损的伤害?难道她连一个为自己求个公平的机会都不能有吗?
3月前
VIP文
即时国内
MRSM霸凌案 | 警:调查近完成 报告近期呈副检察司
槟州警方将在近期内,提呈发生在一所玛拉理科初级学院(MRSM)的霸凌事件报告给副检察司,以采取进一步行动。
3月前
即时国内
全国综合
校园霸凌勿只怪罪学生教师 MARA主席:家长及家庭问题也是主因
人民信托局(MARA)主席拿督阿斯拉夫认为,霸凌问题不应只怪罪学生和教师,家长和家庭问题也是主要因素之一。
3月前
全国综合
即时国内
槟玛拉校园霸凌案 警援引蓄意伤人调查
发生在槟州一所玛拉理科初级学院的校园霸凌事件,警方已援引刑事法典第323条文(蓄意伤人)开档调查。
3月前
即时国内
读者观点
张梓霖.学生坠楼:知情权的边界
当我们不断追问真相时,是否曾停下来思考,这场舆论风暴会对当事人家属、学校,甚至整个社会造成什么影响?与其执着于“知道了什么”,不如问问自己:“我能做些什么?”,我们应该相信学校的专业,学校三机构的监督机制。
4月前
读者观点
狮城二三事
中学霸凌事件 涉事3学生受纪律处分
(新加坡3日讯)新加坡一所中学发生校园霸凌事件,始于课室里发生的打架事件,涉事的3名中一生都受到学校的纪律处分。 社交媒体日前流传一段视频,显示两名穿着后港蒙福中学(Montfort Secondary School)校服的男学生,在哄闹中跑向学校食堂,多次绊倒、推搡和踢踹一名男同学。视频在广泛流传后引起网民议论。 《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教育部今日发声明说,针对2月22日的霸凌事件,学校已经完成调查。视频中遭同学推搡的中一生,稍早前在教室内与两名同学打架,之后被老师发现制止。下课后,两名同学尾随他到楼梯口和食堂,双方又再爆发冲突。 “由于各方对事件都得负上一定的责任,学校已采取纪律处分,让他们了解行为的严重性和后果。” 该国教育部说,涉事的3名中一生将受到适当的处罚,包括打鞭、留校观察和停学,他们也接受了心理辅导。学校已就纪律处分问题与家长进行沟通,会继续与家长联系,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 据该国教育部了解,学校已向警方报案,警方的调查仍在进行中。 该国教育部强调,任何形式的伤害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校方接获霸凌和打架的通报,会积极了解这些行为的根本原因,帮助学生认识到行为和选择所带来的后果。涉案学生也必须承担责任,确保不再重蹈覆辙。 教育部将继续与各学府合作,审查处理校园事件的策略。 “我们促请公众给予学校和教师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调查,让学校与学生和家长合作,有效处理这类情况。”
4月前
狮城二三事
更多校园霸凌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