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微型华小

2星期前
2月前
3月前
3月前
5月前
(居銮20日讯)明吉摩区州议员周忠信认为,微型华小应该主动进行搬迁,避免陷入没有学生的窘境。他也建议教育部为校方提供迁校费用。 周忠信昨晚在居銮县华小校长联谊会及居銮县华校教师公会联合就职典礼和教师节晚宴上致辞时,如是指出。 他说,华社坚持“华小一所不能少”并没有错,但从教育的角度来说,若合适的话,这些微型华小应该要主动进行搬迁。 他认为,若附近有新兴住宅区形成对华小的需求,微小都可以规划进行迁校,搬迁到新的住宅区,避免陷入停办的情况。 周忠信也建议,教育部应该提供搬迁和建校的基金,协助这些学校完成迁校工作。 居銮国会议员黄书琪则表示,全国华小明显可见有很多非华裔就读,柔佛州在2023年有8万6639名华小生,当中就有6699人为土著。 “来到2024年,柔州有8万6569名华小生,土著学生就直线上升到7269人,从去年至今年,土著学生在华小的占比达到8.42%,而这个比例并非全国最高,吉兰丹的华小土著生比例达到35%,沙巴则达到68%。” 黄书琪认为,有越来越多巫裔家长把孩子送入华小也代表华小的成功,而华小有越来越多母语非华语的学生,也为教学带来挑战,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需思考如何让华文教育继续发展下去。 居銮华校教师公会会长丁雪芳表示,该会经常举办各项活动,除了颁发会员子女奖励金,也会举办保龄球赛、教师书法比赛、教育讲座,并且奖励进修硕士和博士的会员。 她指出,教学数字化必然会取代现有的教学模式,教师采用数字化教学是创新的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率。 她希望教师们继续发挥现有的经验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便以更创新的思维和模式来迎接新的挑战。 配合晚宴的举行,大会也举行拿督林新海杯教师卡拉OK歌唱比赛,并颁发拿督张怡标杯保龄球赛奖项、教师荣休、服务25年和硕博士奖。 出席者包括居銮华小校长联谊会主席颜振源和各所华小校长。              
5月前
随着郊区华裔人口移居城市,越来越多郊区的华小人数日益减少,甚至成为了微型华小,而这些微型华小,正是靠非华裔生来支撑。 *华小纪实:友族生的苦与乐”特别企划系列,即日起连载。 专题报道:王丽琴 摄影:黄冰冰、赖国华(部分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随着郊区华裔人口移居城市,越来越多郊区的华小人数日益减少,甚至成为了微型华小,而这些微型华小,正是靠非华裔生来支撑。 这也引发了一个疑问:华小靠友族学生来维持,学校的教学和行政语文,会不会不再是中文? 教总主席谢立意强调,华小依然保持中华文化的特色和基础,不会因为非华裔生居多而变质。更重要的是,在华小就要讲华语、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教师须坚持华语沟通 他表示,华小教师会进行沉浸式教学,即使班内的一两名非华裔生无法理解,教师还是会坚持以华语沟通,以让他们适应华小的学习环境。 校方也会尽量安排非华裔生穿插在不同班级,让他们能接触更多华裔生,助于他们的学习进程。 相反地,对于以非华裔生居多的小型或微型华小,教师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还须以双语教学,而导致有些学生会过度依赖教师的“翻译说明”。 他们在缺少中文环境下,很可能会觉得中文很难而失去学习的动力。 日常生活无中文环境非华裔生掌握华语吃力 位于沙巴和砂拉越的郊区华小面对华裔生减少的问题,非华裔生已超过半数,有些华小的土著生更占了90%。 来自沙巴亚庇中华学校校长戴日文、山打根新华小学校长郑慧秋、京侨国型华文小学校长莫丽媛、里卡士乐育校长陈莲香和根地咬政民小学校长徐仕凤与本报记者进行线上专访时异口同声地认为,非华裔生的家庭和日常生活没有学习中文的环境,单靠学校教师的力量不足以克服艰钜的挑战。 郑慧秋说,有些非华裔生的学习能力很好,可以同时掌握国语和英语,但是在华语方面就显得比较吃力。 她指出,如果孩子跟不上华小课程,家长会担心孩子愈到高年级,学习就越困难。 教师家长沟通寻解决方案不主动要求非华裔生转校 尽管在读写方面遇到一定的困难,学习进度比较慢,但有些非华裔家长也不轻言转校,因为孩子已经习惯在华小学习的氛围,他们不愿就这样离开。 徐仕凤指出,有些孩子在华小求学一年就选择转校;有些则在华小读了4至5年后申请转校。 她说,校方不会主动要求非华裔家长为孩子转校,倘若孩子真的无法掌握华小的学习进度,教师会和家长沟通和寻求解决方案。 在别无选择之下,家长才会做出转校的决定。 戴日文以亚庇中华学校为例说,该校每年学生的流动量约5%,一些非华裔生会转去国小就读。 “我们只是鼓励和劝告,并没有要他们退学。在和家长沟通后,让他们观察孩子适合哪一所学校,” 在内陆或郊外地区若只有国小和华小,许多非华裔家长会选择将孩子送到华小;但如果只有国小或淡小,他们则会倾向把孩子送入国小。 国语讲解免不了教师调整执教方法 当华小出现非华裔生听不懂的情况时,教师也需要调整执教方法。例如,在非华裔生超过85%的华小中,教师免不了会使用一两句国语讲解。 教师会运用各项策略营造有趣的学习环境,让他们从阅读、分组讨论和呈堂的方式学习中文。 校长:中文属“危险”科目非华裔生中文水平堪忧 位于彭亨关丹的班珍华小,也是非华裔生居多的华小之一。该华小在2024/2025新学年有54名学生,其中44名巫裔生(81.48%)、8名原住民(14.81%)、华裔及印裔生各1人(1.85%)。 唯一的华裔生今年四年级,非华裔生虽没增加,但比例还是一样占了98%。 班珍华小校长宋梓良说,由于非华裔生没有使用中文的家庭环境,校方无法掌握学生在家的实践情形。 在这种情况下,校长常常鼓励遇到困难的家长向外求助,也曾建议在学校开办中文初级班给非华裔家长,不过家长的反应都颇为冷淡。 有些非华裔生的中文水平令人担忧,华文科和其他以中文为媒介语的科目都属于“危险”科目。 阿斯琳达:可掌握多一种语言感受孩子快乐学习 虽然不谙中文,但巫裔夫妻依然选择把孩子送入华小就读,希望孩子能掌握多一种语言,未来就业前景更加光明。更重要的是,孩子是有兴趣学习中文的。 巫裔母亲阿斯琳达受访时,全程以马来文和英文交谈;她自嘲,自己一句中文也不会说,中文读写亦是零基础。 当谈到为孩子安排华小教育之路时,她的脸上露出开心且期待的笑容,并说了这么一句:“我可以感受到,孩子是快乐学习的。” 孩子奥沙夫从幼儿园开始学习简单的中文,今年也是他进入安邦华小二校的第一年,而这所华小就坐落在城市,属于华裔人口居多的地区。 读中文幼儿园“试水温” 阿斯琳达说,当初将奥沙夫送到中文幼儿园,最主要是“试水温”。 那时候,奥沙夫每天从幼儿园回到家时,都会很兴奋地在墙壁上写字。 “我看不懂他写的中文字,我还问他是什么意思呢?他会告诉我,这是在学校上课时学习的中文字。当时,我就感受到他对中文的兴趣。” 每次在住家外遇到华裔邻居时,奥沙夫还会使用中文,亲切地向阿姨问好呢! 监督功课面对挑战 没有中文语言环境,如何让孩子更快地适应华小?阿斯琳达坦言:“这是个很大的挑战。” 看似乐观和正面的阿斯琳达将学习的自由交给孩子,但她也会担心,如果孩子真的无法跟上华小的学习进度,那该如何是好? “我看不懂中文,在监督奥沙夫的学业上也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会请教身边的华裔朋友,或者使用谷歌翻译,尝试记住汉字的字形。” 如果孩子在华小学习进度缓慢或困难,阿斯琳达也绝对不会强迫他坚持下去。 “我们不能将沉重的负担压在孩子身上。” 相关文章: 友族读华小(一)| 有人轻松闯关 有人半途U转 友族读华小美丽与哀愁 友族读华小(三)| 少数成绩标青 “非华裔生成绩平均落后” 友族读华小 | 有学霸、有模范生…… 华小友族生 也有出头天 友族读华小 | 无法掌握华文影响学习 前3年跟不上最好转校 友族读华小 | 跨过华小考验升上独中 友族生越挫越勇 友族读华小 | 念华小独中吸取文化思维   友族会中文 职场占优势 友族读华小 | 语言教育教授:方法对多鼓励 儿童更容易学新语言
6月前
我国华文小学教育的认真和严谨,吸引越来越多非华裔家庭选择将孩子送入华小就读。他们相信,除了培养学生对中文的掌握外,这也会增加孩子的竞争力。然而,这并不是适合每一个孩子的决定,尽管有一些学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有不少孩子面临着跟不上的困境,有者放弃了这条“特别”的路,回到国小就读。 *华小纪实:友族生的苦与乐”特别企划系列,即日起连载。 特别报导:王丽琴 摄影:黄冰冰、赖国华(部分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我国华文小学教育的认真和严谨,吸引越来越多非华裔家庭选择将孩子送入华小就读。他们相信,除了培养学生对中文的掌握外,这也会增加孩子的竞争力。然而,这并不是适合每一个孩子的决定,尽管有一些学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有不少孩子面临着跟不上的困境,有者放弃了这条“特别”的路,回到国小就读。 有苦也有乐,有过不了难关,也有轻松闯关,这就是友族学生在华小的真实情况。 从70年代开始,非华裔学生就读华文小学的现象就已经存在。他们背负着父母的期望,希望通过掌握多种语言来提高自己在未来的竞争力。 友族生趋增 占华小生20% 就读华小的友族生一直都在增加中,根据教育部和董教总的非正式统计,如今非华裔学生已经占据全国华小学生总数的约20%,他们包括巫裔、印裔、原住民以及东马的土著学生。 父母选择华小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相信中文学习具有良好的出路、校园环境优越、教学质量高、学生纪律好,以及中文在经济上的重要性;当然也有一些父母是选择就近的学校,而许多微型学校也因为有了这些非华裔生的支撑而生存了下来。 非母语环境学习困难 然而,我们往往只看到表面的光鲜,却忽略了友族生在非母语环境中所面对的艰辛适应和学习困难。 华小友族生的数量增长迅速,但对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中文零基础的友族生进入华小,就像置身于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无论是语言还是文化,都需要重新学习和适应。特别是对于中文不是母语的学生来说,学习语言的障碍和与同学交流的问题,是无法避免的挑战。 究竟非华裔家长们坚持要让子女念华小,是让他们多了一个优势,还是导致他们输在了起跑点? 本期的特别企划,《星洲日报》再次联同跨媒体伙伴《星报》、《Astro Awani》、《阳光日报》以及《Malaysia Nanban》共同探讨非华裔生在学习中文的路上,是如何蹒跚前行。 这些孩子们,中途有多少人放弃了?顺利毕业的又有多少?至于毕业之后往哪个方向前进,中文根基对他们的升学和就业是否有所帮助?华小校长和教师如何协助学生渡过难关?友族家长有什么话要说?这些也是我们探讨的内容之一。 教专:选华小为职场规划增值 根据董教总和教育部的资料,全国华小非华裔生人数从1989年的1万7309人(3.05%)、增至1998年的5万2043人(8.66%)、2010年的7万2443人(11.84%)、2020年的10万1011人(19.75%),从中显示出非华裔生到华小就读已成为一种趋势。 孩子就像一块白布,全由家长为他们选择想要绘上的图案和色彩。 全国教学专业职工会(NUTP)总秘书弗兹说,华小非华裔学生人数上升的趋势,显示非华裔家长为孩子往后的职场规划增值。 他表示,非华裔小学生和中学生在学习程度上更有极大的差距,尤其小学一二年级属于低年级,教师可以引导孩子更快掌握阅读、写作、口语和计算的基础知识。 非华裔家长希望孩子们能够适应华小的学习环境和结识朋友,并奠下语文学习、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城市和郊区华小都有许多非华裔生报读,但人数还是以郊区华小的非华裔生居多,其中面对挑战的不仅是学生,还包括教师。 宋梓良:想劝转校怕被误解陷两难 曾在彭亨关丹班珍华小掌校,近日被调至甘孟培英华小的宋梓良校长坦言,在小六评估考试(UPSR)废除之前,校方除了拼命保证全科及格,内心深处隐约会有一个邪恶的声音,就是请跟不上的非华裔生自动转校,更希望他们走了就别再回头。 不过他强调,这不代表校方狠心,校方的初衷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机会,并在国小以母语掌握所有科目。 “说实在,我们校长处在两难,虽然清楚知道他们不适合在华小学习,但却不能明确告诉家长,深怕家长误会我们嫌弃他们,而要说服他们转校。” 不过,如今没有了UPSR考试的压力,相信孩子们也能真正“快乐学习”。 在非华裔生居多的华小,校长或教师都面对极大的挑战,有些新教师还是会保持积极的态度面对挑战,但在两三年后,他们的毅力开始动摇,直至4至5年后,非华裔生的中文程度没有进步,反而是教师的马来文进步了。 相关文章: 友族读华小(二)| 谢立意:不受非华裔生增影响 华小讲华语 不变质 友族读华小(三)| 少数成绩标青 “非华裔生成绩平均落后” 友族读华小 | 有学霸、有模范生…… 华小友族生 也有出头天 友族读华小 | 无法掌握华文影响学习 前3年跟不上最好转校 友族读华小 | 跨过华小考验升上独中 友族生越挫越勇 友族读华小 | 念华小独中吸取文化思维   友族会中文 职场占优势 友族读华小 | 语言教育教授:方法对多鼓励 儿童更容易学新语言
6月前
7月前
8月前
10月前
12月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