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南海之声
言路
郭总时间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投稿须知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创作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林瑞源
时事观点
投资理财
族群印记
身心灵
VIP独享
社团动态
星期天头条
深度报道
非凡人物
发现东盟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卫生部
狮城二三事
不当索赔终身健保 10医生被卫生部处分
(新加坡13日讯)狮城10名医生涉及对终身健保不当索赔,被卫生部处分。他们得接受强制培训,以熟悉现行规定。 《联合早报》报道,这些不当索赔行为,包括通过谎报赔额更高的手术及把手术分成多项来报大数,以获取更高额的赔付、为患者提供不适当的治疗、以及将整形美容程序申报为医疗索赔。 新加坡卫生部今日发文告,详述这10名医生于今年1月至10月间的违例情况。 这些医生来自泌尿科(1人)、骨科(1人)、妇科(1人)、普通外科(3人)、整形外科(2人),以及眼科(2人)。新加坡卫生部并未公布他们的姓名和所属医疗机构。 除了接受强制培训,当局也将密切关注这些医生往后的索赔申请。如果发现他们再次提交不合规的索赔,他们可能面临更严厉的执法行动,包括暂停或吊销他们的保健储蓄和终身健保资格认证。 新加坡卫生部2022年成立赔付管理司,至今已审裁130起案子,其中涉及10个专科的44名医生,并对他们采取行动。 如今,涉及不当索赔的情况已获得改善。从2022年至2024年,不当使用外科手术列表代码的索赔数量下降了55%。 据当局观察,使用多个外科手术列表代码的索赔数量整体上有所下降。这意味着索赔金额更低,让终身健保等保险得以持续。
23小时前
狮城二三事
全国综合
卫部配合药物安全周 宣导积极通报副作用
卫生部呼吁公众和医护人员积极通报药物副作用,尤其是在今年11月3至9日的“#2025药物安全周”(#MedSafetyWeek 2025)年度宣传活动期间。
6天前
全国综合
全国综合
卫长:依隆槟央院数据 1.2万国人患罕病
卫生部长拿督斯里祖基菲里披露,根据吉隆坡与槟城中央医院数据,有1万2000国民患上罕见疾病,目前在医院接受治疗。
7天前
全国综合
即时国内
第44周流行病学周|“类流感疾病”略升 卫生部:仍属稳定水平
2025年第44个流行病学周的“类流感疾病”(ILI)就诊率为8.34%,比第43周录得的8.18%略有上升。
1星期前
即时国内
即时国内
未注册又涉安全问题 大马禁售泰国Hong Thai鼻通
卫生部宣布,来自泰国的“Hong Thai草药鼻通第2配方”涉及安全问题,同时也没有注册,因此指示全网下架,也禁止在门店出售。
1星期前
即时国内
即时国内
驳斥黃明志延误论 卫部:救护车26分钟抵达
被卷入台湾女网红谢侑芯暴毙案的本地歌手黄明志日前称,事发当时救护车迟到将近一个小时,卫生部今日驳斥该说法,并强调并不存在救护车延误抵达现场的问题。
1星期前
即时国内
百格新闻
政府控糖新动作 高糖饮料广告将被禁
继今年头提高含糖饮料税后,这次政府要从“广告下手”,对高糖饮料出重手。卫生部长祖基菲里透露,卫生部正制定强制性的营养等级标签制度,未来饮料将根据每100毫升的含糖量分级。 若被评为D级,既每100毫升含糖超过10克,将禁止在任何平台上投放广告。 这项措施将分阶段落实,首阶段先从“即饮饮料”开始,随后才逐步扩展至“现场调制饮品”。
2星期前
百格新闻
总编推荐
【总编推荐】贺婉蜜:不要再“甜死人”!
吃太甜,会危害健康,真的会死人的。所以,卫生部正计划全面收紧含糖饮品广告限制,一旦政策落地,我国或将成为全球第二个全面禁止高糖饮料广告的国家。卫生部这个举措,值得我们的掌声!
2星期前
总编推荐
即时国内
亿元收益拒之门外 大马禁含糖饮料广告世界第二
为了对抗“甜蜜杀手”,打造更健康的国民体质,卫生部正计划全面收紧含糖饮品广告限制,一旦政策落地,或将成为全球第二个全面禁止高糖饮料广告的国家。
2星期前
即时国内
沙巴要闻
多数发现时已是晚期 女性患乳癌率高
(亚庇27日讯)国家人口及家庭发展局(LPPKN)副总监朱娃丽雅指出,沙巴女性癌症病例中,有三分之二是在晚期(第三或第四期)才被发现。
2星期前
沙巴要闻
全国综合
流感情况可控 卫生部吁民众勿慌
(吉隆坡26日讯)卫生部副部长拿督鲁卡尼斯曼称表示,第42个流行病学周的类流感疾病确诊率已提升至10.56%,而第41周的确诊率为9.63%。 确诊率稍提升 卫生部副部长拿督鲁卡尼斯曼今日出席MyChampion颁奖典礼结束后的采访说,尽管本周的病例有所增加,但疫情仍在控制范围之中。他呼吁,民众若出现流感症状,例如虚弱无力、不进食、眼窝凹陷、脱水,甚至出现抽搐等症状,请立即到医院就诊。 他表示,卫生部有一个非常完整和高效的程序,定期报告和研究模式,所以希望大家不要恐慌。 他指出,死亡原因可分为两种,即流感导致的或伴随着流感的。因此,每一宗死亡病例都需要先调查,以确定是否由流感引起。 他说,大多数流感死亡病例都涉及到合并症。因此,目前大部分病例仍在等待尸检结果,当局仍在观察这些病例是否由流感引起。 “卫生部尚未确认细节,因为州一级的死亡审查委员会需要审查每个病例。” 准备好应对洪灾 此外,卫生部已为即将到来的季候风及其可能引发的洪灾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鲁卡尼斯曼说,卫生部已在一线准备好了应急小组、心理社会小组和心理健康小组,希望若发生洪灾,民众不会感到恐慌。 他指出,团队对于洪水期间发生的疾病问题已经有了标准的操作程序。我们将持续监测洪灾引发的疾病,例如钩端螺旋体病、食物中毒等。 此次MyChampion的颁奖典礼共颁发8个类别的奖项,包括MyChampion英雄奖、青少年希望奖、社交媒体影响力度、体重管理干预奖等,皆在表彰帮助卫生部实施健康议程的志愿者,特别是在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和环境可持续性方面。
3星期前
全国综合
全国综合
卫长:沙州选防流感传播 出现症状应戴口罩
卫生部提醒各方在下个月举行的沙巴选举期间,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防止甲型流感的传播。
3星期前
全国综合
沙巴州选
甲流阴霾笼罩州选 卫部提醒各方做好防护
(斗湖23日讯)卫生部提醒各方在下个月举行的州选期间,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防止甲型流感的传播。
3星期前
沙巴州选
e潮
【科技TALK】10秒侦测失明风险,DR. MATA守护糖尿病患视界
为了守护病患的视力健康,马来西亚卫生部和医疗科技公司Qmed Asia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人工智能(AI)系统“DR. MATA”,可以快速和精准地识别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征兆,帮助患者远离这场“看不见的危机”。 我们往往会忽略眼睛的健康,每天追短剧、阅读、开车,甚至睡前,都还要在桌灯下刷小红书、Threads,忘了给它设下休息时段。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能看见其实是一种幸福。有些病患因血糖失控,而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导致眼睛微血管受损,最后视力模糊,甚至可能失明。 为了守护病患的视力健康,马来西亚卫生部和医疗科技公司Qmed Asia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人工智能(AI)系统“DR. MATA”,可以快速和精准地识别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征兆,帮助患者远离这场“看不见的危机”。 糖尿病像一个隐形杀手,会在你不经意间悄然逼近,给你的生活一个重击。根据《2023年全国健康和发病率调查》,在马来西亚,每6个人就有1个人患上糖尿病。不过,令人担忧的是,在18岁至29岁的年轻群体当中,有高达84%的人对患病毫不知情。然后,在全国范围内,有多达40%的患者根本没有察觉自己已患病。 一旦血糖长期超标,全身的血管和神经都会遭受损害,进而面临很多并发症风险,尤其是大脑、心脏、肾脏和眼睛这四个关键器官。所谓预防胜于治疗,相比其他3个器官,眼睛是最容易发现病变的征兆。医生只需使用眼底照相机(Fundus Camera)拍摄视网膜图像,就能很直观地评估眼睛和血管的健康状况。 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失明的第二大元凶。根据卫生部在2007至2008年的糖尿病眼病登记报告,多达34.6%的糖尿病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些病患当中,有50.7%属于轻度、26.1%为中度、9.5%属于重度,以及11.4%是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属于末期阶段了。 如今,通过“DR. MATA”系统,民众到政府诊所检查眼睛时,可以尽早发现病变的征兆,阻止病情恶化。 AI打通“最后一哩路” Qmed Asia有限公司创办人林晓仲医生(Dr Kev Lim)说,“DR. MATA”的灵感是源自前国家眼科服务主任拿督诺法丽莎娜医生(Datuk Dr Nor Fariza binti Ngah)。目前,她是马来西亚卫生部副总监(研究与技术支援)。 两年前,两人在一场人工智能研讨会上碰面。双方交流后找到共同愿景,即希望AI医疗普及,造福人群。这场跨界合作也催生了本土AI医疗系统“DR. MATA”。 不过,林晓仲澄清他们非原创者,只是扮演桥梁的角色,为卫生部的科研成果注入更多价值,将它转化成一个能够普及和被诊所实际使用的产品。 他说,政府早年添购了数百台眼底照相机,分别安置在政府诊所(Klinik Kesihatan)。这款仪器可以直接拍摄病患的视网膜和眼底照片。然而,不是每一间诊所的医生懂得解读眼底照片。 普遍上,政府诊所会累积一定的照片数量,之后再请眼科专科医生集中诊断。若发现异常,就请诊所护士致电给病患回来复诊。这一来一回有可能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为了解决这段“最后一哩路”,卫生部开发了一套AI系统。他们动用1万5000张的眼底照片来训练AI模型,让系统迅速检测和判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只不过,当时的系统没有和眼底照相机整合。医生拍摄完毕后,需要用随身碟拷贝照片,再插入电脑分析,导致整个流程很繁琐。 当Qmed Asia加入以后,他们与不同的眼底照相机制造商洽谈,把AI系统整合到机器上面。团队也重新训练这批数据,让精准度变得更高。Qmed Asia在2024至2025年间,开展了多个试点整合和验证“DR. MATA”项目,直至今年6月份才正式结束。 林晓仲自豪地说,截至目前,准确率已经达到84%。 一张照片救回一双眼睛 那么“DR. MATA”是如何操作?首先,必须在连接眼底照相机的电脑上安装“DR. MATA”软件。当医生在拍摄病患眼睛时,AI会实时处理视网膜的影像,并在10秒内提供结果。 “DR. MATA”会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症状分为3种等级——0级(正常)、1级(中度)和2级(严重)。当AI检测结果显示0级时,诊所医生会建议病人一年后回来复诊;若为1级,医生会提醒病患控制饮食和血糖,并安排半年后复查;一旦检测为2级,医生会立即转介至眼科专科医生做治疗。 林晓仲说,“DR. MATA”是采取“宁可犯错不可放过”的机制。假设出现误判,例如专科医生后来认为只是中度,但AI至少为病患提供保障,不让对方错过治疗的良机。 随后,他接着说,目前,全国大约有860名眼科医生和3200名验光师,却要应对数百万名的糖尿病患者。AI系统的出现可以协助眼科医生筛查,减轻工作负担。 本地数据养成的AI眼科医生 “DR. MATA”是大马国产的AI医疗系统,100%采用本地数据来训练。 林晓仲曾尝试使用外国AI模型来测试国民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结果准确度直接下降20%。这是因为分布偏移(distribution shift)的缘故,由于外国AI模型是依据当地的人群做训练,例如欧美国家是以西方人的眼睛为准,而大马是多元种族结构,如果套用外国AI模型会“水土不服”。 “训练AI还是要以当地状况为准。” 关于隐私安全的疑虑,林晓仲也一并回应。他说,所有数据都会储存在本地伺服器,而病患资料也会全程加密。当资料上传到云端时,眼底照片和病患个人资料是分开存放。这意味着,假设真的不幸外泄,对方拿到照片,也不知道是属于哪一位病患。 当问及下一步研究计划时,他称,现阶段已经能让AI检测青光眼和白内障,大幅提升了这套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他希望未来可以通过AI检测更多眼部疾病,逐步将准确度提高至95%或更高。 林晓仲最后补充,政府部门的研究往往止步于学术阶段,缺乏应用转化。如果政府的投资机构、私人机构能多与学术界携手合作,把具潜力的研究成果孵化成真正的产品,那么民众就会受惠,而本地专才亦有机会为社会贡献力量。 更多文章: 【科技TALK】AI按摩机器人登场,酸痛肌肉全交给它 【科技TALK】新一代P图之神,“纳米香蕉”上线两周爆产5亿张图
3星期前
e潮
南砂
砂沙青热衷医疗领域 . 近百万人想当医护员
目前全国约有1900名来自砂拉越的学员正在该院接受培训,占学员总数约20%,显示砂青年对医疗领域兴趣日增,也进一步强化我国医疗前线人力基础。
4星期前
南砂
VIP文
傅文耀.“安全校园框架”:一场科技幻觉的政治修辞
部长似乎忘了,校园安全不是数据问题,而是信任与人性的议题。心理辅导不是“生态体系”,而是一个愿意聆听的老师;防范暴力不是装监控,而是让学生敢开口;教育改革,不是AI算法,而是政治意愿。
4星期前
VIP文
更多卫生部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