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卫生

5天前
(新加坡1日讯)“捉老鼠,有钱拿!”金文泰熟食中心鼠患多年,商联会巧思,特设“捕鼠”机制,凡捕获老鼠的摊贩,按大小奖励,最大一只赏100元(新币,下同;约330令吉),推动众小贩齐力灭鼠。 有公众向《新明日报》反映,数天前到金文泰448巴刹与熟食中心用餐,结果看到一只硕大的老鼠出现在外面的屋檐,吓得她立即离开。“那么大一只老鼠,真的很吓人,我当下就没胃口了。” 记者昨晚走访时,受访摊贩表示,确实有老鼠出没,也对营业造成了一些不便。 摊主陈先生(68岁)受访时说,老鼠多数在晚上出没,尤其是摊位打烊前后,就会在上方支架横梁等爬行。 另一名摊主指出,横梁上会残留下老鼠屎,清理时费时又费力。为了食物安全和摊位卫生,摊贩们必须将食材盖好或收进冰箱。 针对鼠患问题,摊贩们表示,商联会其实推行着捕鼠奖励机制,凡是有摊贩抓到老鼠,会以体型大小获取相应的奖金。 对此,商联会荣誉会长许崇裕(66岁)受访时透露,奖励机制是为了推动全员捕鼠,以提升熟食中心和巴刹的卫生。 “抓到老鼠都有钱,越大越‘值钱’,最高纪录是100元。” 许崇裕说,奖励机制一举两得,抓老鼠换钱不是重点,而是在于增加大家的凝聚力去做同一件事,最关键的是解决鼠患问题。 根据商联会提供的照片显示,有摊贩拿着捕获的老鼠领奖,有人抓到一篮子幼鼠换取数10元,也有人抓到重达一公斤的肥鼠,换得100元奖金。 不过,奖励后续略为调整,捕获体型较大的老鼠,最高可换取50元(约165令吉)。除了摊主,附近公众若帮助熟食中心捕鼠,同样可以换取奖励。 公众赞:摊贩有责任心 食客才吃得安心 针对鼠患和熟食中心全员捕鼠的措施,多数公众表示肯定,认为此举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公众陈小姐(24岁,文员)说,鼠患问题到处都有,问题在于是否认真对待。她指保持良好的卫生是摊贩的责任,而奖励机制则是很好的推动力。 “他们认真解决问题,至少能看出对食客的责任心,这样我们才吃得放心。” 摊贩反应积极 10月捕获21只 许崇裕指出,奖励机制至今已实施了3年,大家的积极度颇高,对于捕鼠计划大有帮助。 根据今年7月份的记录,当月抓到15只老鼠,奖金总额305元(约1006令吉)。8月份则捕获27只老鼠,奖励达到520元(约1716令吉)。10月份则捉到21只,发出的奖金为240元(约792令吉)。 熟食中心卫生明显改善 老鼠大幅减少,熟食中心卫生明显改善。 许崇裕告诉记者,当局和众摊贩都很重视卫生问题,为此不断尝试各种捕鼠方法,包括捕鼠贴和鼠笼,目前已经取得很大成效。 “现在老鼠越来越少,我们一直齐心合作,创造更好的用餐环境。” 其他受访摊主也表示,鼠患问题确实大有改善,如今老鼠的数量有明显减少,对此表示欣慰。
5天前
6天前
“谁有推过餐车对猪叫卖过?” “我有。” 推着满满一车饲料走在猪圈的走道上,那场面,绝不比任何明星出场逊色。简陋的猪圈便成了喧腾的海洋!猪儿们就像热情的粉丝,前排的猪儿争先恐后将前蹄搭上3呎高的矮墙,将脑袋奋力探出,哼哼唧唧地向我打招呼。 那些抢不到“前排”的,就使出混猪海战术,踩在“猪队友”的背上往上挤,被踏者吃痛,随即发出尖锐的嚎叫,整个猪圈顿时“一呼百诺”,热闹非凡。粗重的呼吸,混杂着急切的蹄声,恍若一场深具原始生命力的盛大狂欢派对即将开始。它们以最喧闹、最滚烫的仪式,来迎接心心念念的食粮。 那不是普通的吵闹,而是一种气势,声势浩大的嘶喊着:“请君上菜。”我却偏不急!虽然当年我年纪小个子小,却知道猪圈里的秩序。我推着餐车缓缓前行,眼角余光看着猪儿们的焦急模样,却没有立刻开餐。我不是虐待它们,而是让它们先洗个清爽的澡,再用餐。 我熟练地拉出水喉,当时没有喷枪,只能食指和中指扣在水管的出口;当另一端的水泵骤然加压,一道强而有力的水柱如银龙般从管口喷射而出。猪儿们初时被冲得趔趄摇晃,随即却显露出惬意的神态,甩动着湿漉漉的脑袋,舒服地哼唧起来,享受水流带来的清爽。 水柱扫过猪儿沾满粪尿的身体,冲刷去层层的污秽,显露出它们原本天生丽质的粉嫩。 猪也懂讲卫生 许多人以为猪是肮脏的动物,总喜欢躺在屎尿中,让身上沾满污秽。其实不然,它们并非天生甘于污浊。猪儿之所以满身臭气,有时是因为猪圈的卫生条件,有时是因为天气闷热,猪群喜欢在阴凉潮湿的角落躺卧,本能地在粪便堆里打滚纳凉。久而久之,变得“臭名远播”。 奇妙的是,一旦被清水洗净,那些粉嫩的猪儿便纷纷主动离开依旧肮脏的同伴,依偎到同样洁净的小伙伴身边抱团。这朴素的趋净之心,让猪圈里悄然划出一道无形的界限。原来,猪儿也讲卫生,也懂得洁身自好。 冲洗完毕,每一头都显露出清爽洁净的形象。 最后一道水柱落在那盛放饮用水的小圆盥里。养猪人手腕灵巧地一抖,水柱在水泥制作的小圆盥形成急速旋转的漩涡,将沉淀于盥底的残渣污物席卷而出,把原本浑浊的水一圈圈带走,换上干净的饮用水。盛上清洁的水之后,猪儿便会一边喝水,一边拱着鼻子,好像在对矮墙外的我说:“快点,说好的晚餐呢!” 这时,我开始分送那一车“佳肴”,猪饲料从桶里舀出,沿着饲料槽均匀倒下,此刻它们才真正等到了期待的美味。当饲料被倾倒进食槽,先前所有的喧嚣与躁动,瞬间被埋头大嚼的专注所取代,猪圈里只剩下满足的吞咽声以及食槽的间隔铁栏被拱动的“哐当”轻响。 这时我这个养猪人,才推着空车离去,身后只余下一片饱食后的宁静。回味着猪儿们那种一窝蜂涌上来的兴奋,低头啃吃的满足感,不恰似自己饥饿时终于等到母亲煮熟的白饭和汤菜的样子吗? 空中回荡着小学同学的一段话:“我家不养猪,是猪养我。放学后,我和爸爸去园地里,让猪吃饱,帮它们冲凉是我们的工作。等它们长大后卖钱,我就有饭吃,有书读。”
2星期前
(芙蓉18日讯)芙蓉李三路小贩中心清洁承包商换了又换,但卫生问题依旧如故,厕所设施破损漏水、地面污迹斑斑、清洁工作不定期进行,整体环境每况愈下,令贩商叫苦连天。 据了解,小贩中心近年耗资约80万令吉进行提升工程,原本寄望能带来更舒适、干净的营业环境,惟工程完工后状况并无显著改善。提升后的厕所马桶,在使用数个月后,几乎全面损坏,男女厕多间马桶长时间渗水,导致地面湿滑发臭,卫生条件堪忧。此外,小贩中心蓄水槽更早已破裂漏水,却迟迟无人维修。 小贩指出,自卫生工作由芙蓉市政厅改由私人承包商负责后,清洁频率与质量明显下降。整个小贩中心仅有一名清洁工人负责沟渠清理、厕所打扫及地面冲洗,难以应付庞大的范围,导致卫生情况持续恶化。 他们声称,过去由市政厅直接管理时,清洁及维修工作较为及时,厕所损坏能迅速修复,地面与沟渠也会清理,如今改由外包后,不仅服务品质下滑,承包商人员常不定时出现,甚至需由贩商自行清扫档口前的区域以维持整洁。 此外,小贩中心近来治安问题也频频亮红灯,接连传出车镜被砸及车辆失窃事件。由于中心范围内缺乏闭路电视监控与保安巡逻,让贩商及顾客人心惶惶。 另一方面,自8月份起,芙蓉市政厅已将摊位租金由每月95令吉调高至200令吉。虽然多数贩商表示理解并接受涨租,但普遍认为涨幅应与服务质量挂钩,卫生与保安工作理应同步改善,而不是频繁更换承包商,导致卫生问题始终得不到根治。 贩商们希望芙蓉市政厅及州政府能正视问题,让贩商和顾客能享有干净、舒适与安全的营业环境。同时,呼吁市政厅重新检讨承包制度,确保小贩中心能恢复昔日整洁与秩序。 贩商张女士直言,小贩中心最令人头痛的,莫过于厕所问题,虽然市政厅早前将卫生工作交由承包商负责,但多次更换后依旧问题重重,投诉也没用,厕所始终一样肮脏。 她记得清洁承包商已换了三四个,但情况非但没有改善,反而愈来愈糟,厕所的马桶全部渗水,地面湿滑发臭。 她声称,曾向承包商反映问题,但没有看到改善,据了解,承包商只派出一名清洁工人,整个小贩中心仅一人负责沟渠清理、厕所打扫与地面冲洗,根本难以应付。 她认为,市政厅应该重新接手管理清洁工作,因为过去由市政厅直接负责时,整体卫生明显较好,市政厅人员做了几十年,知道怎样维持标准,现在外包出去,没人监督,问题越来越多。 她强调,小贩们不是要求奢华的环境,只希望能有一个干净、可用的厕所与卫生空间,否则天天在这里做工、吃饭,连上厕所都要忍着臭味,真的很难过。 贩商赵英杰指出,小贩中心自7、8月起调高租金,从每月95令吉涨至200令吉。虽然涨幅超过一倍,但他认为市政厅多年未调整租金,这次调整尚属合理。 “其实涨租没问题,我们可以接受,毕竟自提升后,这里换了灯和风扇,整个空间亮了许多,还安装了新的电表,这些改善我们都看得到,不过,卫生方面却每况愈下。” 他说,以前清洁工作由市政厅负责时,状况良好,每日会有两次的打扫,厕所坏了也会马上修理,然而,自改由承包商接手后,问题频频出现,厕所漏水没人理会、沟渠堵塞、地面污迹未清。 他坦言,虽然承包商的清洁工人每周工作六天,但实际上并非每天都出现,很多时候都没看到人,贩商只好自己拿冲洗自己档口前的范围。 他认为,当局若要真正改善李三路小贩中心的形象,除了硬体提升外,最关键是维持清洁和卫生标准,花了大钱维修,结果还是一样脏乱,那就失去了意义。 他也透露,近来小贩中心一带治安令人担忧,上周五就发生了车镜被砸的案件,近日又传出车辆失窃,小贩中心范围也没有闭路电视,令贩商人人自危。 亮记小炒业者则感叹,承包商换了三次,情况依然不见起色,甚至比以前更糟。 “以前由芙蓉市政厅负责打理的时候,环境确实比较干净,现在承包商接手后,自己档口前的位置都要自己扫,本来这些是他们该做的,我们也都有缴付租金,可是早上7时看他们来打扫,10时就走人,剩下时间就没人管了。” 她说,以前在市政厅管理时期,厕所损坏都会立刻维修,那时有3名工作人员在这里轮值,厕所坏了马上换新的,不像现在这样拖拖拉拉,有时连人都见不到。 “租金自9月起调高,我们能够接受涨租,但既然涨了,就要把这方面的服务做好,最基本的厕所设施都坏了,而且卫生也不好,在这里工作的贩商都是逼不得已使用。” 她指出,小贩中心经过提升工程后,问题很快浮现,环境刚提升好没多久,厕所就开始漏水,原本只有一间坏掉,结果几个月后全部都坏了,水一直漏,地上滑又臭。 她无奈地说,厕所不干净直接影响顾客意愿,希望有关单位能正视这些问题。
3星期前
3星期前
1月前
1月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3月前
(古晋19日讯)1963年建国契约(MA63)技术委员会会议昨日在教育与卫生方面,联邦政府、沙巴及砂拉越政府已达成多项共识,并为即将于9月12日在古晋召开的1963年建国契约执行行动理事会会议作准备。 该项会议将由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主持。 副首相拿督斯里法迪拉昨日在主持1963年建国契约技术委员会会议后发文告指出,其中达成的共识包括各方共同参与教育发展项目的规划;加强资讯共享,特别是涉及高级官员调动,以及为教师与教育人员专业发展项目提供拨款支持。 与此同时,文告中也表示,至于仍未达成共识的部分,将继续在教育部领导下的沙巴与砂拉越教育发展联合行动委员会中讨论。 卫生方面多数诉求获认同 在卫生领域,大部分砂沙政府的诉求已获得认同,其中包括增加管理与发展开支拨款;赋予沙巴及砂拉越卫生局局长在部分事务上更大的自主权,以及强化地方卫生人力资源配置。 未达成一致的事项,则会交由卫生部领导下的沙巴与砂拉越卫生发展联合行动委员会继续磋商。 出席会议的还有企业发展及合作社部长拿督依温贝尼迪、团结部长拿督艾伦达干、砂副总理拿督阿玛道格拉斯、拿督阿玛阿旺登雅、拿督阿玛沈桂贤、沙巴副首长拿督斯里杰菲里吉丁岸、拿督沙赫米及联邦政府代表等。 法迪拉指出,昨日会议重点讨论由首相署法律事务局(BHEUU, JPM)及天然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部(NRES)所提呈的两份文件,并决定将其带入即将召开的1963年建国契约执行行动理事会会议,以便敲定实施细节。 其他未完成的诉求将由1963年建国契约执行行动理事会技术委员会及相关部门的工作委员会持续跟进,确保协定落实取得实质性进展。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3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