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华文教育

(北海21日讯)教育部长法丽娜于本周三(19日)到访峇东埔励侨学校,视察校园范围及宗教课室,深入了解学校设备、空间运作及目前面临的需求。 法丽娜在巡视该校的宗教室时,与穆斯林学生亲切交流,倾听学习体验,并赞扬教师们的辛勤付出。 她也宣布,在首相拿督斯里安华的支持下,教育部将拨出10万令吉,以协助励侨小学进行宗教室设施提升,把励侨宗教室打造成一个示范单位,成为周围学校的典范。 法丽娜赞扬励侨办校出色 法丽娜与槟州教育局局长莫哈末迪兆丁等人的到访,受到该校董事长庄昇瑾、副董事长陈再添、学校领养赞助人拿督李良福、家教协会主席郑治平及校长林彩泓的热烈欢迎。 法丽娜视察期间发现首相在1994年为励侨小学教学楼主持开幕的纪念碑时,她也对该校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仍能管理得井然有序,感到欣慰。她也对励侨学校出色的课外活动表示赞叹,并表示会关注学校未来的扩展与提升方向。 庄昇瑾形容,部长的到访,为该校带来振奋人心的鼓励与实际支持,并指该笔拨款将让学校在软硬体建设方面迈出重要一步,希望明年教育部可以支持礼堂建设,为学生创造更优质、更安全的学习环境。 林彩泓对教育部官员、董家协成员及社区代表的到来与支持表示感谢,同时将法丽娜部长的勉励与赞许化为前进的动力,并学校发展更好。 出席者有威中县教育局主任苏海米及副主任罗芝达。
1天前
1星期前
1星期前
2星期前
3星期前
在探讨马来西亚的多元社会时,我们必须面对一个不争的现实:华裔是这个国家的少数群体。当华人人口比例逐年下降,如何守护东南亚仅存的华文文教体系,已成为关乎华社存续的重要课题。 回望过去,马华公会与华团领袖所坚持的路线,是在马来西亚社会中建立起一个属于华人的政治、经济与教育堡垒,并以“各族协商”的模式维持族群平衡。尽管在马哈迪时代,马来民族主义高涨,华社的空间受到压缩,但仍凭借整体的凝聚力,维系了我们的文教体系。 如今,行动党拥有40个国会议席,已成为政府内的最大政党。行动党有责任务实地处理华社课题,而非以理想化的方式看待族群关系。马来西亚既没有新加坡那样的种族结构,也没有李光耀式的政治领袖。 若行动党继续忽视现实差距,华人社会极有可能步上印尼华社被同化的老路。 “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这理念没错,但必须承认在一个以马来群体为主体的国家中,这理念若被实践于现实政治,极可能演变为“马来与伊斯兰化的马来西亚”。 到头来,华社在政治、经济与教育领域的权益将逐步被稀释,国家也将滑向单元化的方向,而非真正的多元社会。 若依照行动党所倡导的“放下族群政治”思维,理念上看似进步,然而在现实的人口与文化结构下,这将导致华社逐步失去话语权。 以华小拨款为例,财政预算案中并未白纸黑字列明华文教育拨款,这或许是淡化族群意识的政治策略,但其后果,是让少数族群在制度上逐渐失去保障。 印尼的历史给了我们最深刻的警示,只需一夜之间,华文教育与文化就能被全面摧毁。 因此,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巩固现有的华文教育与文化体系,使其成为多元社会的根基。唯有华人体系的存在,才能体现马来西亚的多元精神;一旦被同化进主流体系,那就不再是多元,而是单一。 多元族群国家就像一个大染缸。过去的社会结构中,各族犹如三种颜色,界限清晰,各自保有独特的色彩。然而今天,黑色的部分已占据大多数。 我们无法也不应试图改变这一现实;若贸然将强势的“黑色势力”融入自身色彩,最终,我们原有的色彩也将被彻底吞没。
3星期前
4星期前
4星期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