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下载App
下载App
简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农民

1星期前
4星期前
(彼咯26日讯)香蕉的价格从去年尾开始一路攀升,更达致每公斤3令吉80仙至4令吉20仙的好价格,香蕉农民估计此好景将维持至明年三四月。但是,农民笑开怀之际,但却让收购商倍感压力,更有收购商因此而倒闭。 上世纪90年代的彼咯,有许多农民种植香蕉,是柔佛州主要的香蕉生产地之一。后来,因价格欠佳且榴梿市场看涨,许多农民纷纷改种榴梿。受访的香蕉农民向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指出,如今每公斤4令吉的收购价,是多年来最好的价格。 他们指出,许多香蕉农民租借翻种油棕的土地种植香蕉,而去年的油棕价格理想,翻种者随之减少,香蕉的种植也因此减少。在种植少的情况下,今年初又遇上水灾,导致香蕉产量进一步受到打击,也致价格因而从去年尾开始呈上升趋势。 农民估计,因供应不足而导致市场价格上涨的情况将维持至明年三四月,之后会因产量有所增加而出现疲软,但预料不会下滑太多。 “这是由于许多人看到香蕉价格上涨后,纷纷投入种植,预计在明年三四月就会出现产量增加的情况所致。不过,根据我们所了解的,价格虽会出现疲软情况,但应该不至于有太大的波动。” 在农民喜迎好价格之际,香蕉收购商却受到压力。 有者指出,收购价格上涨了1令吉50仙至1令吉80仙之间,但出口至新加坡的价格仅调高了新元3毛钱。更糟的是,在货源短缺之际,收购商必须赶赴更远的地方收购香蕉,在面对价格上涨之际,也面对无形的人工、交通成本等的上涨窘境。 加入香蕉种植行列4年的郑永顺表示,香蕉价格从去年尾开始就保持著上升趋势。去年尾价格上升之前,A果每公斤的收购价格介于3令吉10仙至3令吉20仙,之后一路上涨至目前每公斤4令吉。 “有的收购商也给予每公斤4令吉10仙至4令吉20仙的收购价,胥视收购商所要的供应量,有的为了抢货甚至可出到每公斤4令吉50仙的价格。” 他说,现在是香蕉最好价的时候,而且价好又好卖,也就是说收购商不会对香蕉有太多要求。 “现在即使是只有5串香蕉,收购商也愿意到来收购。” 他指出,根据所了解的情况,估计香蕉好价格会维持至明年三四月,之后会因为产量增加而出现疲弱,但还不至于导致价格有太大的波动。 不过,即使香蕉价格大好,他指农民也不无隐忧,特别是临近年尾水灾季节。一旦水灾来袭将对农民造成亏损。因此,他在年尾时候都不敢出远门。除了水灾,还要面对风灾、疾病、野生动物如猴子、大象和山猪等的威胁。 他提到,他当初回乡种植香蕉时,香蕉价格介于每公斤1令吉至1令吉50仙,后来介于1令吉70仙至1令吉80仙,维持了两年之久。 种植香蕉已有10年之久的方新勇表示,目前的香蕉价格是10年来最好的时刻。他在过去曾面对最糟的时候,收购商甚至不愿意到来收购香蕉,农民也不浪费人力采割,如此糟糕情况维持了半年之久。 他说,市场上最受欢迎的香蕉是红肉蕉,此种类香蕉耗时10个月才有收成。红肉蕉每串的重量约二十五六公斤,只要多施肥好好照顾,一串最大可达逾30公斤重。除了红肉蕉之外,金蕉和大力蕉也是较多农民种植的香蕉种类,价格相去无几。 他指出,好价格主要是因为去年种植的香蕉原就较少,再加上今年3月份的水灾侵袭导致产量进一步受到冲击,市场的香蕉更缺货。 他表示,随著价格走高,今年翻种油棕园者也增加,相信明年的香蕉供应会提升。若届时市场需求下滑,价格可能有所变动,但这也得胥视新加坡的出口量。 从学校行政管理人员而改而转入香蕉种植的邱天伟指出,他本身没有务农的经验,加入香蕉种植行列已有1年的时间,正学习香蕉种植。 他说香蕉是短期农作物,只要照顾得好,2年内可有3代(回)收成。 家中三代皆从事香蕉收购行业的王碌喜表示,他接手生意6年来,现在是香蕉价格最高的时候。这一个月来,收购价为每公斤3令吉80仙至4令吉之间。 “如今香蕉价格高货源少。这是由于早前的肥料价格上涨且香蕉价格不高,很多人不愿意种植香蕉,再加上3月份遇上水灾加剧问题,市场上的香蕉供应少了30%至50%。” 他说,尽管本地香蕉收购价每公斤上涨了1令吉50仙至1令吉80仙,但出口新加坡的价格只调涨新元3毛钱,收购商承受一定的压力。 “目前货源少,收购商必须到更远的地方收购香蕉。以我为例,我过去最远只去到武吉吉蓬,但如今去到麻坡。” 他提到,收购商不仅面对价格上的窘境,人口、物流等隐性成本都在上涨,有的收购商也撑不住关闭了。他身边就有2名收购商受到如此的冲击。 他估计香蕉的好价格会维持至明年农历新年,但一切还得胥视吉隆坡市场反应。
1月前
1月前
2月前
7年前,他以28岁的年轻之龄,全身投入务农栽种菠萝蜜。当初,面对“果肉生锈”、一般人认为的“不甜”等问题,他靠著自我摸索找到应对方法,如今已站稳阵脚,稳健发展。 没经验 随父投身农业 现年35岁的彼咯农民张健龙向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表示,尽管小时候就常跟随父母入园,这些年来也偶有到园地里协助,但真正全身投入农业世界,则是7年前。父亲的园地在7年前进行翻种,8英亩的土地栽种了香蕉、榴梿和菠萝蜜,而他是主要的打理者,父亲张达凡则负责“打草”。 “我没有种植香蕉的经验,但既然父亲做了决定,我就没想那么多就开始种植。我靠著自己的摸索种植,但种植香蕉并不成功,毕竟短期有收成的农作物需要做好前期规划。” 从朋友园地拿菠萝蜜苗栽种 他指出,随后种植菠萝蜜,而他同样在这方面没经验。父亲听闻菠萝蜜的收成挺好的,加上朋友园地里也种植菠萝蜜,于是从朋友的园地里拿了菠萝蜜的苗进行栽种。 “一开始时不熟悉,只能请人到来协助接种,然后再自己尝试,可是也不成功。为了取得成果,我上网找寻资料和反复尝试后,成功率慢慢提升。” 他笑言,一般人接种或许只需要5个月的时间,但他用了约1年才完成。种植菠萝蜜需要用心照料,修枝、定枝、施肥、农药管理等都会对果实造成影响。一般上,菠萝蜜在1年多两年之间有收成,但即便有了收成也必须细心照料,否则会导致断果。 “成年的树需要定枝,以‘矮化’树身处理,这样会比较容易工作,产量也会比较高。至于产量的多寡则看如何照料。” 曾收成38公斤最大颗菠萝蜜 他指出,菠萝蜜一年结果4回,可分为A果(12公斤以上)、B果(12公斤以下)和C果(9公斤以下),但并非每一个收果商都愿意收购C果。收果商一般喜欢17公斤至18公斤的菠萝蜜,而他园里曾收成的最大颗菠萝蜜重达38公斤。 张健龙指出,他种植的菠萝蜜品种为J34,当时许多人指此品种不甜,惟他想要尝试克服问题,最后发现使用有机肥很重要,可达致脆口的口感,也增加菠萝蜜的甜度。 常留意农业讯息 为农作物找答案 他也在园地里尝试栽种其他品种的菠萝蜜。他以J38为例,据说存在裂口的问题,所以他就特别栽种以进一步了解和研究。他同时也尝试养菌制作酵素,希望能够减少对肥料的依赖。 他指自己经常留意各种相关农业讯息。由于本身非农业科班出身,一切只能靠自己摸索。 “务农者就宛如半个树医,要为农作物找答案。” 开心菠萝蜜出口中国 价格趋稳定  马来西亚菠萝蜜获出口中国,稳定菠萝蜜价格,张健龙直指是好消息! 张健龙表示,菠萝蜜的价格在过去并不稳定,特别是榴梿季节时期更为浮动。他曾面对菠萝蜜A果价格从每公斤2令吉50仙,下跌至1令吉80仙的窘境。 “菠萝蜜能够出口中国,价格立即趋稳。市场是很敏感的,从今年3月开始,菠萝蜜A果的价格每公斤就不曾跌落3令吉以下。” 他说,收果商也为此建议他扩展种植规模,唯他指必须从长计议。 年纪轻轻务农 越做越有兴趣  当年以28岁的年纪务农,张健龙坦言身边许多朋友都难以置信,纷纷问他:“那么年轻,为何要入园工作?” 尽管当时彼咯的年轻农民只有他和另一人,加之朋友产生诸多疑问,但这并没有动摇他,反倒是入园时间越久,越做越有兴趣。 “我小时候很喜欢跟随父母到园地里,狗儿会带著我到处寻找掉落的榴梿。夜里,园地里还有许多的萤火虫,这些都是很好的体验。” 他说,加入农业领域不能想著一开始就要赚钱,经验不足难免需要交点学费,但最重要的是从中学习。 兄长回流携手拼农业 当初一个人打理农务,犹幸兄长张健雄在去年回流,与他一同在农业领域打拼,让他的工作稍有轻松。可是,两兄弟要照料8英亩的农地,加上菠萝蜜树越来越大,若遇上收成多的时候,两人甚至在园地里工作到午夜12时。 “有时候赶著出货,就会做得比较迟,而且最近的天气非常炎热,我们在下午时段也会较迟工作,约莫下午5时才到园地里。”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32岁的安徽淮北小伙黄康近日迎娶24岁白俄罗斯姑娘维多利亚的消息,引发网友热议。 上周五(15日),黄康告诉媒体,他在俄罗斯工作时与维多利亚相识相恋,现在终于穿上礼服拜堂成婚。“他们那里没有彩礼概念,结婚也不要求房和车。” 黄康说,在家过完春节,将和维多利亚回到白俄,打算在那里开一家中式面馆或中餐厅。 黄康的老家在安徽淮北农村,2019年他和朋友前往俄罗斯发展。“我在圣彼得堡的一家中餐厅工作。” 黄康自称最初的想法是在俄罗斯好好地挣两年钱,然后回家相亲结婚,他从未想过交往一位外国女朋友,更没想过有一天会迎娶一位白俄姑娘为妻。 到俄罗斯的第一年,黄康认识了在餐馆做兼职的维多利亚。维多利亚生于1999年,1.8公尺的身高给他留下了深刻印像。初入俄罗斯的黄康只会简单的生活用语,在和维多利亚的交流中,有时还要借助翻译软件帮忙。在不断接触中,黄康发现自己深深爱上了这位白俄姑娘。2020年,黄康终于忍不住向维多利亚表露了爱慕之情,维多利亚也欣然接受了。  维多利亚只会简单的中文,通过黄康和手机翻译软件的帮助,维多利亚向媒体讲诉了黄康到底是哪里吸引了她:细心、体贴、对家庭有责任感…… 黄康对《极目新闻》表示:“她爸爸是阿塞拜疆的,妈妈是白俄的。” 黄康说,当地人的全名很长,直到现在他只记住了老婆的名,还没记住姓。 黄康说,在和维多利亚的交往中,也曾遇到难题,维多利亚的父母起初并不想女儿远嫁,但是维多利亚坚持要跟他回中国,“父母拗不过女儿,最后就同意了。” 2023年5月,黄康和维多利亚回国准备婚礼。维多利亚说,她很喜欢中国,这里经济发达,生活很方便。谈到饮食,维多利亚表示,中国的食物很多,只要不辣,基本上她都能接受。“她特别爱吃中国的烧烤和饺子”,黄康补充道。 本月10日,黄康和维多利亚在老家小院举行了隆重而热闹的中式婚礼,两人穿着喜庆的中式婚服缓步走上舞台,喝交杯酒,中式礼仪跪拜父母,一家人合拍全家福。亲朋好友纷纷举起手机,为他们记录下幸福时刻。 黄康说,他是镇上第一个娶到外国媳妇的,婚礼当天有不少人来家里看热闹,“岳父岳母都挺开心,我岳母有些激动,都落泪了。”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4月前
老麦先生很幸福,拥有自己的土地,想养什么就养什么。他早晨起来,吃了早餐,换好工作服就可以开始一面工作一面唱歌。 老麦先生有块地,咿呀咿呀哟。他在田里养小鸡,咿呀咿呀哟…… 现今地球人口大约有80亿,陆地面积约为1亿4821万平方公里。平均分配土地的话,一人可以拥有0.019平方公里的土地,大约等于4.7英亩(3.6个足球场)。如果以国家的疆域来区分,马来西亚人平均可拥有2.4英亩的土地。扣除54%森林覆盖率(虽然是令人怀疑的官方数据),每人还是可平均拥有1.1英亩的土地。当然国家的土地不会均分给所有人,一般住宅花园排屋的大小,大约只占地0.035英亩左右。罗哩叭嗦了一推数据,我也只是想表达,同样身为地球人,不是每个人都拥有土地,无论这块地是一片茂密的油棕园,还是一块宽阔的田野,又或者只是一个小小的庭院,那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你可以学着老麦先生,一面唱歌,一面养小鸡…… 但是许多种菜的农夫其实并没有拥有自己的土地,包括我自己,我们的土地都是租的,有些甚至只是占用了政府的荒置地来种菜。我曾经认识一名老菜农,他在靠近柔佛河域的一片荒置地种菜,他的农地从最近的柏油路进到菜园就需要30分钟的泥路车程,可谓路途迢迢。遇到连续下雨的季节,车子走在泥泞的路上,一不小心就会陷入泥中而动弹不得。“可以种就种着先咯,这里这样里面,政府不会来赶的啦。”老农呼出一口烟说道。“赶嘛没有便,菜给完他咯。”
4月前
4月前
4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