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专科医生

4天前
1星期前
近几年,我常常看到许多实习医生,或者刚刚升为正式医生的弟弟妹妹们,把自己的薪水单晒在社交媒体上,有时连国家的象征也清清楚楚地暴露出来。 这种行为本就不妥,更让我感到无奈的是,他们往往配上一篇长文,读下来给大众的印象就是:医生可怜,医生穷,医生富裕不起来。 在我看来,专业人士要想“富裕”,其实很难。真正能积累财富的,往往是经商的企业家。专业学历给我们的,是稳定的生活保障,而非致富的捷径。我真的没见过几个单凭当医生就“富得流油”的人。 回望来时路,我当实习医生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如今,虽然只是资历尚浅的专科医生,我依然没想清楚怎样才能让自己“富有”,但至少我不愁吃穿。更重要的是,我每天都在积累福气,耕耘福田,结善缘。当亲友有健康上的需要时,我总能及时伸出援手。这对我来说,比财富更有意义。 我并不富有,但一路走来,我真心喜欢当医生。 当医学生时,三天两头就会被骂得狗血淋头。如今回过头看,那些责骂并非没有道理。正是这些严格的训斥,把我塑造成一个不马虎、能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懂得病痛之苦的医生。 错误的决定随时害死人 实习医生的生活确实辛苦,甚至可以说,两年的青春完全奉献给了医院。每天清晨5点,就要出现在病房里,赶在8点专科医生来之前,把病人的情况和化验报告一一记录在案,拟好重点问题,方便巡房时顺利交代。 有些专科医生6点半就出现在病房,带着我们一起看病人。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愿意当场教导。每次巡房,都能学到很多。遇到这样的专科医生,我打心底佩服,也因此更愿意早早到医院。虽然他们只是少数,但让我看见了医者的投入与无私。 巡房结束后,就是一连串交代下来的工作,难度再大也得完成。实在办不到,就得请教学长学姐。等到全部完成,往往已过午餐时间。刚喘口气,正式医生又会带领午间巡房,追加治疗方案或检查。于是,下午继续忙碌。傍晚五六点若一切顺利,才算接近尾声,但常常还要完成病人的出院小结。幸运的话,晚上8点能回家;我曾经凌晨1点才收工。那一整天,可能没吃过一顿完整的饭,只喝了几口水,大脑几乎被榨干。 正因为如此,我在实习期学会了如何分清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时间。后来在县医院独自兼顾两个病房时,即使再忙,也能应付自如。 晚上回到家,通常是吃饱倒头就睡,第二天又是全新一轮的打拼。实习医生4个月只有8天假期,其中还包括夜班后的休息日。那时候年轻,即便难得放假,也常常只是睡几个小时,就又精神抖擞地去逛街、看电影。正因假期稀少,才更加珍惜与家人朋友相处的时光,也学会了“活在当下”,认真地陪伴他们。 至于薪水,我觉得实习期的四千多块,不算多,但也不算少。毕竟,我们在这个阶段可能犯下各种错误,需要专科医生严格监督,甚至大声斥责。刚开始工作时,什么都不懂,常常麻烦学长姐,也要护士帮忙。说实话,那时的我们确实“傻乎乎”的,4000块已经算合理。 至于转正后薪水应不应该增加?当然应该。但初出茅庐的正式医生,有时也很可怕。记得我被派到县医院时,身边没有专科,只有稍资深的正式医生。刚报到那阵子,我深深体会到:实习学到的远远不够。错误的决定,可能随时害死人,必须依赖同事和护士的提醒与帮忙。 如今在诊所,我看着一些年轻医生频频犯错,心里真的焦急又愤怒。我常常想,他们抱怨薪水低,可曾想过——他们的薪水背后承载的是“人命”?他们真的值得吗? 我当年没能进入本地大学读医,父母花了许多钱送我出国完成学业。因此,我更觉得自己必须好好当医生,为父母积德行善,让他们的牺牲值得。 如今,我身边许多同窗,都是私人医学院毕业的。我们大多已成为专科医生,有些仍然留在政府医院服务。除了学习更多,我们也体会更多。有时我会开玩笑问他们:“都专科了,不打算去私人医院吗?” 他们常常回答:“在政府医院,我觉得自己能做得更多。我喜欢这样的感觉。”
3星期前
4星期前
1月前
3月前
4月前
5月前
5月前
6月前
6月前
6月前
6月前
8月前
8月前
9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