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内

|

政治

发布: 3:35pm 25/11/2025

沙巴州选

学者

水电问题

40%税收

沙巴州选

学者

水电问题

40%税收

学者:环环相扣 40%税收 水电问题左右选情

报道:许鲁贤
*版头)学者:40%与水电路问题相扣 成沙巴选举核心议题
李国宗指出,40%净税收已成为选民关注的焦点,反映沙巴长期对州权及资源分配的敏感情绪。(档案图)

(亚庇25日讯)受访指出,40%净税收、水供、电力与道路等基础设施的议题看似分散,却紧密相连,折射沙巴长期面对的财政不足、发展不均与治理不信任等深层问题。无论在城市或乡区,其影响都直接触及民生,左右选民心态。

李国宗:触及资源分配不均情绪

沙巴大学副教授李国宗告诉《星洲日报》,40%净税收触及沙巴长期以来对州权、联邦政府忽视以及资源分配不均的敏感情绪,也象征“贡献多、回报少”的普遍感受。

ADVERTISEMENT

他说,在选民心目中,40%净税收不仅是财政议题,更与公平、尊严和地方发展息息相关,不少政党亦把它包装为争取权益与改革的象征来争取选票。

他指出,虽然许多选民并不清楚净税收40%的技术计算或法律依据,但大多数人都明白“沙巴需要更多资源”的道理。尤其在过去两年接连面对的断水、断电与道路损坏问题下,选民更容易把40%净税收与改善基础设施直接联想在一起。

他强调,本地政党以州权情绪为主轴的叙事,正是这些累积不满的体现。

“过去几十年政权频繁更替,也是州与联邦关系紧张和发展不均的表征。”

李国宗进一步分析,40%净税收既是具政策功能,也是强而有力的政治口号。若真正落实,将显著提升沙巴的财政自主能力,让州政府无需依赖联邦拨款即可推动升级工程。

然而,由于其涉及法律、谈判与技术问题,实际推进需要时间,因此政党往往倾向在竞选期间简化其意义,以情绪动员取代政策解释。

基设落后冲击乡区生计

他也指出,基础设施落后是影响乡区最深的问题。缺水、停电不仅带来不便,更直接冲击商业、农业与生计。

“没有水电,餐馆与工厂无法运作;道路崎岖使农产难以运出,也影响孩子上学,更阻碍紧急医疗。对乡区而言,这些事情每天都在发生。因此,乡区选民投票时往往极为务实,谁能处理水电路问题,就支持谁。”

*版头)学者:40%与水电路问题相扣 成沙巴选举核心议题
胡逸山分析,沙巴基础设施、财政拨款与治理问题相互关联,形成连锁效应。(档案图)
胡逸山:基设落后因钱不够

大马亚洲策略与领导研究高级顾问胡逸山则指出,基础设施不足、40%净税收与贪污问题,本质上是一条连锁反应。

“基础设施落后,是因为钱不够;钱不够,又与联邦与州之间的财政安排有关;财政安排要改革,就离不开治理与透明度。”

他表示,许多选民虽然没有把贪污与40%净税收直接连在一起,却自然把40%净税收与水电路相连,反映了选民心中对“资源不足”的现实感受远大于制度理解。

胡逸山指出,不少人担心联邦“吃掉了钱,如果归还到州,也可能被吃掉”。这种复杂而矛盾的心态,使选民更加聚焦在“实际改善”而非政治理念。

“无论城市或乡区,人们关心的都是谁能真正带来发展,而不仅仅是谁喊得最响。”

他观察到,随着城市多区同样陷入断水断电的困境,城市选民的关注点也逐渐与乡区一致,把基础设施视为比40%净税收更紧迫的议题。

3课题均指向沙结构性问题

两名学者皆认为,40%净税收、水电路与贪污看似不同,却共同指向沙巴最深层的结构性问题:资源不足、治理欠透明与发展长期落后。

水电路是“看得见的问题”;40%净税收是“钱从哪里来”;治理与贪污则是“钱到哪里去”。

三者环环相扣,使它们成为本届选举最具动员力的议题主轴,也成为选民评估候选人的关键标准。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