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大:具生态旅游潜能 先修复达劳河水质红树林


(亚庇14日讯)沙巴大学高级讲师莫哈末沙鲁尼赞博士表示,亚庇达劳河流域(Lembangan Sungai Darau)拥有发展永续生态旅游的潜能,但前提是必须先恢复生态环境,而不是急于推出旅游产品。
沙鲁尼赞也是今日举行的“沙巴大学—亚庇市政厅永续旅游生活实验室:创新与互动”科学考察计划发表会负责人。
ADVERTISEMENT
他向记者说,上月进行的科学考察发现达劳河流域存在多种具有象征价值的特有物种,包括多样水域生物,显示该区域具备打造生态旅游标志景点的条件。然而,目前栖息环境和生态承载力仍不足以支撑长期旅游运作。
“我们发现萤火虫的数量极少,最大的问题是栖息地——特别是红树林和水质退化,必须先全面修复。”
光害影响萤火虫繁殖
沙鲁尼赞说,红树林是萤火虫的主要栖息植物,当地以油红树“Bakau Minyak”为主,本是理想环境,但周边工业与住宅区排污,加上光害问题,影响萤火虫的繁殖与存活。
他指出,萤火虫尤其对光线敏感,“污染不仅是水,还包括光污染。当河岸周边过于明亮,萤火虫就不会停留。”
询及该流域的生态旅游潜力,沙鲁尼赞认为社区型生态旅游确实可行,但须建立在“生态优先、旅游其次”的原则之上。
“游客期待看到大量萤火虫,但如果环境未准备好,反而造成负面体验,长期影响目的地口碑。”
他透露达劳河流域也具备发展观鸟与搭船游河活动的潜力。他指出,沙巴大学鸟类研究团队在该流域记录到31种鸟类。
他也建议持续通过科学研究与分阶段生态修复,引入政策引导和研究经费,让达劳河成为“以研究推动管理、以管理支撑生态旅游”的示范区。
沙鲁尼赞在发表会中指出,考察团队发现达劳河流域萤火虫繁殖率低于1%,虽有适合幼虫繁衍生息之地但须改善水质。
考察团队也记录到21种鱼,显示河流生态系统仍运转良好,但鱼类寄生虫总患病率为6.6%,患病率最高的鱼是夏威夷海鲢(Elops hawaiensis),高达60%;以及大眼海鲢(Megalops cyprinoides)达50%。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