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沙巴要闻

发布: 8:35am 23/05/2025

全球地质公园网络

综合遗产

大马地质公园

全球地质公园网络

综合遗产

大马地质公园

地质遗产保护工作薄弱 GGN吁马立法加强教育

(亚庇22日讯)(GGN)副主席拿督依布拉欣柯慕教授指出,大马对地质遗产的保护工作仍然薄弱,政府必须尽快制定更明确的国家与州级法律,并通过教育与社区赋权,实现文化、生态与地质遗产的整合治理。

他指出,目前大马有关地质保护的法规非常有限,现有的地质调查法令主要针对开发用途,对地质遗址与化石的保育并不全面,目前的国家遗产法令可以用来保护遗产,但很难实际运用,因为大多数地质遗产所在地属于州政府管辖,而各州政府又缺乏专门的法令来保护自然遗产或生态遗产。

ADVERTISEMENT

地质遗产也涵盖生物

“很多人误解所谓‘地质遗产’,以为它只是和地质相关的事物,其实在一个地质遗产区域内,也涵盖生物遗产与文化遗产,所以我们其实可以将这些归类在文化遗产、生物遗产或地质遗产之下,同时也要顾及其他方面,比如当我们保护生物遗产时,也顺带保护了地质遗产;保护文化遗产时,也涵盖生物和地质遗产。”

依布拉欣柯慕表示,这就是所谓(warisan integrasi)的概念,我们可以通过原住民社区的传统做法来保护它,即使没有明文法规,也能实施,如果有国家级或州级的法规,自然更好。

依布拉欣柯慕今日在网络会议上发表彴专题演说时,这样表示。

他举例,砂拉越透过州法律成功保育一处地质遗址,是各州可效仿的模式。“我们不一定要等到国家立法,只要州政府愿意,就可以率先行动。”

各州政府要主动出击

依布拉欣柯慕也强调,社区的教育与参与至关重要,在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即使缺乏严格的法律,民众也会自发保护遗产资源,关键在于全民从小就接受有关教育。

“我们不能只靠政策文件或会议。如果社区不了解地质公园的意义,没有认同感,也就很难推动任何实质行动。”

他说,目前大马许多国家地质公园尚未设有正式的管理单位,造成政策无法落实、各机构之间缺乏协调。他建议每个地质公园至少应设立一个由2至3名人员组成的专责小组,以推动跨部门合作,并整合学术界、地方社区与旅游业者的力量。

“我们必须打破现有的行政孤立,各州政府要主动出击,而不是等待中央指令。我们需要更多像浮罗交宜那样成功的范例。”

为期两天的2025年马来西亚地质公园网络会议(PJGM 2025)今日起在亚庇举行,来自全国地质公园管理者与专家学者齐聚,围绕地质遗产保护、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等议题展开交流,共同探讨加强合作与提升管理实践方案。

沙巴公园信托局董事会主席彼得林达在开幕礼上表示,这是沙巴首次主办该会议,相信会议可促进各地质公园管理人员的交流与与合作,成为推动马来西亚地质公园走向更高水平的起点。

会议设置3场论坛及两场经验分享会,由各地地质公园负责人主持,并邀请多位国内地质领域专家学者主讲。

依布拉欣柯慕教出,大马对地质遗产的保护工作仍然薄弱。
沙巴公园董事局主席彼得林达(左二)参观配合大马地质公园网络会议而举行的展览。
出席大马地质公园网络会议的各地质公园管理人员及专家学者。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