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沙巴特写

发布: 1:59pm 21/04/2025

咸鱼

i-Sun智能太阳能晒干设备

昌明社区关怀计划

咸鱼翻身

咸鱼

i-Sun智能太阳能晒干设备

昌明社区关怀计划

咸鱼翻身

玩转“黑科技”收入暴增 仙本那渔村咸鱼翻身

类似温室的i-Sun智能太阳能晒干设备令咸鱼平均需要3天阳晒的流程可在短短3小时完成。(图:马新社)

邂逅人工智能,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沙巴东海岸,仙本那县的甘榜瓜拉比邦(Kampung Kuala Bibang)正上演着现实版“咸鱼翻身”,这个昔日靠天吃饭的传统渔村,如今摇身变为智能晒鱼界的“网红村”,日产量五级跳的背后,藏着一群渔民的“科技逆袭”故事。

ADVERTISEMENT

晒鱼3天变3小时

(SejaTi MADANI)的10万令吉资金加持下,2台酷似温室的“”进驻村子,让传统晾晒场秒变科技实验室。

村民协会成员莫哈末纳维尔兴奋说:“以前看天晒鱼,还得提防天气和动物干扰。现在250公斤鲜鱼曾经需要3天的日晒流程,如今浓缩成3小时,品质更佳,干得均匀又卫生。”

这段科技奇缘始于一次指尖滑动。“当时在脸书刷到理工大学(UiTM)讲师晒的‘黑科技’,我心跳突然加速!”

莫哈末展示使用“i-Sun智能太阳能晒干设备”烘干的咸鱼。(图:马新社)
莫哈末将处理好的鱼放入“i-Sun智能太阳能晒干设备”进行晾晒。(图:马新社)

莫哈末回忆那个改变命运的深夜,他急忙与校方联系,最终用诚意打动校方协助建造2座i-Sun晒干设备,但造价高达5万令吉。

如今,甘榜瓜拉比邦在昌明社区关怀计划(Sejahtera Komuniti MADANI,简称SejaTi MADANI)计划下,获得10万令吉资金援助。村民利用这笔资金引入“i-Sun智能太阳能晒干设备”,将传统晒鱼方式彻底革新,咸鱼日产量从以往的100公斤飙升至500公斤,效率提升5倍之多。

更妙的是,这套系统还能跨界制作蘑菇干、果蔬脆片、于燥面条等产品,村民们正计划拓展业务至鱼饼和蘑菇制品,以进一步提升收入来源和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甘榜瓜拉比邦的2座“i-Sun智能太阳能晒干设备”,每次可在3小时内烘干250公斤咸鱼。(图:马新社)

村民收入提升65%

莫哈末表示,该项技术的引进不仅改变了生产方式,也显着改善村民的生活水平。

他指出,自使用该智能晒干技术以来,村民平均收入增加65%,从每月约1800令吉提升至最高可达1万7000令吉,实际收入视市场需求而定。

“过去我们只能供应仙本那和斗湖市场,如今产量增加,让我们有能力将咸鱼销往昆达山、兰瑙和亚庇。这不只是经济发展,也是解决乡区贫穷的重要一环。”

43岁的哈丝迪娜与32岁的阿斯美拉也表示,这项计划不仅改善家庭收入,更为她们带来全新的生活希望。

咸鱼业者哈丝迪雅娜正在处理鱼只,准备使用“i-Sun智能太阳能晒干设备”制作咸鱼。(图:马新社)

19岁的高六学生莫哈末纳迪则利用学校假期协助清洗与包装咸鱼,赚取额外收入为升学筹备。

“有了这份工作,我就能自己存钱,准备进入大学了。”

昌明社区关怀计划是昌明政府推动的一项基层经济发展倡议,为符合资格的社区提供5万至10万令吉的资金支持,鼓励村民自主发展经济项目,政府则扮演监督与支援角色。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去年10月在提呈2025年财政预算案时,特别提到瓜拉比邦村的成功案例,并表扬其通过现代晒鱼技术,将晒鱼时间从3天缩短至3小时,居民月收入提升,堪称“社区自主转型”的成功典范。

使用名为“i-Sun智能太阳能晒干设备”,每日的咸鱼产量最高可达半吨。(图:马新社)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