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庇17日讯)教育部长法丽娜指出,教育部正从多个层面推动改革,专注加强数字、科技与人工智能(AI)教育。
法丽娜表示,配合相关计划,教育部正积极在全国学校推动数字、科技与人工智能教育,以加强国家数字教育生态系统,通过政策、基础建设与课程革新,确保国家教育体系与时俱进。
ADVERTISEMENT
法丽娜今日在沙巴大学主持“昌明领导力研讨会:关怀数码教育”研讨会开幕礼后,向媒体这样表示。
她说,这次研讨会具有深远意义,不仅有教育相关的决议提呈,更展现教育界对数字教育、科技与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视与共识。
“我们必须把握当前时机,系统性地强化这一领域的发展。”
教育改革须回归“人本”
较早时,法丽娜在开幕礼上发表主题演说时指出,在人工智能、数码与科技快速发展的当下,教育改革必须回归“人本”核心,即强化学生的品格与道德教育,并与科技教育并重,以全面塑造国家未来人才。
她表示,当前的教育不仅仅着重于提升科技与人工智能,更重要的是强化学生的个性、价值观与道德操守。
她认为,数字与科技只是一种工具,真正要解决的是“如何让学生成为更好的人”。
“教育的最终使命是‘人性化人类’,人工智能的发展不能取代人性与道德,这是我们教育体系中永远不能放弃的一部分。”
她提到,政府将在2027年实施的新课程大纲中,将“品格教育”纳为核心要素之一,作为塑造学生人格的基础。同时,通过“校本评估”计划,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对一互动将获得加强,以实现更精准和有意义的教育指导。
教师别怕 拥抱科技
法丽娜也分享一段个人经历,指自己当年升上大学时,母亲亲自将她带到系主任面前,并郑重地交托,“请将我的孩子教成一个有用的人”。
她表示,这样的“交付”精神应当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中。
在谈及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冲击时,她援引美国导演科波拉早期利用阅读机改编剧本的例子,强调人工智能虽早已介入创作领域,但“创意的本源仍来自人类”。
因此,她呼吁教师不应害怕科技,而应主动拥抱科技,并将其转化为推动教育质量的工具。
“此外,教育部也将持续推动‘教育群众运动’,以‘谢谢老师’为口号展开全国教师节系列活动。她说,这不仅是对教师的感恩行动,更是全民参与教育改革的契机。”
她也提及美国教育学者托马斯利科纳发起的“品格教育运动”,强调马来西亚也应仿效这类模式,推动涵盖道德、人格与学术并重的全人教育。
“在沙巴,我看见极大潜力与希望,虽然我们提供多项教育援助来帮助沙巴人对抗贫穷,但还不够,我们需要跨部门的合作,通过教育彻底切断沙巴代际贫穷的循环。”
她坚信,只要坚持“科技与品格并重”的教育理念,大马新生一代终将拥有强大而健全的未来。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