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庇4日讯)我国研究发现,每6名儿童中就有一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而这一比例较2019年已翻倍。
ADVERTISEMENT
根据“2023年全国健康与发病率调查(非传染性疾病与医疗需求技术报告)”显示,城市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显著高于乡村儿童。
女孩发病率高于男孩
由公共卫生研究院(IKU)于2024年发布,指出儿童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依次为同伴关系困扰、行为障碍和情绪障碍。此外,女孩的发病率普遍高于男孩。
研究采用心理健康评估模块,通过2400名5至15岁儿童的父母或监护人采集数据。
马新社引述国立大学社会人文学院心理与人类福祉研究中心高级讲师、临床心理学家希尔华博士,冠病疫情期间的封锁措施是导致当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数字时代的童年困境
“儿童在情感调节和应对压力方面本就较为脆弱,而疫情导致的剧烈生活方式变化进 一步加剧了这种现象。”
他说,行动管制措施迫使儿童长期居家,通过数字设备完成学业和社交。这种限制不仅剥夺了户外活动释放天性的机会,还让他们难以表达情绪,导致抑郁倾向上升,甚至出现自残行为。
社交媒体与成长危机
研究同时揭示,社交媒体对儿童心理的三方面负影响:社交攀比引发的焦虑、错失恐惧症(FOMO)导致不安以及强迫性刷屏行为造成情绪依赖。
苏丹依德利斯教育大学(UPSI)国家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英旦法拉哈娜博士则指出,电子设备滥用已成为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诱因之一。
多重风险因素交织
英旦博士强调,长时间沉迷电子设备削弱了儿童的社交互动和身体活动能力,而教育竞争压力、监护人过高的期望,以及缺乏足够的休息和娱乐时间,进一步加剧了心理困扰。
此外,不稳定的家庭环境,如父母冲突、离异、情感忽视,以及童年创伤(如虐待或事故),同样是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因素。
早期干预至关重要
两位专家一致认为,建立早期预警机制至关重要。
英旦博士建议,家长应密切关注儿童的行为变化,例如睡眠模式异常、对曾经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易怒或情绪低落等迹象。
她还介绍,国家儿童数据中心(NCDC)已设立四岁以下儿童情绪发展筛查系统,通过教育工作者提供的数据进行监测,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并介入干预。
专家警告,若不及时采取行动,这些心理健康问题可能对儿童的情感和行为发展造成长期影响。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