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庇24日讯)根地咬技职学院(KVC)特殊教育教师努阿迪拉日前获得特殊教育网络与包容协会(Senia)颁发享有盛誉的世界改变者奖(World Changer Award)。
此奖项是为表彰她对包容性教育的贡献,努力增强听障群体的力量,使她成为全球教育工作者的榜样。
ADVERTISEMENT

倡导公共活动用手语
现年32岁,来自斗湖的努阿迪拉是在同事西尔哈吉万伊德克提名下,荣膺世界改变者奖。
除了在课堂上教授手语,她还倡导在公共活动中使用手语,特别是在音乐表演期间,设法拉近听障与非听障群体之间的差距,并确保听障学生能够融入主流社会。
毕业于霹雳州苏丹依德里斯教育大学的她坦言,投身特殊教育领域并非出于自愿。她原本是申请马来文学课程,却被录取为特殊教育专业,因此她只能视为一项挑战。”
随着时间的推移,努阿迪拉对特殊教育的兴趣与日俱增,并被手语能够促进交流和联系的独特能力深深吸引。
“手语非常特别,不是每个人都懂得使用。它不仅仅是翻译单词,而是通过动作表达情感、意图和意义。”
根地咬技职学院目前有约60名学生参加特殊教育融合计划,分为学习障碍学生和听障学生。
教学方法超越教科书
努阿迪拉说,其教学方法超越了教科书,因为她会沉浸在教学材料中,为了磨链自己,而将演讲或歌曲翻译成手语。
她认为,有效的沟通不仅在于准确性,还关乎到通过手势来传达能量和情感,因此,她经常在课堂以外推广手语,将演讲,歌词翻译成手语,好让有听力障碍的学生能够参加根地咬的公共活动。
她的努力让手语在日常互动中正常化,也让依赖手语的群体得以生活在一个更具包容性的世界。
流利手语归功学生
尽管要记住数百个手势,掌握复杂的手势交流技巧,但努阿迪拉从不言倦。
她将自己流利的手语归功于学生,因为每天都和学生练习和对话,帮助她掌握了这门艺术。
“当我还是实习生时,我花了好几个小时与聋哑学生交谈和讲故事,才能越来越流利。手语不能只是靠学习,必须要在生活中使用。”
同时,努阿迪拉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激励更多教育工作者接受手语和包容性教学方法。
对她来说,最大的回报是看到学生茁壮成长,让他们与世界沟通和联系时能够充满信心。
“手语是一座桥梁,能够将人们联系起来,打破障碍,让我的学生能够发出声音。”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