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庇7日訊)沙巴社會發展與人民福祉部長拿督佔士拉迪表示,該部繼續加強與各源流媒體合作,向人民傳達正確信息。
佔士拉迪認為,當局應當通過有效管道,把包括衛生及福利等數個優先領域的重要信息傳達給人民。
ADVERTISEMENT
“媒體是政府向人民傳遞施政信息的重要管道,確保政府推行的各項福利計劃惠及目標群體,包括婦女、兒童、老年人、病患及殘疾者。”
佔士拉迪昨晚在沙巴社會發展與人民福祉部與媒體聯誼會上,這樣表示。
佔士拉迪認為,各方應該重新審視媒體的社會功能,尤其是傳達特殊群體平權信息方面產生的影響力。
“由於對媒體作為社會文化塑造者的角色認知不足,導致民眾無法全面理解媒體的社會功能。”
他表示,各方應共同努力,提升民眾對特殊群體平權的認知,認同媒體是用於傳遞信息及構建社會認知的重要工具。
佔士拉迪頒發感謝狀予各媒體機構,感謝新聞從業員通過報導,讓各階層人民對社會發展與人民福祉部的政策有正確認知。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前段时间,一名小学生向首相投诉学校厕所损坏,问题迅速获得关注,并已经在短短2天内维修好。
然而,对比许多通过正规渠道申请却迟迟无下文的案例,不禁让人感叹:在马来西亚,有时候“会哭的孩子有糖吃”,但关键是要“哭对人”。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情况,当问题直达首相或部长阶级,往往能跳过繁文缛节,迅速获得回应。
这种“由上而下”的干预虽能立竿见影,却也暴露了行政体系的效率问题,让人不解为何基层申请总是石沉大海?
国内,也有许多学校面对种种问题,但按程序提交申请,却因官僚拖延而苦等,甚至申请了数十年,都没有下文,直到大选到了,或大人物来了,才有可能获得重视。
反之,通过媒体曝光或政治人物介入,事情反而更快解决。这种“特事特办”的模式,长远可能削弱公众对制度的信任。
“会哭”不是问题,但“只有哭对人才能吃到糖”才是症结。
真正的进步,应在于让每个“孩子”无论是否认识“糖的主人”,都能通过合理程序获得公平对待。
否则社会将永远依赖“贵人相助”,而非健全的制度。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