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庇28日訊)自1989年以來,位於蘭瑙的波令蝴蝶園就一直成為馬來西亞國蝶——翠葉紅頸鳳蝶(學名:Trogonoptera brookiana)的培育基地,為下一代保存這個珍貴的物種。
沙巴公園(Sabah Parks)蝴蝶園高級研究助理賈絲蒂娜帕蘭蒂斯表示,蝴蝶園的翠葉紅頸鳳蝶是從卵到成蟲的育種計劃的結果。
ADVERTISEMENT
賈絲蒂娜指出,維持這種蝴蝶種群的主要挑戰之一,是它們傾向於在特定或單一植物種類上產卵和取食。
她說,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當局已經採取了許多措施,包括引進蜂窩馬兜鈴(學名:Aristolochia foveolata)作為翠葉紅頸鳳蝶和其他蝴蝶幼蟲的食物。
“我們種植了大約200棵蜂窩馬兜鈴和其他植物,這些植物僅在某些高原地區找得到。”
她對參與這一重要國家象徵的保護工作表示自豪,並希望年輕一代能繼續這份努力,確保國家瑰寶得到永久保存。
神山公園約600種蝴蝶
賈絲蒂娜透露,神山公園地區大約有600種蝴蝶,其中126種已在波令蝴蝶園確認,該蝴蝶園於1995年12月才正式對外開放。
據指出,翠葉紅頸鳳蝶也分佈於馬來半島及砂拉越。這物種是由英國博物學家阿爾弗雷德拉塞爾華萊士於1855年發現,並以砂拉越統治者詹姆士布洛克的名字命名。
翠葉紅頸鳳蝶的全息圖也可在大馬護照及身份證上找得到。
![close](/public/images/galleryclose.png)
![zoom](/public/images/galleryzoom2.png)
![image](/public/images/foursquare.png)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happy](/public/images/emoji-happy-1.png)
![shock](/public/images/emoji-shock-1.png)
![cry](/public/images/emoji-cry-1.png)
![angry](/public/images/emoji-angry-1.png)
![speechless](/public/images/emoji-speechless-1.png)
百格视频
![happy](/public/images/emoji-happy-1.png)
![shock](/public/images/emoji-shock-1.png)
![cry](/public/images/emoji-cry-1.png)
![angry](/public/images/emoji-angry-1.png)
![speechless](/public/images/emoji-speechless-1.png)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