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沙巴特写

|
发布: 12:20pm 22/03/2024

菲律宾

非法移民

难民

义工

Roh

违章屋

无国籍儿童

蔡威雄

Rainbow of Hope

【上篇】Rainbow of Hope提供教育培訓 助弱勢群改變命運

作者:杨林宜

圖:ROH提供

沙巴有一群兒童,他們或是持有菲律賓難民證件如IMM13難民證的菲律賓難民、人口普查證(Sijil Banci)、翠鳥卡(Kad Buring Burung)、海巴瑤(Pala’u)及無國籍者,甚至是的後代,因身份問題長年被邊緣化,無法上學,也沒有醫療福利,主要依靠非政府組織幫助,提供教育和技能培訓,希望他們能借此改變命運。

ADVERTISEMENT

疫情嚴峻時期,許多人手停口停,ROH主席蔡威雄(右)為飽受飢餓折磨的弱勢群體提供米糧。

學生願上課
老師不敢來

於2003年成立的(ROH),便是為這群被社會邊緣化的孩子提供教育。創辦人西爾維亞(Sylvia Jeannes)來自澳洲,於1967年遷居沙巴亞庇,服務於沙巴神學院。就在那年,一名持有難民證的媽媽走到西爾維亞的家門前,請求她教導她的女兒和親戚的孩子們英文,於是,西爾維亞抽出時間教導孩子們英文。

眼見前來學習的孩子越來越多,西爾維亞決定與有著共同理念的本地人成立了ROH,為貧困和無證的孩子們提供基礎教育,以期改變他們的生活與未來。

當時的志工還包括,他負責教導孩子們數學。後來,蔡威雄因身兼其他志願服務,為了更好地傳遞服務,他只能暫時離開ROH,直至2020年疫情大爆發,ROH再次聯繫上了他。

當時我國政府出臺封鎖措施,ROH被迫停運。疫情受控後,政府允許教育機構和中心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重開,但又因各種原因導致中心運作受阻。

由於中心空間有限,政府的防疫SOP大大地限制了中心的學生人數,加上志工卻因為疫情的反覆而猶豫,陷入了“學生願意出席,老師卻不敢來的”窘境。

蔡威雄沒有因為疫情的限制,中斷他的志願服務,因為放心不下弱勢群體,他獨自走訪大亞庇區的各個違章屋區,瞭解他們的生活情況。

ROH找上他,希望他能接手並設法讓這個中心得以運作下去,他沒推辭。他也理解疫情肆虐,人心惶惶,志工們也有家人需要照顧而暫時無法延續他們的志願服務。因此,他獨自走訪各個違章屋區與村民溝通,希望村民能擔任義務老師,併為孩子尋找到一個合適的空間充當臨時教室。

即便臨時教室簡陋和狹小,但不妨礙孩子們認真學習。

走訪每個違章屋區
希望做到“一個不漏”

一場疫情使得ROH必須從零開始,蔡威雄認為疫情只是暫時的,但孩子們的教育不能停滯不前,所以他努力走訪大亞庇區的每一個違章屋區,希望做到“一個不漏”。

然而,不是每個違章屋區的“村長”都歡迎他,但在他的堅持下,最終取得6個違章屋區居民的信任。

這6個違章屋區,分別位於兵南邦舊路、武吉巴登、哥隆邦美羅城後方、沙巴大學後方、甘榜裡卡士和下南南勞勿。

在村民們的幫助下,蔡威雄在每一個違章屋區找到一名義務老師。由於並非每個義務老師都有智能手機,他便自掏腰包買了兩臺平板電腦,連同一套英語教育系統《Mind Readers》一起交給了義務老師,讓他們上課時通過電子設備,播放影片讓孩子們學習英文。

蔡威雄每天訪問一個違章屋區,起初主要是為了孩子們的教育,後來發現他們與家人在疫情期間遭遇了困難,一家之主失業導致家裡揭不開鍋。

“有的一天只有一餐粥,一群婦孺老弱真的很可憐,生病也無處求醫。於是我開始自掏腰包購買食物,並召集身邊的朋友幫忙籌集物資,還提供免費交通,將急需就醫的人送到醫院。”

儘管忙於籌集物資,但蔡威雄仍然會監督孩子們的學習情況。孩子們對他的到來都充滿期待,熱情地稱他為“Cikgu Mark”。

蔡威雄坦言,由於場地有限,各年齡層的孩子們都擠在一起上課。有些孩子學習進度較快,而有些則較慢,老師無法顧及每個人。

隨著疫情結束,一些違章屋區的義務教育也逐漸壯大,從一個義務老師增加到兩個,以更好地監督孩子們的學習。

帆布和三夾板隨意搭建而成的“房屋”,成為了一群被社會邊緣化的孩子們稱之為“家”的地方。
蔡威雄(前排右二)會定期向違章屋居民瞭解他們的生活情況。

闢縫紉培訓中心
盼婦孺一技傍身 

為了更有效地利用資源,蔡威雄決定將ROH中心改建為培訓中心。這樣,當這班孩子年滿12、13歲時,他們可以前往培訓中心接受培訓,學習一項技能,為將來鋪路。

他說,這些孩子因身份問題無法接受正規教育,在他們12、13歲時,他們的父母就會讓他們出去工作來幫補家用。

“他們的工作選擇不多,多數是日薪制的散工,可能他們已習慣這樣的生活方式,不會考慮太遠的未來。”

然而,蔡威雄堅信,教育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因此,他在父母還未將孩子們送出去工作之前,儘可能說服他們的父母,讓他們來培訓中心接受培訓。

於2023年5月啟動的ROH培訓中心目前提供縫紉培訓課程,由提倡環保的社企UPcycled Shack創辦人兼資深建築師葉翠琪負責教導學員縫紉技巧。葉翠琪也捐贈了兩臺小型縫紉機。

然而,由於縫紉課程以縫製包包為主,小型縫紉機可能不敷使用,因此蔡威雄自掏腰包購買了兩臺工業型縫紉機,併購買了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ROH培訓中心鼓勵婦女們參與縫紉培訓,掌握一技之長可自食其力。

蔡威雄說,違章屋區大部分家庭只靠一家之主在工地打散工謀生,收入極不穩定,因此他希望婦女能自食其力,學習一技之長傍身。

ROH培訓中心一開始有5、6人參加,但後來大多數參與者認為,與其參加培訓,還不如去做臨時工掙更多的錢,於是放棄了。目前,只有一人仍在堅持參加培訓。

蔡威雄認為,婦女們有這樣的想法可能與她們的生活環境密切相關,因為她們無證,也居無定所,所以對生活無長遠規劃。

儘管在招攬學員的事情上受挫,但蔡威雄並不因此受打擊,他抱著終有一日能改變她們的思維。

“我們正在計劃以津貼的方式鼓勵她們繼續學習,希望她們能夠看到學習一項技能所帶來的長期好處,而不是在培訓期間因缺乏收入而放棄。”

“現在有兩個年輕人挺有潛力的,我們正在努力說服她們的父母,讓她們繼續學習縫紉,直到培訓結束。”

ROH培訓中心教導婦女縫紉技巧,她們利用廢棄材料縫製出美麗的多用途包包。ROH將於4月起在亞庇Riverson商場的亞庇藝術市集(Artisan Market)擺攤,希望通過賣包來為婦女們賺取收入。

食店外眼饞等候
狂啃雞骨惹心酸

現年51歲、來自山打根的蔡威雄告訴沙巴星洲日報,他投身義工已有11年。大部分時間裡,他單打獨鬥,儘管身心俱疲,但他從未想過放棄。不過,令他欣慰的是,他還是收穫了一批支持他,並願意和他並肩齊行的同伴。

蔡威雄在3、4年前,做出了全身投入義工事業的決定。此前,他在山打根從事商船維修工作。

有一次,他去肯德基快餐店打算享用餐點時,發現一群看似外籍的孩子隔著商店的玻璃,一直盯著每一桌客人的美味食物。

“他們的臉上充滿了渴望。當客人起身離開時,餐桌上只剩下雞骨頭等殘羹,但他們毫不猶豫地衝進來,迅速地搶走桌上的雞骨頭。儘管店員嘗試阻止,但他們的動作比員工快得多。”

“他們跑到店外,蹲在五角基上狼吞虎嚥地啃食雞骨頭。從他們的眼神和臉部表情看,客人剩下的雞骨頭似乎是他們吃過最美味的食物。對我們而言,這只是廚餘;但對他們而言,這是美食。他們不在乎別人的眼光,完全沉浸其中。我對這一幕很有感觸,當時就萌生了念頭,希望能為這一群被社會邊緣化的孩子做些什麼。”

他補充說,類似的情況在拿篤、古納等地也經常發生。

拾荒和收集可回收物品是這班孩子的日常。他們需要勞作以幫補家中開銷。

儘管擔任志工多年,但蔡威雄仍然因為無法事事盡如人意而感到無能為力。他坦言教育方面尤其讓他感到無能為力,因為他無法在短時間內讓孩子們獲得完善的基礎教育。

他解釋道,無論是孩子們的父母能夠給予的學習時間,還是ROH能夠提供的教育時間,都是有限的。

“我們每週只能提供兩節課,每節課1小時。但是一旦孩子們學了一段時間,父母就會送他們出去工作。”

“有些孩子非常勤奮,也很聰明,但生活的壓力使得他們不得不放棄學習。”

“不過,孩子們的父母讓他們來學習,顯然他們明白教育的重要性,這也是ROH成立的初衷。”

他還回憶了一件讓他印象深刻的事情。一次他帶著一些來自西馬的朋友到和生園婆聯的一家甜品店,發現一名鞋匠帶著兒子在五腳基擺攤做生意。他認出那個年輕人是他的學生,學生也熱情地回應他。當他和朋友們坐下來用英語聊天時,他發現這名學生居然在偷笑。

“我問他為什麼在偷笑,是不是聽得懂。他靦腆地點點頭。我感到非常欣慰,因為這證明過去的教育沒有白費,這也是我一直以來想要繼續下去的動力。”

ROH帶領孩子們擺攤,通過實踐方式讓孩子們學習經營。
ROH也教導孩子們烹飪和烘焙,讓他們多學多得。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