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陳玉思
大型連鎖藥劑行近年來大舉出擊,不但到處開業,甚至頻頻收購本地小品牌藥劑行,目前沙巴社區鄰里中僅餘的小型藥劑行寥寥可數,亞庇一帶更只剩下10多家。
ADVERTISEMENT
本地家喻戶曉的路陽西藥房,近期也確定被收購,今年杪將換上連鎖藥劑行的招牌。
從事藥劑師工作40年的餘達賢,原本同時經營加雅西藥房及路陽西藥房,因租金上漲,他於2020年中將加雅西藥房結束營業。
位於和生園的路陽西藥房,近期又面對租約即將到期,租金調漲的壓力。
開銷大 利潤降
考慮到藥劑市場競爭激烈、利潤下降的情況下,他決定不再續約,並接受連鎖藥劑行的收購獻議,把經營30多年的西藥房轉手。
餘達賢接受《星洲日報》記者訪問時表示,實際上從疫情之前至今,除了西馬,沙巴和砂拉越都有連鎖集團在州內開始收購動作,同時開設新的連鎖門店。
他指出,各行各業都一樣,“大魚吃小魚”是必然的趨勢,只要企業足夠龐大,便能在激烈競爭中贏佔市場。
“相信以後小品牌藥劑行會越來越少,這是市場趨勢,我們不能夠怪誰,外國也出現了許多大型連鎖店。”
“其實,至今還有不少客人習慣到我們藥劑行詢問和消費,但大部分消費者對價格敏感,也會貨比三家,只要商家提供會員優惠、折扣促銷等,很容易就吸引到客人的目光。”
缺醫藥分家制
餘達賢感慨藥劑師雖然是專業人士,但我國沒有實行“醫藥分家”制度,令國內的藥劑師處於不利地位,多年來被視為買賣藥物的生意人。
他說,我國社會的風氣和文化,無法給予藥劑師專業身份的認同,更造成零售藥劑師被逼面對大型連鎖店的削價競爭。
“藥劑師的工作是配藥及提升民眾對藥物的知識,在外國備受尊重和重視。然而馬來西亞因為沒有醫藥分家的制度,藥劑師無法像律師、醫生、建築師、會計師等被視為專業人士。”
藥劑師前景佳
現年64歲的餘達賢,1983年從英國畢業回來,先加入洋行工作,負責藥物批發部門,1989年在加雅街開設西藥房,隔幾年後在和生園開設分行。
他憶述,當年經營模式跟現在完全不一樣,當時許多中藥店都有搭賣西藥,沙巴人民也才開始瞭解西藥和中藥的區別。
“那時候,廣大群眾逐漸瞭解藥劑師所發揮的角色以及所提供的服務,能夠用我的專業去幫助他人,讓我有很大的滿足感。”
對於目前修讀藥劑系的年輕人,他認為藥劑師的出路前景相當不錯,社會對藥劑師的需求十分龐大,只是若選擇創業開店就會比較艱難,需要面對零售業的競爭挑戰。
雖然自己準備退休,但仍期望有朝一日大馬的藥劑師地位能夠像外國般,成為受人尊重、真正的專業人士。
業者反應各異
面對連鎖集團來勢洶洶,本地西藥行頻頻失守,有業者接受現實出頂生意,也有業者致力耕耘差異化奮戰到底。
跟隨母親的步伐成為藥劑師的何韻典,堅信本地人會支持本地人,在嚴峻經營環境中,努力走出自己的品牌風格。
母親拿督周寧忻(或較為人知Nancy Ho)過去在亞庇擁有4家藥劑行,何韻典於2000年獲取藥劑師執照後,在其中一家分店工作,期間積累不少客戶。
其丈夫創設的城市藥劑行在太平洋商業中心經營至今達20年,她於6年前在達邁開設城市藥劑行分店,夫妻倆各別駐守2家店面。
改變經營模式應對
45歲的何韻典受訪時指出,連鎖藥劑行如雨後春筍般,一家接一家地開設分店,她不否認一開始受到顯著影響,但近來發現有老顧客迴流。
面對大集團的來襲,她改變了舊有的經營方式,包括進貨模式、換掉部分藥品,還有開啟線上服務,以滿足線上與實體店的消費者,藉此保留和擴大客戶群。
“以前我找本地批發商,現在是直接向西馬取貨,這樣可以節省成本開銷,售價也可以媲美西馬。”
她透露,其藥劑行已經換掉部分產品,改賣較好品質、價格相宜的品牌,尤其連鎖店所售賣的輔助品,她都儘量賣少一些,以滿足不同需求的消費者。
個人諮詢服務受落
何韻典認為,不少老顧客會一如既往地支持她,是因為相互熟悉和信任感,也喜歡她所提供的個人藥物諮詢服務。
“藥劑師就好像醫生般,病人習慣了就會一直跟著他。記得我開始工作的時候,買藥的人寧可聽信親友的介紹,這幾年因為熟悉和信任,不少客人都願意聽取我的意見。”
她也經常會給予顧客額外的諮詢建議,包括瞭解家裡有沒有養寵物,冷氣、床單有沒有清洗等,她說這是因為除了靠藥物,很多疾病需要改變個人生活習慣。
她說,目前大多數客人是附近居民,40、50歲以上需要健康諮詢的群體,還有小孩生病,一些戒菸、皮膚病、失眠問題的患者。
“這麼多年來我都很享受藥劑師的工作,我喜歡受到民眾認同,跟大家分享專業知識。雖然藥劑行的利潤沒有20年前那么好,但看到顧客好起來,之後又帶著家人過來,從顧客變成我的朋友,這樣的感覺很好。”
“以後市場大吃小的情況會不會進一步惡化,我還不知道,但目前沒有虧損,我還可以繼續維持。”
利益為上專業次之
本地另一家老字號藥劑行,是創立於1987年的大眾西藥房,目前在亞庇市中心擁有3家門店,藥劑師許健安36年來駐守著甘榜亞逸總店,另2家由兒子看顧。
65歲的許健安受訪時直言,因為時勢所趨,這幾年生意越來越難做,尤其連鎖集團打價格戰,令本地業者大受打擊。
“大集團在西馬入貨量非常大,我們只能在本地拿貨,很難跟他們打價格戰,特別是維生素是主要收入來源之一,但我們的價格根本無法跟連鎖店比較。”
他表示,在亞庇開業數十年,累積了不少老顧客,藥房內的藥物從過去至今都是應有盡有,他多年來也有為客戶提供專業諮詢服務,但當今大多數消費者以價格為主,往往會貨比三家。
“市場把專業放其次,利益為上,看到這樣的情況難免會感到傷心。”
許健安透露,他和家人暫時還沒想到太遠,目前只能看一步走一步。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