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有計算過,自己每一天製造多少垃圾?家裡一個月產生的垃圾量又有多少?
“垃圾”指的是沒有用的廢物,麵包、快熟面、餅乾、飲料、糖果、冷凍食品等大大小小包裝袋,裝蔬菜和肉類的塑料袋,還有打包飯盒、汽水罐、煙盒菸蒂等等,只要是一次性使用,沒有回收再利用,全部都是汙染環境的垃圾。
ADVERTISEMENT
而這些被人們隨手扔進垃圾桶的物品和塑料垃圾,需要20至500年才能夠被分解。儘管垃圾氾濫、垃圾汙染問題嚴重,很多人依然將問題視而不見,認為自己所製造的小小垃圾不會對地球造成危機。
發起人1年產生1罐垃圾
所幸目前在世界各地,有一部分人努力過著“零垃圾”(Zero Waste)生活,其中“零垃圾”運動發起人貝亞強森(Bea Johnson),一家人一年只產生一罐垃圾。
在鬥亞蘭,也住有一名沙巴“零垃圾生活達人”,向貝亞強森看齊,努力帶著家人在日常生活中儘量不製造垃圾,暫時做到一個月只產生一袋垃圾。
38歲的葉秋菊(Ruth Yap)熱衷於環境保護課題,擁有沙巴大學海洋科學學士學位的她曾在馬來西亞珊瑚礁檢查組織(Reef Check Malaysia)任職,過去也曾到島上教育島民環保的重要性。
她在新西蘭住過3年,對當地整潔的環境、細緻的垃圾分類回收制度留下深刻印象。返回沙巴後,再看到自己成長的家園環境衛生情況,令她感到非常痛心。
“我們的家園那麼美麗,卻那麼骯髒,在沙巴長大的我和很多人都很傷心。”她接受《星洲日報》訪問時這麼表示。
拒用一次性物品
葉秋菊於2018年在網上發現馬來西亞零垃圾協會(Zero Waste Malaysia),對該協會分享的零垃圾生活信息非常感興趣和佩服,特別是自備購物袋和容器、拒絕使用一次性物品等。
她進一步搜索後,發現到沙巴仍未有零垃圾社群,國內零垃圾活動大多集中在吉隆坡;因此,她於2018年12月開設了沙巴零垃圾臉書群組,8個月後便向社團註冊局註冊成為非營利組織。
她說,臉書群組開放給群內成員互相交流學習,分享知識與信息,包括廢棄食用油回收、日常生活再循環使用、自制廚餘堆肥與收集雨水等,該群組4年多來累積了1萬5000多名成員。
葉秋菊的丈夫蘇泓源也是環保人,居住在鬥亞蘭的他們帶領兩名孩子一起將零垃圾實踐於生活中。
她每次都帶著自制的美祿鋁箔包裝袋購物袋、菜籃和容器,到巴剎及茶店購買蔬果肉類和打包食物,當地小販和商家每回都習慣性把物品裝進塑料袋,而她總是不厭其煩地拒絕或把塑料袋退還。
她笑說,如果不好意思開口拒絕,使用塑料袋就會成為理所當然的習慣,她也相信自己的作法,會對商家和小販起到教育及環保意識的作用。
減少垃圾 從小教起
葉秋菊坦言,她和丈夫還沒有小孩之前,比較容易做到零垃圾,自從有了孩子,因為親友會送來零食之類的東西,令零垃圾變得有點困難。
她表示,如果因為自己拒絕一次性塑料袋,而阻止孩子吃零食,對孩子來說不太公平,因此她便教育孩子可避免就避免,並且鼓勵他們挑選沒有過多包裝的食品,還有儘量多吃水果,少吃零食。
“購買糖果時,我會挑選用紙包裝的糖果,這樣垃圾比較少。”
“雖然孩子年紀還小,但他們都懂得我們在做什麼。我會教他們購物不要拿塑料袋、出外自備飲用水、垃圾要分類處理。”
她分享說,孩子吃完零食後,都懂得袋子不能隨手扔,必須要洗乾淨收集,再跟其他物品送到特定的回收站。
她表示,由於家裡一個月才丟一次垃圾,所以必須妥善管理每一樣垃圾,除了儘量拒絕塑料袋,她也將廚餘廢棄物再利用,製成堆肥種植蔬果。
對於許多人因為嫌麻煩、還有垃圾難處理,曾經嘗試零垃圾生活又放棄,謝秋菊希望人們不要輕易放棄,必要時可通過社交媒體向他人尋求協助。
她指出,“零垃圾”是一種生活態度,在現代社會的確很難做到,但人們不要因為無法做到“零”,做不到完全不產生垃圾,就輕易放棄。
她強調,只要努力貫徹零垃圾的生活方式,減少不必要的垃圾,便算是以行動支持環保,響應永續發展目標。
鼓勵參與 不強迫跟從
葉秋菊與丈夫經常在零垃圾臉書群組分享如何在生活中減少垃圾量的方法,兩人最常分享的字句便是“今天的採購,我拒絕了X個塑料袋。”
此外,她也經常主持講座,包括受邀到醫院、學校等主講,採用分享的方式,希望更多人主動嘗試實踐零垃圾生活。
“我不想‘強迫’他人跟從,我比較希望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的分享,能夠讓商家和民眾覺得零垃圾並非不可能的事情。”
行動管制令期間,葉秋菊的零垃圾生活引起許多人關注和仿效,馬來文能力很強的她更在疫情期間寫了一本書《Gaya Hidup Sisa Sifar》(零垃圾生活方式),用馬來文分享自己的零垃圾生活實踐經驗。
出生于丹南,在鬥湖成長的她在求學時期獲得教師悉心教導,使她具備良好的馬來文能力。
而在準備出書時,她考量到網上關於零垃圾的中英文資料非常多,馬來文的資料則少之又少,因此她決定出版馬來文書籍,以方便友族同胞閱讀,以期更多人認識和加入零垃圾行列。
葉秋菊強調說,零垃圾不是著重在回收,因為單靠回收無法解決垃圾問題,一定要做到重新設計(Redesign)。
她表示,重新設計是工業的責任,業者在產品設計時,要做到可重複使用、可回收或堆肥,還有儘量使用可再填充(Refillable)設計,這樣才能大大減少塑料垃圾的產生。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