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沙巴特写

|
发布: 12:40pm 12/11/2023

海洋

珊瑚礁

敦慕斯达法

海洋

珊瑚礁

敦慕斯达法

修復珊瑚礁努力見效 期待絢麗海底新世界

敦慕斯達法公園內的巴蘭邦岸島(Balambangan)美麗的珊瑚礁。(Eric Madeja拍攝,大馬自然基金會供圖)

2019年9月,一艘貨船因導航系統問題,“誤闖”古達淺水海域,擱淺在卡蘭布尼安島(Pulau Kalampunian Kecil)附近,碾壞了著名潛水聖地(Nemo Point)的

這場擱淺事故由旅遊業者艾文率先發現,他當時帶遊客前往該處準備潛水時,發現這艘貨船的底部狠狠碾過珊瑚礁。

ADVERTISEMENT

艾文指出,這類事件曾發生在1970年至1980年間,但這次事件所帶來的傷害更大。

於是,州政府通過沙巴公園成立由潛水員及專家組成的調查隊,到事發地點進行勘察,估計破壞的面積超過3000平方米。

古達海域是沙巴敦慕斯達法海洋公園的一部分,而卡蘭布尼安因擁有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和美麗珊瑚礁,是瀕危的儒艮(別稱美人魚)重要的覓食之處,也是海龜的棲息地。

貨船碾過卡蘭布尼安島珊瑚礁(檔案圖)
大馬最大海洋保護區

敦慕斯達法公園於2016年獲憲報公佈,成為大馬最大的海洋保護區。該園涵蓋沙巴北部的海域,擁有超過50個大大小小的海島,橫跨接近100萬公頃的珊瑚礁、紅樹林、海草床和漁場的地區,蘊藏豐富的海洋生物包括250種珊瑚及大約360種魚類。

然而,除了“誤闖”事件帶來的傷害外,這片海域還面臨著過度捕撈和破壞性捕撈,尤其是非法炸魚活動的威脅。

馬來西亞自然基金會(WWF-Malaysia)在文告種指出,炸魚活動過去在沙巴相當猖獗,而這種非法捕魚方式對海洋生態系統造成了永久性的創傷。

據瞭解,炸魚是用魚雷在水中引爆後產生巨大的衝擊力,可震死、震傷或震暈魚雷以便進行捕魚。製作魚雷的的材料主要包括煤油和硝酸鹽肥料,將它們裝入玻璃瓶中,再通過導火索引燃。儘管製作簡易,但其威力足以摧毀珊瑚礁和海洋中的魚類,甚至危及人類的生命。

製作魚雷的材料包括煤油和硝酸鹽肥料,將它們裝入玻璃瓶中,再通過導火索引燃。(Kee Alfian 拍攝,大馬自然基金會供圖)
炸魚活動猖獗 奪人命

2019年,兩名中國男遊客及1名本地男性潛水導遊在仙本那卡拉布安潛水時,相信是遇到附近漁民進行非法炸魚活動,而遭魚雷波及而死亡。這一悲劇發生後,翌年3月,亞庇加雅島一名16歲少年自制魚雷炸魚不慎炸死自己。

為了打擊非法炸魚活動,大馬自然基金會與沙巴公園合作,在敦慕斯達法公園炸魚熱點放置了爆炸檢測器,執法機構也加大了執法力度。

然而,馬來西亞自然基金會意識到當地漁民選擇炸魚這種成本較低的方式捕魚,其中涉及複雜的社會問題和漁民生計的考量。因此,該基金會還協助沿海社區發展業務,為他們提供其他替代方式謀生,同時將部分利潤用於海洋保護。

令人鼓舞的是,這些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從2019年10月到2022年3月,敦慕斯達法公園的炸魚活動較過去同期減少了47.1%。

炸魚活動前後的珊瑚礁對比圖。(Eric Madeja拍攝,大馬自然基金會供圖)
“礁石之星”培育活珊瑚

除了人為破壞,海洋保護還面臨著氣候變遷的挑戰,例如海洋溫度上升和海洋酸化會導致珊瑚白化。

大馬自然基金會指出,儘管敦慕斯達法公園尚未有大規模的珊瑚白化事件,但他們的團隊仍然密切關注該公園的珊瑚狀況和海洋表面溫度。

2021年,由大馬自然基金會、沙巴公園、邦宜(Banggi)珊瑚保育協會,以及古達海龜保育協會的潛水員,在敦慕斯達法公園展開了珊瑚礁檢查,結果卻令人沮喪——優質的活珊瑚覆蓋僅為5.8%。

為了儘快修復珊瑚礁,2022年由歐盟資助的海洋治理項目彙集了各方利益相關者,包括政府機構、社區組織、非政府組織和旅遊業者百餘人,在敦慕斯達法公園展開了珊瑚修復項目。

大馬自然基金會指出,珊瑚遭到破壞後,留下了無數殘肢。於是,專業團隊通過“火星輔助珊瑚礁修復系統”(MARRS),使用造型獨特的鍍層鋼框架——“礁石之星”(Reef Stars)來培育活珊瑚。

“團隊在有沙子塗層的框架上,將處理過的活珊瑚殘肢綁在上面,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殘肢會發展成更大的珊瑚礁結構。”

專業團隊使用了1300個“礁石之星”修復了馬蘭京島( Pulau Malangin Kecil)、必打士的浮動珊瑚礁和Tajau Laut附近約1512平方米的退化珊瑚礁,使用了1萬8600個珊瑚殘肢,修復30多個珊瑚種類。

這個修復項目經過6個月的努力,取得了顯著的效果——活珊瑚覆蓋率顯著增加 9.9%,魚類數量也增加了20倍,為沙巴公園繼續修復敦慕斯達法公園珊瑚礁奠定了基礎。

 

潛水員在馬力安京島(Maliangin)海域,將珊瑚殘肢綁在“礁石之星”框架上。(Addin Mazni拍攝,大馬自然基金會供圖)
政府、非政府組織、社區、旅遊業者等利益相關者彙集在一塊,將沙子塗層在“礁石之星”框架上。(沙巴公園圖)
300個“礁石之星”框架組合成一個大蜘蛛網。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殘肢會發展成更大的珊瑚礁結構。(Addin Mazni 拍攝,大馬自然基金會供圖)
潛水員在Tajau Laut水底,以300個“礁石之星”框架組成一個大蜘蛛網。(Addin Mazni 拍攝,大馬自然基金會供圖)
隨著敦慕斯達法公園珊瑚礁取得成效,政府機構、社區組織、旅遊業者和研究機構的代表在一場研討會上,共同制定海洋保護區珊瑚修復路線圖,以加強沙巴海洋珊瑚礁的保護。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