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瑪俐
ADVERTISEMENT
有段日子,丈夫剛病逝,我需上班,又母兼父職,忙得疲憊不堪!
提著一大桶的衣服要晾乾,我的心極度沉重!跌坐在樓梯口,“神啊,”我心裡嘶吼, “求你幫助我!”晾衣服時,一個念頭閃進腦海——10歲的兒子,不就是神早已賜下的小幫手嗎?
在哀傷、忙碌和疲憊中,我看到的是 “大山”卻忘了“大神”!於是,我著手訓練他晾衣服。兒子很乖巧,一呼即應,很樂意分擔家務。
“兒子啊,你晾你自己的衣服,我也晾我自己的。”
兒子乖乖照辦。每當從桶裡拉出一件衣服,他都鑑別說:“這是你的”或“這是我的”。他的,他就晾;我的,他就擱在一旁。這樣持續了一陣子,我心裡意識不對勁,彷彿GPS圖顯示走錯路了。。。10歲的孩子,天真無邪,“你的、我的”分得清清楚楚,認認真真!乍看之下,各自負責自己的衣服,公平又合理,皆大歡喜。放遠來看,“你的、我的”潛移默化了何信息?
家人之間,倘若現在是楚河漢界,將來又怎能不分彼此?現在,他只晾自己的衣服,不晾其他家人的衣服,不就形成將來他只顧自己,不顧家人嗎?終極後果——斤斤計較,自私自利。太恐怖了,我快變成製造母子分裂的罪魁禍首了! 我非改變策略不可。“主啊,如何訓練孩子不分彼此地晾我們一家的衣服呢?”
有一天,主的idea來了!
兒子來幫忙晾衣服時,我說:“兒子啊,你小,你晾小件的;我大,我晾大件的,OK?”兒子應聲:“OK!”二話不說,就選出小件衣物來晾。從此,我們兩人的手帕、襪子、短褲、背心等小件衣服都由他來分擔,而我只須晾較大件的衣服。這麼一來,我們倆再也不分彼此了!“你小,你晾小件的;我大,我晾大件的。” 這小竅門真管用!
當我誤入歧途時,主耶穌導航我走回真道。的確,神是我的嚮導。
在讚賞、肯定和鼓勵中,兒子較大時,較大件的衣服也晾了。最後,他終於全盤負責我們家的洗滌任務。如今,他26歲,夫妻間的家務,他負責的其中一項就是洗滌衣物。
無意中,我差點鑄成大患,教出斤斤計較,自私自利的孩子!然而,主耶穌是我的GPS,孜孜不倦引我re-route,重回正路,逆轉結局。
家庭語言的傷害
在我前面坐著一對姐弟。姐姐說她是從家裡出來透透氣,弟弟跟著來。弟弟邊哭著說媽媽三番四次在生氣時,就說不認他為兒子,爸爸還說這次離家就不要回來。所以他就想自己是如此讓父母失望,就萌起自殺想法。若自己死了,就會解決父母的傷心和失望。
姐姐就讀中學,離家就是想給自己一個安靜時間緩衝和父母的衝突。她不知道就讀小學的弟弟會跟著來。每當她與父母發生激烈衝突,自殺的想法就在當下萌起,冷靜後就沒事了。
姐弟不敢回家,因為知道父母還在生氣,不會原諒他們離家的行為。弟弟對父母有多重的顧慮。第一,他感受到媽媽不再愛他,因為媽媽已經不止一次說不認他做兒子。第二,他知道媽媽會秋後算賬,對他嘮叨不停。第三,他覺得父親不在乎他,一直覺得他在學業上不夠努力。之前父親只說他肥,現在還加上又肥又懶,他覺得受傷。第四,他很希望父母能聽他們說話。
真愛老師的分析
兩姐弟離家出走與父母言語的傷害有關,這些話語激動孩子的怒氣和挫折感:
1. 不認你做我的兒子
2. 我對你徹底失望
3. 又肥又懶
4. 這次出去就不要回來
5. 不再原諒你
真愛老師的處理
約父母和孩子有個家庭會議。家庭會議有幾個重要條件要遵守。
1. 父母專心聆聽孩子、不打斷、不說教、不責問、不反駁、不解釋。
2. 允許孩子用自己的字眼表達想法、感受,包括情緒的表達。
3. 父母答應不秋後算賬,碎碎念孩子的錯。
家庭會議後,孩子離場。和孩子父母針對惹兒女生氣的言語做出反思,之後擬定一些與孩子修復關係的策略,包括與兒女和好,彼此饒恕;操練說鼓勵兒女的話,學習聆聽,禁止說:“不認你做我的兒子”。孩子犯錯糾正後,不要再喋喋不休。
後記
孩子的母親得知兒子有自殺念頭,聯繫學校輔導老師。經過幾次的輔導和評估,兒子自殺的想法不再出現,父母和孩子關係有改善,孩子也沒有離家了。
個案中的姐弟面對的是家庭的言語暴力。許多父母並無意識到自己對兒女說的“氣話”,會成為言語的暴力。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成為父母言語暴力的受害者。父母能通過言語激勵和溫暖孩子,也能通過語言給孩子帶來心理上的傷害與痛苦。父母應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儘量避免給孩子帶來傷害。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