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诞节期间在沙巴沿岸发生的大涨潮,英文有一个很“霸气”的名称“King Tide”,直译为:王潮。
根据美国国家海洋暨大气总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King Tide 是一个流行的非科学术语(non-scientific term),人们经常用它来描述异常高的潮汐。
ADVERTISEMENT
一旦发生大涨潮,海水高度可超过平日30厘米。
海水的涨落发生在白天叫潮,发生在夜间叫汐,所以也叫潮汐。
根据《维基百科》,潮汐是地球上的海洋表面受到太阳和月球的万有引力(潮汐力)作用引起的涨落现象。潮汐的变化与地球、太阳和月球的相对位置有关。
“朔望潮”是海水面的潮汐升降幅度逐日变化,在朔(初一)、望(十五)日,因太阳、月球和地球三者近似处于一直线上,由太阳和月球引起的潮汐疊加的结果,使海面涨落的幅度较大,故名。
上週在沙巴发生海水高涨,淹上马路,击沉房屋,最严重是在12月23日、24及25日之间,而这2天正是农曆的十二月初一、初二及初三,也就是“朔”。
大涨潮导致上百间房屋被大浪摧毁,数百间木屋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也令上千人必须撤离家园至疏散中心。不幸中大幸,至今没有任何伤亡报告。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