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到幾則關於麵粉和麵包漲價的新聞,腦中立刻想起一句雙關語,“以前沒錢吃麵包,現在沒錢吃麵包。”
不知是不是因為後疫情時代生產力減弱的關係,還是馬幣貶值的因素,最近買東西總是感覺越來越貴,越來越多東西起價,也開始感覺到荷包越來越縮水。
ADVERTISEMENT
舉個例子,以前一張青紙可以買麵包溫飽;現在同樣一張紙,可能只能稍微填飽肚子罷了。
有人說,起價只是暫時性的,過了一段時間供需回穩後,價格就會下調,但我卻不這樣認為。
我記得數十年前還是學生的時候,臉書很流行一個遊戲叫“餐廳城市”(Restaurant City)。那時3令吉可以兌1美元,花了不少銀子去充值和升級設備。就在那個時候,我對兌換率開始有了初步的認識,但也意識到物價越來越貴,起價後就無法往下調。
大瓶七喜汽水從12年前的2令吉,慢慢起至2令吉50仙;然後不知不覺起至3令吉,疫情前3令吉50仙,現在正常價格已改成接近4令吉。
不只是汽水,很多東西也不知不覺起價了。唯一一次例外的,大概就是2015年剛好實行消費稅的時候,麥當勞的其中一個套餐——熱餅套餐,在消費稅實行後跌價了50仙;這也是經平常買麥當勞早餐的上司發現的。後來,我一直聽到的消息,都是跟起價有關。
以前學過經濟學的“通貨膨脹”,關於這個詞的理論我還給了老師;但是現實生活中,確實感受到了。
政府最近有意重啟消費稅,我想起2015年首次實行消費稅時的混亂,然後不知不覺中物品都起價了。不知道重啟消費稅後,物價會不會進一步上升呢?
希望未來,我們可以把開頭的雙關語,改成“未來沒錢(可以)吃麵包” 。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