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上一系列关于“多元化与融入”的课程,讲述全球化世界中多元民族与文化以及其他亚文化相关的内容。由于这个课程是由西方国家的大学所开设,课程所讲述的内容其实与西方世界更接地气,但也颇有些亚洲国家能借鑑参考的内容。
之所以想起分享这门课,正是因为我发现了一些很有趣的现象。
ADVERTISEMENT
课程中,其他的同学讨论了近来奥斯卡奖针对电影多元化而调整的评审新规,其中包括要求制片方需在作品中融入亚裔、黑人等非白人群体,同时给定硬性比例或人数,否则不符合奥斯卡获奖资格。
讨论的内容有很多:有些人审视“多元化”一词的好坏,有些人认为给定硬性比例不合理,有些人认为这反而会推动象征主义,而有些人则认为这确实给非白人群体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然而,这些讨论的内容就如同课程设置一样,其实非常以西方世界作为中心点。若依照世界人口比例,亚裔和非洲裔人口远比白人多,压根并非少数群体。实际上,地球上的绝大部分人口都生活在亚洲圈内。
我们常说地球已步入全球化时代,人口流动也越来越便利,但民族人口其实比我们想象中更加地固化。马来西亚华人人口下降兴许可归咎于华人生育率低,但即便是美国、澳洲等传统印象中更多元化的国家,其欧洲裔人口竟高逾70%。
民族人口固化的情况在亚洲更为严重,以东亚三国中日韩为例,这些国家的主要民族都占超过90%。
正是在这样的民族固化下,强调多元化变成了许多国家的政治正确。他们尽可能地想尝试把其他民族融入自己的大屋檐下,展现国家政策对国内少数群体的包容性,其中包括试图减少种族歧视。
作为马来西亚人,我在这门课上最意外的收获反而是发现自己的国家比我想象得更加多元化,遂也希望马来西亚能继续基于种族多元化的基础,发挥优势推动种族之间的和谐与共鸣。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