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沙巴潮讯

|
发布: 2:34pm 30/03/2022

双威

医疗中心

Sunway Medical Centre

颅底

柯文龙

双威

医疗中心

Sunway Medical Centre

颅底

柯文龙

顱底外科技術先進化 微創介入與鎖孔手術無需開顱

伽馬刀放射治療是其中用於治療顱底腫瘤的一種無須開顱的療法。

顱底(skull base)是腦顱骨的底部,即位於大腦下側的區域,可分為前部和後部;此區域是脊髓、許多神經和血管經不同的開口穿過的區域,擁擠而複雜,隨著微創手術或“鎖孔手術”廣泛運用於顱底手術,病患可避免開顱手術,減少創傷及疼痛,也大幅縮短手術時間。

雙威城雙威醫療中心脊椎神經外科專科顧問柯文龍醫生(Dr. Johan Quah Boon Leong)表示,傳統的顱底手術必須開顱進 行,即在腦顱骨開個切口檢查顱底及進行手術。

ADVERTISEMENT

他表示,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顱底手術也先進化,並使用微創介入(minimally invasive)或鎖孔手術(keyhole surgery)以內窺鏡進行手術,尤其是經鼻內窺鏡( nasal  endoscope)廣泛使用於顱底手術,並可通過人體的自然孔道或經小切口進行手術,不會留下大的傷口甚至無傷痕。

他說,設有攝像機及照明裝置的經鼻內窺鏡可通過鼻子到達顱底治療各種腫瘤疾病,無法經鼻到達的部位則可做一個小切口,再以內窺鏡進行手術。

“內窺鏡可放大目標部位,視野廣闊且非常清晰 ,並可減少病人創傷與疼痛、縮短手術時間,也減低對其他正常組織的傷害。”

顱底手術複雜

柯文龍醫生表示,顱底手術大多治療的是腫瘤,其中最常見的是一種是生長在腦垂體的垂體瘤(Pituitary Tumor),佔了頭部腫瘤的10 %。

惟他指出,有些顱底手術非常複雜,例如腦膜炎(Meningiomas )及大部份發生在小孩及青少年的顱咽管瘤(Craniopharyngioma),因腫瘤很大並可能與一些腦組織黏在一起,有時需要結合經鼻內窺鏡及開顱手術。

“由於手術複雜,有時候整個過程可長達 8至12小時。”

另一個較為常見的腫瘤是源自提供聽力的神經,即聽神經瘤(vestibular schwannoma)。

無論如何,柯文龍表示,慶幸的是,90%的顱底腫瘤屬良性腫瘤或非癌性,並可通過手術及放射治療達到良好的控制,有時甚至不必做什麼,只需要持續監測。

“不過,顱底手術面對的少數惡性腫瘤或癌性腫瘤非常複雜,也難於治癒,一般需要結合多種手術及放射療法予以控制。”

雙威城雙威醫療中心脊椎神經外科專科顧問柯文龍醫生。

放射治療精準度高

柯文龍表示,伽馬刀(Gamma Knife)放射治療是其中用於治療顱底腫瘤的一種無須開顱的療法。

他說,伽馬刀用以治療頭內部的小於2.5釐米的腫瘤,精準度高,其中大部份垂體瘤及聽神經瘤病例對此治療呈正面反應。

“伽馬刀主要用於小及不會造成大問題的腫瘤 ,目的在於抑制其成長,優勢在於病人無需做手術、無切口,並可準確及有效治療一些腫瘤,若使用正確,後遺症的機率很低。”

他表示,伽馬刀另一個好處是可同時治療不同位置的腫瘤 ,例如左右邊各有一顆小腫瘤 ,伽馬刀可一次性運行療程。

他指出,醫生會根據各種因素,包括腫瘤的大小、生長的位置、病人的年齡與需求等, 評估要用哪種治療方式,併為病人量身打造適合的治療方式。

“若腫瘤 太大或所在位置無法進行微創手術,則必須使用傳統的開顱手術。”

嗅味失靈須防顱內腫瘤

柯文龍表示,一些顱底手術雖使用微創介入技術,但卻仍算得上是大手術,因顱底充滿各種血管,以及從腦部連接到整個身體的大小神經,是非常“繁忙”的區域,手術肯定面對一定的風險。

“由於是很多重要組織穿過的地方,顱底手術面對風險如出血、中風、癱瘓、視覺及聽覺受影響等,會比其他任何神經手術的風險來得高。” 他表示,顱底手術的風險大部分取決於顱底腫瘤的種類和位置以及病患的個人狀況,病患可以和腦及脊椎神經外科醫生討論以瞭解自身的手術風險。

提到顱底腫瘤的症狀,柯文龍表示,一般視腫瘤位置而定,若是在前顱底(enterior skull base),一般是嗅覺、視覺及眼睛的轉動有問題;若在後顱底 (posterior lateral)則會頭痛、聽覺有問題及臉部疼痛或發麻, 有些病患會面對肢體動作不協調及無法正常說話。

他指出,這些症狀大多數並非突然發生,而是緩慢漸進的,病患往往會到情況很嚴重或無法忍受時才去就醫。

“病患需要時間去發現這些問題,尤其是年長者,他們以為走路和失衡問題是因為年紀大所致,直到情況變嚴重,甚至多年一直沒有好轉才去檢查。”

他也表示,基於如今磁共振成像(MRI)技術的方便,越來越多的病患在檢查其他身體狀況時,意外發現顱底問題。

伽馬刀(Gamma Knife)放射治療。

手術時間以複雜性而定

柯文龍表示,在顱底手術之前,醫生會與病人進行諮詢,包括瞭解病人的病史及做身體檢查,包括磁共振成像及用電腦斷層掃描 (CT Scan)檢查。

他說,接著將視腫瘤的位置,再進行其他檢查,例如若是垂體瘤的問題,則需檢查病人的荷爾蒙水平,若有耳疾,將轉至 耳鼻喉醫生進行評估,眼疾則轉診予眼科醫生。

他表示,手術時間的長短也胥視手術的難度與複雜性而定,快則1個小時內完成,也有的會長達12至 20小時。

恢復期最長6個星期

他表示,進行顱底手術後病人恢復的情況依病人個別情況而定,但若一切順利,病人一般上在手術後 6個星期可恢復正常及上班。

他說,大部份垂體瘤的神經手術或任何的腦部手術,大多數在一個星期或 7天后,皮膚傷口已痊癒,即使是腦部手術,病人在7天后就可出院回家。

“有些鎖孔手術恢復時間更快,病人 3天就可出院回家,恢復期也僅需 1至2星期,例如垂體瘤;若是大腫瘤則需要更長的恢復期。”

顱底出現異常而需要進行顱底手術的狀況如下:

1.前顱底:腦膜瘤( meningiomas)、 垂體瘤(pituitary tumours)、顱底嗅神經母細胞瘤(olfactory neuroblastoma)、鼻竇癌(paranasal sinus cancer)、 顱咽管瘤(craniopharyngiomas)及 拉特克裂囊腫 (Rathke’s cleft cyst)。

  1. 後顱底:聽神經瘤(vestibular schwannoma)、 軟骨肉瘤(chondrosarcoma)、 脊索瘤(chordoma)、 表皮樣腫瘤(epidermoid tumour)及 腦膜瘤。

3. 其他可能需要進行顱底手術的狀況:腦動脈瘤( brain aneurysms)、 顱神經微血管減壓術(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of cranial nerves)、腦膨出(encephaloceles)及 纖維性發育不良( fibrous dysplasia)。

雙威醫療中心亞庇辦事處:

地址:  – Kota Kinabalu Office

A-7-11, Sutera Avenue, Coastal Highway,

88100 Kota Kinabalu, Sabah, Malaysia.

電話: 088-215971

KKLIU 0900/2022

Tarikh tamat tempoh:31 December 2024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