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間裡的大象”是英文俗語,原文是Elephant in the room,意即顯而易見,但大家卻避而不談的事情,就好像房間裡明明有一頭大象,大家卻小心翼翼地繞過它,也從不在話題中提起過它,似乎它從未出現過。
從家庭、職場到國家社會,一直充斥著這樣的大象;也就是說,一些問題明明就觸目驚心地存在,我們卻選擇刻意迴避,而回避方式就是保持沉默。
ADVERTISEMENT
我們不僅比任何人都先懂得捂住自己的嘴,對那些提到大象的人,我們予以打擊,希望這打破沉默,說出現實的人老實地閉上他們的嘴巴,好讓沉默能夠維持原本,至少是眼前一片和諧。
在伊唯塔.傑魯巴維所著的《房間裡的大象》就有提及,沉默,正是一種最公然的“否認”。這種共同否認是沉默串謀的前提,至少得2個人共同合作,拒絕承認某件事情。
在成長過程中,我們被家裡長輩和學校師長教育,長大後被社會職場教育,換來的結果就是我們過於清楚自己不該知道什麼。
《房間裡的大象》提到,我們不只會用肢體動作拒絕“接受”信息,也會用肢體動作拒絕“傳達”信息,咬住舌頭(biting one’s tongue,意即保持緘默)。
我們下意識地在失言後捂住自己的嘴巴,意味著我們不想承認自己知道某件事情的時候,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保持沉默。
一些國家政府宣佈的撥款預算是天文數字,實際上很多發展項目卻不了了之;父親已連續多日帶著一身酒氣晚歸,每次在聚餐的飯桌上只會笑眯眯對著手機,有時還笑出了聲,母親卻似乎沒看見…..
其實沉默也帶來好處,包括維持家庭暫時的和諧,躲過無數在職場上呼嘯而過的暗箭,讓旁觀者看清楚局勢發展,說不定事業也會從此平步青雲。
但實際上,沉默無法一勞永逸,往往伴隨的只會是更多的傷害。如《房間裡的大象》提及,“大象”的本質是問題叢生的,迴避大象不能解決問題,事情反倒可能越變越糟。
沉默有部分用意是保持團結,但卻也是摧毀群體團結的因素,因為它阻礙了個體與個體之間的信任,使開放性溝通黯然失效。
如今,我們是時候把這頭大象趕出房間,而把大象趕出去的方式就是承認它,提出它,因為唯有我們不再急著串通忽略它,我們才能把這頭大象,趕出我們的房間。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