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棕油美食产业合作 陈泓缣赴川渝“火锅外交”



(成都、重庆26日讯)牛油麻辣火锅作为中国川渝地区知名美食,如今将可通过大马棕油局研发技术,应用棕榈油替代牛油,进一步推广到世界各地,让素食者、穆斯林等不同群体都能安心享用。
种植及原产业部副部长拿督陈泓缣透露,这项研发计划是大马棕油局驻上海分局——大马棕榈油技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PORTSIM)扩展棕榈油在华贸易的其中一项重点项目,为的是通过科研技术,增加棕榈油附加价值,并巩固在华市场的应用与地位。
ADVERTISEMENT

他今日发文告指出, PORTSIM目前正在与上海交通大学、张兵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三方联合研发项目,致力于开发以棕榈脂肪为基础的植物性替代油脂,用于取代牛油生产麻辣火锅底料。麻辣火锅底料不仅是制作麻辣火锅的核心原料,同时也是餐饮业及家庭厨房中广泛应用的多功能调味基础,常用于烹制毛血旺、水煮鱼/牛肉、麻辣香锅、麻辣烫、麻辣卤味等深受欢迎的川味经典菜肴。
棕油制火锅底料媲美牛油
陈泓缣指出,以棕榈基植物牛油制作麻辣火锅底料,不仅更具成本效益,风味与口感也可媲美传统牛油。植物油脂不含胆固醇、来源稳定,且具高可持续性,契合当前健康与环保饮食趋势。

研究显示,以棕榈基植物牛油制作的麻辣火锅底料,具更高的成本效益,其风味与口可媲美传统牛油火锅,可满足素食者与穆斯林等多元群体的需求,植物基油脂不含胆固醇,符合当前追求健康与环保的饮食趋势。
“棕榈油,特别是棕榈硬脂和棕榈起酥油,因其高熔点、常温下呈半固态的物理特性,以及可塑性,被广泛应用于火锅底料的生产中。”
陈泓缣表示,这项努力也反映出PORTSIM在中国的关键角色,即通过科技研发,最大化发挥大马棕油的多功能优势,推动其在中国各类特色美食中的广泛应用。
他续称,随着中国消费者对健康与功能性食品的关注提升,马来西亚正在重点推广红棕榈油、棕榈特种油脂、棕榈中碳链等产品,并与四川、重庆的食品企业开展联合研发。因此,火锅底料、麻辣零食、绿色洗护用品与聚氨酯涂料等均成为马棕油进入中国市场的新入口。

中去年油脂用量130万吨
根据中国行业报告观研天下的数据,2024年中国用于生产火锅底料的油脂总量约为130万吨。其中,棕榈油用量估计达到了23万吨(约12.4亿人民币),占油脂用量18%,以满足中国国内牛油产量不足的问题。《油世界》年刊数据,中国在2024年仅生产了约124.6万吨牛油。因此,棕榈油逐渐被用来填补供应缺口,尤其是在四川和重庆等火锅产业集中地区。
陈泓缣上周率领马来西亚代表团访问成都与重庆两地,走访多家与火锅产业密切相关的重点企业,包括中国大型复合调味料上市企业——天味食品集团;获全球知名增长咨询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评为“中国火锅牛油销量第一”的张兵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重庆麻辣火锅底料研发的行业佼佼者——重庆德庄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目前,这几家企业每年合计使用约50万吨食用油,其中棕榈油占比达12万吨。
PORTSIM与天味食品合作开展“红棕榈油在火锅调味料中的应用及油脂对衣物吸附异味的影响”研究项目,通过棕榈油(尤其是红棕榈油)发挥其健康功效,更着重提升产品质量和消费者体验。
目前张兵兵正在与PORTSIM及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开发用于火锅底料的棕榈基植物牛油替代品,标志着张兵兵迈向可持续和低碳食品创新的战略一步。
至于德庄实业正与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NLSC)合作,研发和生产以棕榈油为配方的火锅底料。
整体而言,马来西亚与重庆双边贸易额达32.7亿美元,除了重庆火锅底料,棕榈油也在绿色日化品及油脂化工品等产业链扮演者举足轻重的角色。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